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数学教案 > 高中数学教案 > 高一数学教案 > 1.1 第二教时(精选13篇)

1.1 第二教时(精选13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15

1.1第二教时篇1

一复习:子集的概念及有关符号与性质。提问: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6的正约数},b={10的正约数},c={6与10的正公约数},并用适当的符号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二补集与全集1.补集、实例:s是全班同学的集合,集合a是班上所有参加校运会同学的集合,集合b是班上所有没有参加校运动会同学的集合。集合b是集合s中除去集合a之后余下来的集合。定义: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即),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scsaa记作:csa    即csa={x|xîs且xïa}2. 全集    定义:如果集合s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通常用u来表示。    如:把实数r看作全集u,则有理数集q的补集cuq是全体无理数的集合。例1(1)若s={1,2,3,4,5,6},a={1,3,5},求csa          (2)若a={0},求证:cna=n*。(3)求证:crq是无理数集。      例2已知全集u=r,集合a={x|1≤2x+1<9},求ca。例3已知s={x|-1≤x+2<8},a={x|-2<1-x≤1},b={x|5<2x-1<11},讨论a与cb的关系。 三 练习:p10(略)1、已知全集u={x|-1<x<9},a={x|1<x<a},若a≠,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a<9(b)a≤9(c)a≥9(d)1<a≤92、已知全集u={2,4,1-a},a={2,a2-a+2}。如果cua={-1},那么a的值为。   3、已知全集u,a是u的子集,是空集,b=cua,求cub,cu,cuu。     (cub=cu(cua,cu=u,cuu=) 4、设u={梯形},a={等腰梯形},求cua.5、已知u=r,a={x|x2+3x+2<0},求cua.6、集合u={(x,y)|x∈{1,2},y∈{1,2}},a={(x,y)|x∈n*,y∈n*,x+y=3},求cua.7、设全集u(uφ),已知集合m,n,p,且m=cun,n=cup,则m与p的关系是()(a)   m=cup,(b)m=p,(c)mp,(d)mp. 四 小结:全集、补集 五 作业 p10 4,5       

1.1第二教时篇2

1.3第二教时复习:交集、并集的定义、符号授课:一、集合运算的几个性质:研究题 设全集u={1,2,3,4,5,6,7,8},a={3,4,5}b={4,7,8}求:(cua)∩(cub), (cua)∪(cub), cu(a∪b), cu(a∩b)若全集u,a,b是u的子集,探讨(cua)∩(cub), (cua)∪(cub), cu(a∪b),     cu(a∩b)之间的关系.结合韦恩图                     得出公式:(反演律)uab(cua)∩(cub)=cu(a∪b)(cua)∪(cub)=cu(a∩b)另外几个性质:a∩a=a,  a∩φ=φ,  a∩b=b∩a,a∪a=a,  a∪φ=a,  a∪b=b∪a.(注意与实数性质类比)例8.设a={x|x2-x-6=0}    b={x|x2+x-12=0},求 ;a∪b二、关于奇数集、偶数集的概念及一些性质     例9.已知a为奇数集,b为偶数集,z为整数集,求a∩b,a∩z,b∩z,a∪b,a∪z,b∪z.练习 p13三、关于集合中元素的个数规定:有限集合a的元素个数记作:card(a)ab  作图                    观察、分析得:card(a∪b)¹card(a)+card(b)       card(a∪b)=card(a)+card(b)-card(a∩b)五、作业:课本  p14    6、7、8                   

1.1第二教时篇3

一、      复习:(结合提问)1.集合的概念  含集合三要素2.集合的表示、符号、常用数集、列举法、描述法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单元集、二元集4.关于“属于”的概念二、      例题例一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符号语言的互译,用适当的方法表示集合)1.平方后仍等于原数的数集解:{x|x2=x}={0,1}2.不等式x2-x-6<0的整数解集 解:{xîz|x2-x-6<0}={xîz|-2<x<3}={-1,0,1,2}3.方程4x2+9y2-4x+12y+5=0的解集 解:{(x,y)|4x2+9y2-4x+12y+5=0}={(x,y)|(2x-1)2+(3y+2)2=0}={(x,y)|(1/2,-2/3)}4.使函数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 解:{x|x2+x-6¹0}={x|x¹2且x¹3,xîr}例二、下列表达是否正确,说明理由.1.z={全体实数}  2.r={实数集}={r}  3.{(1,2)}={1,2} 4.{1,2}={2,1}例三、设集合试判断a与集合b的关系.例四、已知例五、已知集合,若a中元素至多只有一个,求m的取值范围.三、       作业《教材精析精练》p5智能达标训练

1.1第二教时篇4

一、教学目标 :

1、抓住重点词语体会董荐瑞为革命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

2、通过朗读训练,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和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训练学生运用“如果……就……”、“宁可……也……”的句式和课文中的词语说话、写话,表达自己的感情。

二、教学内容:课文5-7节。

三、教学准备:(1)放像机(2)彩电(3)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1、根据意思听定词语。(坚毅、眺望、嘹亮、恳切)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二段让我们带着仇恨,坚决的语气齐读第二段。

3、那么董荐瑞是怎样逼近暗堡,炸毁暗堡的,我们用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董荐瑞的精神;通过读和写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这就是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学第三段

1、自由读5、6两节:①用“    ”划找描写战斗环境的句子;

②从这些战斗环境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在这样一个抢林弹雨,生命危险的战斗环境中,董荐瑞是怎样冲向暗堡的呢?用“——”划出描写董荐瑞冲向暗堡动作的词语。

3、从这些动词中可以体会到董荐瑞具有什么样的精神?

4、引读第6节。

师:敌人看到抱着炸药包猛冲而来的董荐瑞,内心感到无比害怕,知道自己末日来临了,但是,他们还要垂死挣扎。

生接读: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全是血。

师:血,更加激起了董荐瑞对敌人的无比仇恨,这时候,他只有一个信念,冲上去炸掉它。

生接读:敌人的机枪一齐向董荐瑞扫射……猛冲到桥下。

(三)学第四段

1、董荐瑞冒着枪林弹雨冲到了桥下,出现了这最壮丽的一幕,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第七节。思考:他遇到了什么困难?(播放枪林弹雨的录音)

2、“万分紧急”是什么意思,课文中的“万分紧急”指出什么?

