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地理教案 > 高中地理教案 > 高一地理教案 > 《农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

《农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1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从个案分析中掌握混合农业的区位因素和生产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分析、归纳、运用地理基础知识的能力。
 
德育目标:懂得农业区位的选择须按照自然和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布局农业,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以实现最大经济效益。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重点]
 
农业主要区位因素的分析和应用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难点]
 
结合事例分析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讨论法
 
[教具准备]录像机(带)、投影仪(片)
 
[课时]一课时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过程]
 
[导入]:本节课我们将共同来学习农业的区位选择。什么是农业?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由于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因而农业是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产业。
 
[展示图片]: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澳大利亚牧场。
 
[教师提问]:从图片上看,两地的农业生产有何不同之处?
 
[学生看图回答]:泰国湄南河平原是一片水田,从事水稻种植;而澳大利亚东南是一个牧场,从事养羊业。
 
[教师提问]:为什么这两地会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农业景观?
 
[学生回答]:因为两地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不一样。
 
[承转]:究竟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农业在湄南河平原和澳大利亚东南部这两地的不同选择呢?引入农业区位的概念。
 
[教师讲解]:农业的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以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为例,它的区位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是水稻分布的位置—湄南河平原;二是湄南河平原种植水稻是与当地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的,是环境中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教师提问]: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相互交流得出: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机械。
 
[教师小结]:既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又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如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机械等。
 
影响农民决策的因素除了我们刚才提到的,还有没有,思考下?
 
(举例:饮食偏好同样也会影响农民的决策;比如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曾是荷兰的殖民地,荷兰人喜欢喝咖啡,因为,印度尼西亚没有发展茶叶生产,而是成为咖啡生产国)
 
思考:下列现象与影响农业区位的哪个主要因素关?
 
1.《晏子使楚》中说:“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
 
——气候
 
(光照、热量、水分影响作物种类、复种指数、产量和农业地域类型等)
 
2、杭州的“明前龙井”茶驰名中外,日本的茶道爱好着把茶种带回日本栽培,但效果不好。
 
——土壤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3页,当前第1页123

《农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