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1
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了解旅游活动的发展特点,以及在满足人类需要、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扩大交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理解旅游活动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产物。教学重点:旅游活动特点、作用;教学难点:理解旅游活动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产物。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有关挂图教学方法:列表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教学过程:一、旅游活动的三要素1.旅游定义: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一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表现为人类以娱乐、享受 为主要目的,离开常住地的一种综合性的物质文化生活。2.旅游活动的三要素
旅游者
旅游资源
旅游业
旅游主体
旅游客体
旅游媒介
具备的条件:动机、时间、金钱能满足旅游者娱乐、享受以及其他方面的需要,实现其旅游目的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旅游交通、食宿、通信、购物、娱乐等方面的服务 3.旅游过程(教材65页图4.1) 旅游地的选择——考虑所选地旅游资源的观赏价值、交通、来往时间和费用、自己的身体条件、兴趣等 旅游方式的选择——如是单独旅游还是加入旅行社 问题:加入旅行社同单独旅游比较有何优势? ①旅行社统一安排比较方便 ②旅行社与交通、旅馆等服务行业有协作关系,费用较低 旅游活动内容——观光、食、住、行、娱乐、照相、摄像等二、旅游活动的发展历史阶段
古代旅游
近代旅游
现代旅游
旅游需求
个体需求
群体需求
大众需求
产业特征
前产业化阶段
初级产业化阶段
高度产业化阶段
18411950(一)现代旅游的发展是社会发展推动的结果 ①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局势日趋稳定,新的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安定,使人们外出旅游的欲望日益增强。 ②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超音速大型客机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距离日益“缩短”。(二)现代旅游的特点1.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发达国家出游率达50%以上。国际旅游人数、旅游收入不断增长(教材66页图4.3)2.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①科学技术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使世界距离日趋“缩小”。 ②人们求知、探秘和搜奇欲望的增长。3.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 旅游方式:乘飞机、汽车、火车、轮船,架车、骑摩托、骑自行车、徒步旅游等 旅游内容:度假观光、探亲访友、科技切磋、文化交流、采风问俗、宗教朝圣、体育竞技、狩猎考察、防医求药、大小会议、采购名产等4.旅游目的的娱乐性。 据统计,在全部现代旅游中,以娱乐、消遣为目的的旅游占绝对优势。旅游的娱乐、消遣性,既是现代旅游的一大特点,又是旅游发展的一大原动力。三、旅游活动的作用(一)满足人类需求 由生存需要——基本发展需要——高层次的享受需要(如旅游等)1.人们需要利用闲暇时间休养生息,弥补消耗,恢复体力和脑力。2.为人们在闲暇时间获得全面、综合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3.为了丰富文化生活,锻炼身体,而进行旅游。(二)促进经济发展 旅游业是世界重要的产业之一,并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支柱之一。(教材67页表4.1)1.发展进口旅游,能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2.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作为一项消费活动,可以把居民手中的部分消费资金回笼到国家手中,既减轻了商品市场的压力,弥补商品供应的某些不足,起到抑制物价的作用,又能刺激旅游者新的需要,促进生产发展。3.发展旅游业能够扩大就业。 旅游业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行业。需要资金少,而劳动量大,以及技术限制少,人员培训期短等特点。4.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旅游业是综合性的行业,它既以其他部门的发展为基础,又能带动和促进其他部门的发展。 带动的相关产业有:酒店、餐饮、交通运输、建筑、商品贸易、金融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产品加工、建材、交通机械等工业部门,以及为旅游业培养各类服务管理人员的旅游教育的发展。 (三)扩大交流 古代——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马可·波罗的东方之行。 现代——不同地区人们之间科技切磋、文化交流、商务往来等,无论是出游还是接待旅游者,都会增进了解,扩大交流。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第一节 人口再生产【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人口再生产、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了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2....
第二节 教材结构: 一、发展背景(条件)——初期阶段 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成长阶段 三、可持续发展策略——-转型与...
(武昌文华中学孙景沂)一、什么是气压1.举例“想一想”,有两个球胆,一个打足了气,一个没有充气,两个的重量是否相同?...
通过实例,说明区域发展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² 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区域发展的...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2.3旅游资源的评价(相关素材)旅游资源评价是对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的组合特点及由此而产生的质...
教学设计流程:一、教学设计思想1.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非执笔内容引入地理课堂教学非执笔活动能充分...
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上节教材的继续和延伸.在上节讲述我国气候资源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本节教学内容集中讲授天气、气候灾害...
第四节气候特征【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2.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3....
(王树声)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掌握经线的基础上,了解经度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经度的划分方法。二、教学时间约10分钟...
4.5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了解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了解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以及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及使用,掌握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并学会在...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