3、这时候董荐瑞是怎样想的呢?出示练习题,见作业 练习(二)

4、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舍身炸暗堡这部分内容,体会董荐瑞的哪些动作、态和话语最使人感动?(用……标明)板书见后

5、那么“炸毁暗堡”这一段该怎么读呢?板书:稍快、沉缓、有力。

(四)录像激情,训练读写。

1、学生观看董荐瑞舍身炸暗堡的录像片。

2、看了录像,有什么感想,把激动的心里话说给董荐瑞叔叔听。

3、学生做作业 (三)。

4、反馈矫正。

5、全体起立配音朗读第七节。

附板书:

遇到敌暗堡

请求炸暗堡

冲向敌暗堡

(万分紧急)        动作;昂首挺胸托、顶、拉稍快

董荐瑞舍身炸暗堡神态:钢铁一样,巨人一样、坚毅沉缓

解放隆化城语言:……为了新中国……有力

附作业 :

13、董荐瑞舍身炸暗堡

一、听意思写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董荐瑞想:冲锋号已经吹响了,战士们已经冲上来了,如果_________就_______,我宁可________,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向董荐瑞叔叔说说心里话。至少用上括号内的两个词。

(为了舍身像沿着)

亲爱的董荐瑞叔叔,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二教时篇5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谁能用简单的话说说谈迁与《国榷》的故事?(板书:谈迁 《国榷》)

3、谈迁是明末清初的史学家,他名垂青史,(板书:名垂青史),《国榷》是一部明朝编年史,它流传千古,(板书:流传千古)它们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财富呢?让我们共同再次走进课文。

二、读悟第2段

1、自由读文第2段,思考“厄运”指的是什么?

2、书稿的遗失为什么对谈迁来说是“厄运”呢?请读读第一段,谈谈你们的理解。

3、交流:

从小立志要写一部史书

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努力。

相机理解句子: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a、默读句子,注意句子中的数字,通过这些数字,你想到了什么?(可以针对某一个数字,也可以整体说)

b、交流:感受到20多年中,谈迁付出了大量的心血。20多年——时间长,6次——反复地查证、修改,50多岁——从30岁的青年写到了老年,500多万——书稿的工程浩大)

c、这20多年中,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大雪纷飞的冬天,谈迁都坚持不懈,其中经历了多少辛酸苦辣,作者用了一连串的数字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一点。让我们一起再来朗读感受一下。

1、 面对这样的厄运,谈迁开始怎么样,后来又怎样呢?

出示:

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许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a、自由朗读,你能体会到谈迁前后的变化吗?

b、交流:开始是伤痛欲绝,但后来他马上挣脱出来,下定决心从头再干。

指导朗读:我们在读的时候要把这种前后的变化读出来。学生练习读,指名读,评议,再配乐读。

三、读悟第3段

过渡:从头再干谈何容易?20年的心血,500多万字,没有百折不回的信念,何以从头再干?

1、 默读第3段,50多岁体弱多病的老人,是如何开始从头编写的?边读边画出你有感受的词语,然后四人小组交流。

2、 老师读了这一段以后,也找出了这三组词语,出示:

四处寻访 搜集考察

一袭破衫 终日奔波

面对孤灯 奋笔疾书

读一读,选择其中一组谈谈感受。

(四处寻访,搜集考察——去了很多地方,找了好多资料;一袭破衫,终日奔波——整天在外,受尽了各种苦,衣服都又破又脏的;面对孤灯,奋笔疾书——时间不多,抓紧时间写书)

3、 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中来读,相信你们的感受会更深刻。点击出示句子,齐读感受: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4、 看动画:谈迁重写《国榷》片段,看了以后,你感动了吗?为什么?(再读句子,你们的感受一定会更深)

5、 引读——经过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6、 谈迁靠的什么写出了这部流传千古的《国榷》,靠的什么而名垂青史的呢?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什么叫“终日奔波”,什么叫“废寝忘食”,什么叫“风餐露宿”,什么叫“殚精竭虑”,我们从谈迁身上找到了最好的答案。他,凭着勤奋与执着的坚定信念,创造了一个奇迹,名垂青史。(板书:勤奋、执着)

四、读悟第四段

1、作者蒋光宇读了这个故事后,留下了这样一句话,出示、齐读: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蒋光宇

2、老师读了这个故事后,想到了这么两句话,出示、齐读:

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好学校。    ——梁启超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

3、你读了这个故事后,留下了什么呢?请仿照格式写一句话,别忘了署上你的大名。朗读交流

4、总结:只要有勇气,有信念,有意志,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

1.1第二教时篇6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牛津小学英语》3a第三单元第二教时

alearntosay3,4幅图和clookandsay3,4幅图

二、教学目标

1.能用thisis…句型介绍家庭成员。

2.能听懂、会说两种家庭成员间的称呼语:brother,sister;并认识gaoshan。

三、教学重、难点

能用thisis…句型介绍家庭成员;能听懂、会说两种家庭成员间的称呼语:brother,sister。

四、课前准备

1.课前请学生和老师每人带一张自己与兄弟姐妹的合影。

2.helen,mike,wangbing,david,gaoshan和nancy的头饰。

3.磁带,录音机,投影,做好的课件。

五、教学过程

step1freetalk

1.greeting.

2.singasong“hi,nancy”

3.学生之间用hello/hi.互相打招呼,并用thisis…介绍同学。

4.复习已认识的人物,教师拿出人物图片,学生快速介绍上节课认识的人物thisismrgreen,mrblack,mrsblack等。

step2presentationandpractice

1.介绍单词brother,sister。

2.教师拿出自己的照片,介绍thisismybrother.thisismysister.

领读brother,sister,mybrother,mysister。(使用各种方法让学生读新单词)

groupwork.学生同桌操练介绍自己的兄弟姐妹,并互致问候。

3.mikeishelen’ssisterandnancyisdavid’ssister.

listentothetapecarefully.

