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14
人地关系理论
产生前提
核心思想
产生结果
理论评价
地理环境决定论
人类社会发展早期,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低,对地理环境依赖性大
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文化发展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束缚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过分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是对人地关系的一种极端认识
人类中心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为提高
把地理环境看作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从自身需求出发,盲目追求征服自然
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恶化,并反作用于人类自身,影响到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甚至威胁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对人地关系的另一种极端认识
人地伙伴论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开始反思并意识到以往经济行为所存在的问题
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地理环境对人类有反作用力,人类应当与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
人地关系和谐统一,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是建立在人地关系正确认识基础上的一种指导人地关系研究及时间的新思维观点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一、地理环境决定论1.发展过程2.核心思想及产生结果3.历史局限二、人地中心论1、发展过程2、核心思想及产生结果3、历史局限三、人地伙伴论1、发展过程2、核心思想及意义[课堂练习]:单项选择题1.有关人地关系思想演变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地伙伴论---人地中心论b.人地中心论---地路环境决定论---人地伙伴论c.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地中心论---人地伙伴论d.人地伙伴论---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地中心论2.地理环境决定论( )a.是人地关系思想最早的一种观点b.首先是在德国,人们逐渐萌生的一种思想c.核心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从人类自身需要出发,盲目追求征服自然d.该理论夸大了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反映了当时生产力水平下的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3.人地中心论的思想主张( )a.自然是主宰,人类必须完全适应于自然b.人类应合理、适度、有效地改造自然c.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即天人合一d.人类是能动的,能依据自己的意愿任意利用和征服自然。 “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的破坏。它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且进行无限度地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物大量积累,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根据你的理解,回答下列4-7题.4.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a.土地沙漠化 b.大气污染c.破坏性地震 d.温室效应5.下列经济模式不属于“牧童经济”的是( )a.刀耕火种,毁林开荒 b.南水北调,发展生产c.围湖造田,开垦荒山 d.发展工业,不管排放6.下列关于“牧童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产物,而发达国家不会产生b.是低投入、高效益的模式c.体现了传统发展模式的优点d.体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7.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竭泽而渔,焚薮而田c.封山育林,永不采伐 d.盛世滋丁,永不加赋8.下列人类活动体现了人地伙伴论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围湖造田 b.三北防护林的建设c.内蒙古高原过度放牧 d.在塔里木河上游大量引水灌溉【参考答案】1.c 2.a 3.d 4.c 5.b 6.d 7.a 8.b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第一节 人口再生产【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人口再生产、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了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2....
第二节 教材结构: 一、发展背景(条件)——初期阶段 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成长阶段 三、可持续发展策略——-转型与...
(武昌文华中学孙景沂)一、什么是气压1.举例“想一想”,有两个球胆,一个打足了气,一个没有充气,两个的重量是否相同?...
通过实例,说明区域发展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² 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区域发展的...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2.3旅游资源的评价(相关素材)旅游资源评价是对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的组合特点及由此而产生的质...
教学设计流程:一、教学设计思想1.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非执笔内容引入地理课堂教学非执笔活动能充分...
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上节教材的继续和延伸.在上节讲述我国气候资源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本节教学内容集中讲授天气、气候灾害...
第四节气候特征【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2.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3....
(王树声)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掌握经线的基础上,了解经度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经度的划分方法。二、教学时间约10分钟...
4.5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了解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了解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以及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及使用,掌握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并学会在...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