逐句跟录音读课文;自读课文后集体朗读。

4.groupworkandactitout.

step3clookandsay

lookatthepicturecarefullyandthentalkaboutthem.

eg:picture3:  

helen:hi,liutao,thisismybrother,mike.

liutao:nicetomeetyou,liutao.

mike:nicetomeetyou,too.

picture4:

mike:hello,gaoshan,thisismysister,helen.

helen:nicetomeetyou,gaoshan.

gaoshan:nicetomeetyou,too.

同桌操练表演对话。

step4consolidation

请学生根据今天所学内容练习编对话表演。

step5homework

1.听录音跟读,要求背诵a部分。

2.看图c部分,与家长进行分角色对话

六、板书设计

unit3thisismyfather

thisismybrother.

thisismysister.

七、教学后记

3aunit3thisismyfather第二教时来自多学习。

1.1第二教时篇7

一、教学内容

牛津小学英语6aunit6第二教时

二、教学目标

1.  能正确地听、说、读、写词汇newyear’sday,christmas,people,had,went。

能正确地听、说、读词汇springfestival,mid-autumnfestival,relative,didn’t,delicious,favourite,dressup。

2.  能正确地听、说、读、写句型whatdopeopleusuallydoat…?they…didyou…?yes,idid.no,ididn’t.when’s…?it’s…

3.能正确地运用对话中的日常交际用语和三会句型christmasiscoming.myfavouriteholidayishalloween.what’syourfavouriteholiday?

4.能正确地理解、掌握对话内容,并能朗读、初步表演对话。

5.能运用本课所学语言谈论自己最喜欢的节日。

三、教学重点

能正确理解、掌握对话内容,并能朗读、初步表演对话。

四、教学难点

能比较流畅地朗读对话,并能在掌握对话的基础上,运用本课语言谈论自己最喜欢的节日。

五、教学准备

a.单词、句型卡片,挂图。

b.设计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准备多媒体教学的设施。

六、教学过程

step1freetalk

t:whatdayisittoday?

whatdaywasityesterday?

s:it’s…

t:whatdaywasitthreedaysago?

s:it’s…

t:saturdayandsundayaretheweekends.doyoulikeweekends?

whatdoyouusuallydoattheweekends?

s:i/we…

t:didyou…?

s:yes,i/wedid./no,i/wedidn’t.

t:saturdayandsundayaretheweekends.andtheyaretheholidays.doyouknowanynamesofholidays?(引出holidays,朗读并揭示课题)

s:(学生随意回答)

t:ok.let’lookwhatholidayitis(showcaiandpresentnationalday)

t:whatdidyoudolastnationalday?

ss:i…andwhatdidyoudolastnationalday?

t:ireadanenglishbookaboutholidays.

step2leading-in

t:pleaselookatthebookandlearntheholidays.用课件出示四个节日springfestival,mid-autumnfestival,newyear’sday,halloween.

t:whatholidayisit?

ss:it’sspringfestival.

t:whatdopeopleusuallydoatspringfestival?

ss:theyusuallyvisitrelativesandfriends,andeatlotsofdeliciousfood.(以此方式引出词组visitrelativesandfriends等的教学。)

thesamewaytoteach“dressupincostumes,haveabiglunch,watchthemoon,playwithlanterns)

workinpairstopractisethesentences“when’s….

whatdopeopleusuallydo…?

didyou….?

step3presentationandpractice

1.a.: intheseholidaysilikehalloween,ilikenewyear’sday.butmyfavouriteholidayishalloween.whatisyourfavouriteholiday?(板书句型)

(出示单词卡片教favourite)

s: …

t:myfavouriteholidayismid-autumnfestival.

myfavouriteholidayis…(板书句型)

t:what’syourfavouritecolorisgreen.what’syourfavoritecolor?

myfavouriteanimalisdog.what’syourfavouriteanimal?

myfavouritecartoonis“中华小子”.what’syourfavouritecartoon?

用以上句子来拓展favourite的教学.

b.

whatholidaycomesafterhalloween?(板书句型whatholidaycomesafter...?)

s: christmas.

t:whenischristmas?(板书句型whenis...?)

s:it’sonthe25thofdecember.

t:whatholidaycomesafterchristmas?

s:newyear’sdayandspringfestival.

2.呈现课文

(课件播放课文动画和录音)

t:look!mrgreenandhisstudentsaretalkingaboutholidays.let’slisten.(播放引言)

a.t:whatdateisit?

s:it’sthe18thofdecember.

t:sochristmasiscoming.aretheyexcitied?

s:yes.theteachersandthestudentsaregettingveryexcited.

t:whataretheytalkingabouttoday?

s:mrgreenistalkingtohisstudentsaboutholidays.

b.nowlet’slistentotheirdialogue.whenyoulistenpleasedotheexercise“listenandchoose”

checktheanswers

c.pleasedotheexercise‘listenandfinish”

t:verygood.let’slistenandrepeat.

(将课文分三部分呈现,学生跟读)

step4listen,readandsay

1.听对话全文,学习课文。

2.学生跟读对话。

3.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4.学生完成本课连线题,教师给予反馈既适当评价。

step5consolidation

t:now,let’sdoanexerciseof“listenandanswer”(课件展示一篇短文” 在短文中练习过去时的用法,并学习用英语思维来思考问题)

step6homework

1.listentothetapeandreadthetext.

2.copythenewwords.

3.以“myfavouriteholiday”为题,自己准备一段有关节日的介绍。

七、板书设计

unit6holidays

what’syourfavouriteholiday?  myfavouriteholidayis…

when’s…?   it’sin/on…

whatdopeopleusuallydo?they’re…

whatdid…do?…

didyou…last…?   yes,idid./no,ididn’t.

1.1第二教时篇8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64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第二教时)

常熟市实验小学分校张燕霜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孩子们在夏天的美丽遐想,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快。

2、由读而感,由感而发,模仿诗歌的形式,说说自己的想法。

【感谢您浏览多学习!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www.duoxuexi.com】

一、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   读题,创设情境。

2、   夏姐姐锦囊袋里的词语,你还认识吗?谁来读给大家听。

3、   激发兴趣:小朋友读得真好!夏姐姐要奖励大家,她有一根神奇的魔棒,你想变什么,她就能让你变什么。想让魔棒挥起来吗?先别急,夏姐姐说我们先来看看诗中的小朋友想变什么?

二、   展开想象,细读品悟。

1、   请小朋友认真把诗读一遍,找一找,诗中的小朋友想变点儿什么?交流,以贴图的方式出现。

2、   这个小朋友的想法真多。你最喜欢他的哪种想法,请你找到相应的诗句好好读一读。

3、   交流

a:透明的雨滴

①请喜欢这句的学生读。其他学生听后,好像看见了什么?

②还有谁也喜欢这句?你现在就是雨滴了,你来读读看。

③想象:你睡在绿叶上,感觉怎么样?你能再读一遍,让我们感觉一下。真是(舒服悠闲、清爽无比、凉飕飕)

(4)还有谁也喜欢这句,你也来读读。你感觉怎么样?

(5)看图感受:瞧,雨滴睡在绿叶上,感受各不相同。我们一起读读这句,把不同的感受读出来。

b一条小鱼

(1)   指名读诗句。

(2)   请大家读诗句,想一想,你读着读着,好像看见了什么?

(3)   交流:抓住“清凌凌”引导学生想象水的清

(4)情境体验:如果你是小鱼,在这样的小河生活觉得怎么样?(快乐)难怪我想变小鱼。怎样读,才能把这种快乐读出来?自己试试。

(5)听你这样读,我好像看见了小鱼戏水。看来你已经把自己想象成小鱼了。我们学着他的样子,边读边想象,看谁也能读出小鱼戏水时的快乐。

(6)小朋友读得真好!一边读一边把自己想象成诗中的人物,是读书的好方法。现在,请你用这个方法,把自己想象成诗中的人物,再把你喜欢的诗句读一读,呆会我们来比比谁能把诗句读好。(生自学)

c:一只蝴蝶

①哪些小朋友也喜欢这句?你们能把诗中的画面演出来吗?要演好,还需要其他小朋友的合作,你们来扮演夏天开放的花,愿意吗?每人读读诗,想想蝴蝶应该怎样飞。

②生生合作表演诗中情境。

③采访,谈感受:美丽的花儿,你看见了什么?蝴蝶们在花丛中来回地飞来飞去,我们也可以用一个课文中的词来说,就是——(穿梭)

小蝴蝶,你好!你一路上看见了什么?心情怎样?能通过朗读,把你的心情告诉大家吗?

d:一只蝈蝈。

①你变成蝈蝈后,你会唱什么歌?

②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诗,来歌唱我们的生活吧!

e:眨眼的星星、弯弯的新月

①生读。我变成星星新月后,会干什么?

②夏天的夜空美丽又神秘,怪不得——引读。

f:大大的荷叶

①过渡:我的想法真奇特,我想变……我想变……我想变这变那,最后,我最想变的是什么?是呀……(引读下一句)

②为什么我想变大大的荷叶?请你读读第五节,想一想。

③荷叶像一柄大伞,想看看荷叶吗?看图。你现在最想说什么?

荷叶大大的,真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这样的景色真静呀!真美呀!谁美美地读好这一句。

④我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仅仅是因为荷叶美吗?请你继续往下读,想象一下,你好像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小鱼游来游去,在做游戏——嬉戏)(看动画)小鱼在大伞一样的荷叶下快乐地做着游戏,他会对荷叶说些什么?

(雨点在唱歌:听雨声)雨点又会对荷叶说什么?

⑤有了大伞一样的荷叶,小鱼玩得更高兴了,雨点唱得更欢了。怪不得我说……引读。怎样读这句,才能把荷叶带给小鱼和雨点的快乐读出来。

⑥小鱼和雨点在荷叶那玩得真快乐,还有谁也会去荷叶那玩?请你展开想象,用  来了,在荷叶       说一说。

⑦引读:大大的荷叶不仅美丽,还能给大家带来这么多快乐,怪不得我——引读……你们想变成这样的荷叶吗?让我们一起读读第五自然段。

三、赏读诗歌,想象拓展。

1、   今天我们跟着夏姐姐的魔棒,一起感受了夏天的绿叶雨滴,小鱼戏水,感受了夏天的蝴蝶穿梭,蝈蝈唱歌,感受了夏天的荷塘雨景,美丽夜空。(指板书回顾全文)你喜欢这样的夏天吗?

2、   你喜欢写夏天的这首小诗吗?谁能选你喜欢的一个小节,朗诵给大家听。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中,一起来朗诵这首诗,能背的小朋友可以背。

3、   拓展练习:热情美丽的夏姐姐想来问问你,想变点儿什么?你能不能仿照课文,用“我想变……在干什么?”说说自己的想法。你可以说一个,也可以说两个、三个。呆会儿我们来比比看,谁是最棒的小诗人。

4、   小朋友说得真好,个个都像小诗人,把你们的诗句穿起来,又是一首优美的小诗了。夏姐姐说小诗人还要把字写好。

生字穿交流你是怎么记住的?观察位置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师范写,生描红

四、布置作业。

夏姐姐要带着她的魔棒走了,她给我们留了个作业:请你挑选自己喜欢的一个作业认真完成,等小朋友开交流会的时候,夏姐姐再来和大家做游戏。

转载自

;tid=294

1.1第二教时篇9

教学重点:

分析、理解课文的二三部分,进行朗读训练。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默写词语:笨拙偏瘫喃喃佳肴轻盈抚摩转瞬即逝噌噌

二、指名分别朗读第一第二部分,要求学生把写阿婆的手的地方、写熊皮手套的地方做上记号。

1.第一段中,故事发生在万人体育馆里,第二段是发生在医院里。奶奶中风昏迷,小浩波去探望。在这个过程中,作者不惜笔墨写了阿婆的手,先找出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阿婆的手?(9,13段)。那么阿婆的手是怎样的呢?从第9段中找出“手”前面的修饰语(定语)和“手”后面的动词。

2.指名朗读,这段是分几层写手的?

分三层:

第一层两句话,写阿婆中风昏迷,但那只未偏瘫的右手总想伸出来摸摸什么,引出阿婆的手。

第二层也是两句话,先总写一笔:“这是一只永远不得空闲的手,”接着用三个排比句概括地叙述阿婆为孩子们的成长付出了多少辛勤的劳动。这一层是插叙。

第三层,是引起联想,猜想“这只手想干点什么呢?”最后用三个排比设问句,进一步突出“这是一只永远不得空闲的手”。

齐读9段,要求读出感情,几个排比句要读得流畅,最后几句设问要注意语气。

3.第13段所描写的手是小浩波看见的,这是一只什么样的手?(红肿,生满冻疮)。由(这只手)引出一件什么往事?为什么要写(冻疮)这件事?(读这件事)

引出阿婆为救护孩子而烫伤手的经过,揭示孩子想给阿婆买熊皮手套的原因。

9-13段都是写阿婆的手,但在写法上是不同的。9段是概括叙述,第13段是具体记叙一件事。

4.阿婆为救护孩子而烫伤手的事例表达了她对孩子的特殊感情,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语句表达了她对孩子的特殊感情?自读第12段,画出来,分层。

5.阿婆对孩子的无私的受,赢得了懂事的孩子的回报。下面请同学们找一找,小浩波是怎样疼爱阿婆的呢?他最疼爱阿婆的集中体现是什么呢?

“阿婆拣菜……让阿婆从嘴里甜到心里”。

“等我长大了,一定给你买熊皮手套,你就不生冻疮了”。

6.齐读第12段。读时要注意语气和速度,第一层要读得沉重而缓慢;第二层由缓慢而转入明快,第三层又要转入缓慢,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续。

7.小结:这一部分的回忆,紧扣“熊”皮手套“这条线索,集中写孩子浩波进病房探望阿婆。

三、分析理解第三部分:

1.教师范读15和16段后,问:“我”和孩子的对话说明了什么?

说明孩子对阿婆的感情是多么深。要让阿婆戴上熊皮手套的愿望是多么强烈。尽管“阿婆已经去了,她再也不会回来了”,但他对阿婆的思念并未消失。日有所思,夜有所梦,5岁的孩子不懂做梦的原理,以为阿婆还在呢。

2.最后一段是哪一句话跟第一部分中的一句话相照应的?为什么一再说孩子的眼睛像闪亮的星星?

用闪亮的星星形容孩子的眼睛,有两层意思:一是实的,在暗淡的观众席里,孩子清澈的眼睛看起来格外明亮;二是虚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闪亮的眼睛是孩子纯洁美丽的心灵的像征,包含着赞美之情。

3.最后一句是抒情。通过“我原以为……”和“现在我明白……”的对比,深深地赞颂孩子更真诚更纯洁的感情。

4.结合练习一总结全文。

四、分三组轮流齐读。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作业 :

1.课后练习四。

2.你从这个孩子身上可以得到哪些启示(200字以上)

要结合自身实际谈体会。

这不是一颗流星

[永远不得空闲的于][长满老茧的]手

换过多少

洗过多少

煮过多少

摸摸想

整整想

拎起想

1.1第二教时篇10

2: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

3: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2:,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一、           复习: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草塘的可爱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           讲读第二段:

1,指读“草塘有什么特点?课文哪些地方进行了直接描写?”

2,找出文中描写草塘“绿”的词句。

3,为什么同时草塘中的草,看过去颜色不一样?(完成“有色的水越多越深”的实验)作者不但写了草塘静态的美还通过苇草在微风吹拂下“绿浪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把草塘写活了,它是那样充满生机和活力,表现了草塘动态的美。

4,指导朗读。

5,过渡:北大荒的草塘是如此的美,课文是如何具体描写北大荒的物产丰富的?读后用一句话概括。

6,小丽讲了哪件事来夸耀“北大荒”好得哪儿也比不上。

7,小丽介绍草塘春冬两季特有的景象时,神情怎样?她的这种神情说明了什么?

小结:这部份写了北大荒物产的丰富,用小丽的话说“好像哪儿也比不上,从这里我们可以认识到,草塘不仅风景美丽,而且物产丰富,所以称它为‘可爱的草塘’,课文最后又是怎样描写的?

三:指名配乐朗读第四段:哪一部分写水泡子,哪一部分写小河?

1,思考讨论:水泡子有什么特点?

2,这时作者对北大荒的感情已发生了什么变化,从哪里看出?“我恋恋不舍地上了岸‘说明了作者已经爱上了这个地方,由开头觉得没意思到恋恋不舍,美丽富饶的北大荒的真实情况使我改变了原来的印象,由鱼引出河“啊……奇迹般地出现在我的眼前”奇迹,本写一些超乎寻常的不平凡的事,在这突出表现了作者见到在芦苇掩映下小河那种又惊又喜的心情。(分角色读)

3,小河的特点是什么?有表情的郎读小河美的句子。(完成填空)

4,作者想捧起河水洗脸,可后来为什么犹豫了,这种矛盾心情说明了什么?他此时的心情与初到北大荒时一样吗?为什么?

小结: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草塘可爱吗?为什么?

2,“我”到北大荒后,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文中找出表达感情的句子。

3,作者的感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四:总结:本文通过“我”在小丽的陪同下,看到了北大荒的美丽富饶,深深地爱上

了这个地方,赞美了草塘可爱,北大荒的可爱,祖国的山水的可爱,这些可爱的山山水水,等待着大家去开发,创业,建设。

板书设计 :

塘大,  美  颜色(绿)

景色美丽                 声音(欢笑)

动态(翻滚)

可爱的草塘                        小河: 清凌凌

水泡子鱼多      没感情

物产丰富           春:瓢舀鱼         

冬:捉野鸡

打狍子         深深地爱

教学流程图:

复习导入  

教师评析

1.1第二教时篇11

教学目标:

1、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的人生道理,培养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

教学程序:

一、名言导入,了解人物与书。

师:同学们,生活中你遇到过让你害怕的危险的事情吗?(指名说)

师:遇到危险害怕,这是正常的心理反映,但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这是英国作家笛福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一句名言.我们来读一读这句含义深刻的话.(小黑板出示齐读: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板书《鲁滨逊漂流记》)

师:《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长篇历险小说,读过这本书吗?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指名说)

师:在一次航海中,船在南美洲海岸一个荒岛附过触礁,只有鲁滨逊活了下来,那时孤立无援的他面临什么样的困难?(指名说)(荒凉孤独、食物缺乏、住宿困难)

师:面对这意外的灾难,鲁滨逊又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在危险的境地中,在那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生活了28年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由日记改编的课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齐读课题《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二、精读第二部分,体会人物品格。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第七至第十二自然段,看看鲁滨逊在荒岛上是怎样克服困难的?大家可以用笔画出有关句子,也可以在句子旁边写下你读后的感受,并用“    ”画出这一部分的中心句(学生自由读)。

师:鲁滨逊是怎样克服困难的?(指名说)

1、做木筏,把食物等一一送到岛上,搭帐篷,靠剩下的食物生存.

2、种植大麦和水稻,制作粗糙的面包,捕捉并驯养山羊作为肉食来源,养鹦鹉作伴,做家具.

师:从课文中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个怎样的人?(板书:聪明机智,毅力坚强)

师:鲁滨逊凭着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克服了一个个困难,消除了重重危险,学会了在恶劣环境中生存.由此可见,危险本身有时并不可怕,但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名言。(齐读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三、读出感受,加深名言理解。

1、师:读书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课文中的"我"读了这本书后有什么感受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十三至十五自然段,找出文中“我”的感受。(指名说)

(1)很喜欢笛福在书中的一句名言.

(2)非常喜欢鲁滨逊这个人物.

(3)要把这本书珍藏起来,传给儿子.

师:课文中的“我"”也就是吴缅喜欢上了书中的这句名言,他是怎样理解的呢?用“   ”标出。(指名说,出示: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师:课文学到这儿,你又是怎样理解这句名言的呢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者读过的书来说说你的理解.(再次出示名言,指名说)(害怕危险的心理实际上就是没有战胜苦难的勇气与信心,这是非常可怕的。面对危险,如果你害怕危险,悲观退缩,那么你一定会失败;如果你不怕危险,勇往直前,想法面对,那么你将有可能成功。)

师:你积累了哪些意志顽强,不怕困难的名言?(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师:读书的时候我们除了要理解文字所表达的意思,还要通过文字发挥丰富的想象,想象书中的情境和人物形象.吴缅在读书过程中就慢慢地在心目中勾画出了鲁滨逊的样子,读一读课文的第十四小节.(引读)我想象中鲁滨逊的是这个样子的:身着(羊皮短衣短裤),腰间别(一把小锯、一把斧子),肩上挂着(弹药袋子),背上背一(个筐子),挂(一只鸟枪),头顶撑(一把又丑又笨的羊皮伞)……

师:鲁滨逊的坚强毅力,鲁滨逊的冒险进取精神吸引并鼓励着吴缅,因此他在日记中郑重地写下这句话:(引读: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像(鲁滨逊那样的人),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

师:正因为鲁滨逊在遇到危险,遇到困难时坚强,机智,所以才得以生存下来.由此我们知道危险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面对危险的勇气.带着自己的理解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名言.(齐读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四、回顾开头,理解课题。

1、师:课文学到这儿,我们再来读读课题《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为什么说《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女孩子要不要读?(希望男(女)孩子像鲁宾逊一样聪明机智、毅力坚强,不怕困难,学会生存。)这么一本很旧很旧,封面已看不出颜色,还用透明胶带粘补过的书有什么魅力吸引着祖孙三代?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一至第六自然段,然后说说你们的理解.(学生默读,指名说)(因为这是一本告诉我们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不畏惧的书。)(板书:学会独立生存)

2、师:爷爷和爸爸送给吴缅的仅仅是一本书吗?这本书还寄托着他们的什么希望呢?(指名说)(希望他们的子孙都像鲁宾逊一样聪明机智、毅力坚强,不怕困难,学会生存。)

五、总结启发,多读益书。

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像《鲁滨逊漂流记》这样催人奋进的经典著作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我真诚地希望同学们多读好书,用知识来充实自己,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知识得到拓展,能力得到培养……

同学们,你们下周就要离开父母去海边实践基地,你们能不能像鲁滨逊一样独立生活?(学生交流)

六、练习作业,加深理解。

同学们,接下来请你们做填空题和判断题,看看这课的知识掌握的怎样?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作者以《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为题,意思是女孩子没有必要读。

2、鲁滨逊养鹦鹉是为了杀肉吃。

3、《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长篇历险小说。( )

4、鲁滨逊在荒岛上救下一个俘虏,给他取名叫做“星期六。”( )

(二)填空题

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指的是《鲁滨逊漂流记》,作者是(英)国的(笛福)。这是一部(长篇历险)小说,描写了(鲁滨逊在在一座荒芜人烟的小岛上一段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我们认识了(聪明机智,毅力坚强)的鲁滨逊。

2、“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名言是(笛福)说的,意思是(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你所积累的意志顽强,不怕困难的名言是:(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课外】

给材料作文训练

《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笛福在书中的一句名言:“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确实如此,害怕危险的心理实际上就是没有战胜苦难的勇气与信心。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也许一人在家,或者一人外出,你有没有害怕什么?遇到什么困难?怎么办的?选择一件事有条理具体写下来,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附:板书设计

11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鲁滨逊漂流记》        聪明机智,毅力坚强

学会独立生存

1.1第二教时篇12

第二教时     总第30教时上课时间3/14教学目的1、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之情。3、会用“热火朝天”“尽心尽力”造句。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课文的学习,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之情。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一、复习导入:1、  抽读词语:菩萨 藏民 地区 一段 朱德翻译 糊涂 春耕 糟蹋 挨饿 播种 同胞 怨不得 尽心尽力 热火朝天 干干净净 平平展展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藏族同胞要用“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来称赞红军,那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称赞红军呢?红军究竟为藏族同胞做了些什么事呢?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课题)菩萨兵二、探究学文。(一)     藏族同胞为什么离开家园躲红军1、感知课文2、  讨论理解。(1)第一自然段。a体会藏族同胞对反动军队的恐惧和对红军的误解。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藏族同胞为什么要躲红军?·藏族同胞对反动军队害怕到什么程度?b体会朱总司令对藏族同胞的关心。这下可急坏了朱德总司令。·朱德总司令急到什么程度呢?·指导朗读。(2)第二~五自然段。a、朗读第二、三自然段,说说朱德总司令为什么着急。“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把原句换成“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会受不了的”,表达效果一样吗?为什么?·“动员”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一句话后面要用省略号呢?b、朗读第四、五自然段,想想:翻译进山找藏胞回来为什么要叹气?翻译为什么会说藏族同胞“真糊涂哇”?朱德总司令同意翻译的看法吗?他是怎么说的呢?“这也怨不得他们,他们是让反动军队糟蹋怕了。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节气不饶人哪,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从哪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朱德总司令没有埋怨而是很理解藏族同胞的呢?·朱德总司令为什么后来不再派人去找藏族同胞呢?他作出了一个什么决定?·朗读第二~五自然段,体会任务的思想感情。(二)藏族同胞为什么又回到了家园感激红军1、感知课文。2、讨论理解第六、七自然段。(1)第二天朱德总司令是怎么做的呢?·“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 ·“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你是怎样理解朱德总司令在这里说的“种子”的?、 为什么这句话后面要用省略号呢?       ·从朱德总司令带领大家一起干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2)第八、九自然段。·藏族同胞回到家园以后,他们看到了什么?又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藏族同胞为什么用“菩萨”来赞美朱德总司令和红军呢?这里的“几时见过”有什么含义呢?·有感情地朗读第九自然段,教师制导读出感激的语气。四、小结。   藏族同胞之所以称红军是“菩萨兵”,是因为他们发现红军与反动军队有着本质的区别,红军为他们耕种土地、打扫院子,对他们像亲人一样,所以他们发自内心地感激红军,称红军是“菩萨兵”。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朗读第一~五自然段。 学生读文体会,注意对“吃尽”两个字的理解。学生读文体会,注意对“一……(早)就……”的理解。  学生注意对“急坏”两个字的理解。感情朗读。 学生有感情的地朗读。   学生读句子,谈体会。学生比较两句话,并说说两个句子表达效果不一样的原因。 学生体会,要是体会不到位,教师可作适当点拨。 学生用心朗读这两个自然段,谈体会。   学生读这段话,并且找出最能体现朱德总司令很理解藏族同胞的那句话。学生领会:“节气不饶人哪,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教师可作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学生朗读第六~九自然段。 默读朱德总司令在动员会上的这句话,引导学生体会:朱德总司令要求把藏族同胞当亲人一样看待。体会朱德总司令在要求红军帮助藏族同胞春耕时,不能有一点马虎,要非常认真。 默读朱德的这句话,体会(这儿比较难,看来教师要做引导)“种子”是指红军通过自己的行动使藏族同胞消除误解,从而支持和拥护红军,使红军真正把跟扎在藏族同胞的心上。引导学生领悟:红军在藏族同胞心目中的影响,就像植物的生长,一季又一季,一年又一年,永远长存,不会消失。引导学生领悟:朱德总司令言行一致,是大家的榜样。学生读文体会。引导学生体会藏族同胞不是没有见过司令、见过兵,但是那些司令、那些兵都是一些给藏族同胞带来灾难的人,他们只是从来没有见过像朱德这样的司令和像红军这样的兵。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1第二教时篇13

教学目标 :1理解“渺小”、“酿造”的意思。

2懂得蜜蜂那种“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精神的可贵,学习劳动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而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一个

教学过程 :

一、提出专题:

1.同学们,上堂课我们学习了12课《可爱的小蜜蜂》,它是著名作家杨朔写的一篇文章《荔枝蜜》中的一部分。我们来看一下,他省掉的开头。(课件出示:“花鸟草虫,凡是上得画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爱。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说起来可笑。孩子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大人告诉我说:蜜蜂轻易不螫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螫。一螫,它自己耗尽生命,也活不久了。我听了,觉得那蜜蜂可怜,原谅它了。可是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

2从这一节中,你认为,我喜欢小蜜蜂吗?(不喜欢,感觉不舒服)可你看课题,把它读一遍,你从课题中发现,我喜欢蜜蜂吗?从哪个词中看出我是喜欢蜜蜂的?(可爱)

我对蜜蜂为什么开头不喜欢,后来却觉得它可爱了呢?(课件出示)这就是我们今天重点要讨论的东西。

提示:蜜蜂什么地方很可爱,作者在参观“养蜂大厦”的过程中,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用“”画出有关的句子,想想读读你体会到了蜜蜂的可爱之处了吗?(自由朗读全文)

二、研究专题:

板块1:“我”在养蜂大厦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

一走近“大厦”,只见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飞来飞去,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蜜蜂也在建设什么新生活呢。

你体会到蜜蜂的可爱了吗?

a.“大厦”为什么要加引号?“大厦”指什么?

b.“成群结队”什么意思?从这个词中你看出了什么?(蜜蜂多)再读一读这个句子,你还能读出点什么来吗?(蜜蜂采蜜忙)

c.看到这沸沸扬扬的情景,你会想什么?(说不定蜜蜂也在建设什么新生活呢。)

d.这里怎么用了个“也”字?我们往往说是水才会建设新生活?(人)作者把蜜蜂当成什么来写了?(人)

板块2:在养蜂大厦,“我”还听到了什么?(课件出示)

蜜蜂这东西,最爱劳动。广东天气好,花又多,蜜蜂一年四季都不闲着。酿的蜜多,酿的蜜多,可自己吃的有限。可自己吃的有限。每回割蜜,给它们留下一点点,够它们吃的就行了。它们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还是继续劳动,继续酿蜜,整日整月不辞辛苦……

一只工蜂最多只能活6个月。活到限数,自己就悄悄死在外边,再也不回来了。

(1)请男生读一读这段话,再请女生读一读这段话,说说看,蜜蜂在劳动的过程中,有什么特点?你体会到蜜蜂的可爱了吗?(1)劳动时间长:一年四季整日整月(2)劳动态度:酿的蜜多,可自己吃的有限,它们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这让我想到了诗人罗隐的诗《蜂》,你会背吗?给同学们背背看,“为谁辛苦,为谁甜”呢?(3)生命短暂:6个月

(2)听了老梁的介绍,我的心不禁?“一颤”什么意思?从第三节中找找看,我的心为什么会一颤?

A多么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

为什么说蜜蜂对人无求?(需求少)

它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仅仅是蜜吗?

它的付出需要回报吗?那你看它有什么品质?(无私奉献)

B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你能给渺小找个近义词吗?蜜蜂哪里渺小了?

再看看,蜜蜂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它很高尚?什么精神高尚?

板块三:“我”从蜜蜂联想到了什么?(课件出示)从课文第四节中找出有关句子。

1、由蜜蜂想到了谁?他们正在干什么?

2、他们辛勤地插秧,仅仅是为了填饱自己的肚子吗?

3、课文学到这儿,想想看,农民和蜜蜂有什么联系?(1采蜜辛勤农民插秧辛勤;2酿蜜多,需求少农民也一样)

4、我希望做这样的人吗?哪里看出来的?(作者以蜂喻人,借蜜蜂来赞美为建设美好生活而无私奉献的劳动人民,歌颂了创造美好生活而奉献的崇高精神)

拓展:a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农民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外,还有哪些人也具有这样的精神?(医生、老师、邮递员……)

b、你能用几句话来赞美有这种精神的人吗?

总结:每人读一句,朗读课文

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 本》

仿照4、5自然段把刚才赞美有无私奉献的精神的人的话,写下来(注:在屏幕阅读之后)

板书设计 :12可爱的小蜜蜂

辛勤采蜜:整日整夜不辞辛苦进进出出飞来飞去

无私奉献:贡献多需求少

学习蜜蜂立志奉献

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杨朔的散文《荔枝蜜》(屏幕阅读课件出示:

“花鸟草虫,凡是上得画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爱。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说起来可笑。孩子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大人告诉我说:蜜蜂轻易不螫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螫。一螫,它自己耗尽生命,也活不久了。我听了,觉得那蜜蜂可怜,原谅它了。可是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

今年四月,我到广东从化温泉小住了几天。那里四周是山,环抱着一潭水。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山水画。从化的荔枝树多得像汪洋大海。开花时节,满山遍野嗡嗡嗡的喧闹得有如墟集。那些蜜蜂早上迎着晨曦,晚上趁着月色,正忙着采花酿蜜呢。

荔枝蜜的特点是成色纯、养分高、香味浓。住在温泉附近的人多半喜欢吃这种蜜。朋友送了我两瓶。我一打开瓶盖,就闻到一股香味。它的色泽也很美,仿佛是玉液琼浆。我舀了两茶匙放在杯里,加了水,搅拌好,一喝,很有点鲜荔枝味。十分过瘾,不断地舔着嘴唇,回味它的味道。我一向嘴馋,接着又喝了一大杯,不觉动情,想去看看自己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

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那就是乡里的养蜂场。当时春色正浓,花开得正欢。我一走近养蜂场。就见到成群结队的蜜蜂进进出出,飞来飞去,一片沸沸扬扬的情景。

养蜂员老梁小心翼翼地揭开一个木头蜂箱,箱里隔着一排板,每块板上满是蜜蜂,蠕蠕地爬着。蜂王是黑褐色的,身体特别长。

老梁赞叹地说:“你瞧这群小东西,多听活。”

我问他:“像这样一窝蜂,一年能收多少蜜?”

老梁说:“能收几十公斤。蜜蜂最爱劳动。广东天气好,花又多,蜜蜂一年四季都不闲着。它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把剩余的储存起来,作为囤粮。每回收蜜,给它们留下一点点就行了。它们从来不争,也从来不计较什么,还是继续劳动。”

我想起一个问题,问道:“一只蜜蜂能活多久?”

老梁回答:“蜂王可以活三年,工蜂最多只能活六个月。”

我说:“原来寿命这样短。你不是常常要到蜂房外边打扫死蜜蜂吗?”

老梁摇一摇头说:“蜜蜂是很懂事的,到时候,自己就悄悄地死在外边,再也不回来了。”

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命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美的生活。蜜蜂是卑微的,却又是多么崇高啊!

我信步走在稻田的小路上,看到农民忙碌地在水田里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上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

当天晚上,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

1.1 第二教时(精选13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教学目标 1.掌握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1)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转化的思想;(2)用方程...

  • 等比数列

    教学目标 1.理解的概念,掌握的通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1)正确理解的定义,了解公比的概念,明确一个数...

  •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教学目标 1.掌握等差数列前项和的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1)了解等差数列前项和的定义,了解逆项相加的原理...

  • 等差数列

    教学目标 1.理解的概念,掌握的通项公式,并能运用通项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1)了解公差的概念,明确一个数列是的限定条...

  • 数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的概念,了解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的前几项.(1)...

  • 第一册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教学课题】: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教学目标 】:了解反三角函数的定义,掌握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给定区间上的角【教学重点...

  • 第一册函数的概念

    教材分析: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高中阶段不仅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同时还用集合与对应的...

  • 第一册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总第 课时 课型:复习课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函数解析式的求法。重点:对f的了解,用多...

  • 第一册等差数列

    §3.2.1等差数列目的:1.要求学生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能用来解决有关问题。重点:1.要证明数列{an...

  • 第一册正余弦函数的图象

    河南省说课大奖赛教案 高中新教村《数学》第一册(下)§4.8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

  • 第一册数列

    3.1.1数列 教学目标 1.理解数列概念,了解数列和函数之间的关系 2.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会用通...

  • 第一册函数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函数的近代定义也就是函数的第一课时内容。一、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和...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