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地理教案 > 高中地理教案 > 高二地理教案 > 4.2 旅游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步测试)

4.2 旅游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步测试)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1

第四章旅游与区域发展
4.2旅游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步测试)

1、有关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旅游活动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b.发展旅游业必然会污染环境,应限制其发展
c.旅游活动中环境问题都是由于游客乱刻乱画造成的
d.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不但危害当地居民,也危害旅游者本身
2、目前许多地区提出“绿色旅游”口号,主要是针对(  )
a.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b.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c.环境污染问题
d.冲击正常社会秩序
3、旅游区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
a.发展交通运输造成的
b.旅游宾馆、饭店产生的垃圾
c.旅游者乱扔的垃圾
d.旅游区动植物形成的垃圾
4、文物古迹直接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a.旅游者乱刻乱画的不文明行为
b.当地居民对珍禽异兽的捕杀
c.旅游者乱抛的垃圾
d.在旅游区修建的道路
5、“五一”“十一”假期已成为我国国内旅游的黄金周。某些景区面对急剧增多的游客,做出了限制游客人数的规定。其主要目的是(  )
①保护景区环境②限制到达当地的游客数量③控制当地的交通流量④保障旅游质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造成旅游地生态结构失调,以至环境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是(  )
a.修好道路、旅店、餐馆等服务性设施所致
b.旅游者的触摸、拍照所致
c.个别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所致
d.旅游地居民不适当地利用当地的动植物资源所致
7、下列属于旅游活动直接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台风过后,海边一些旅游设施遭到破坏
b.为改变“自古华山一条路”,近年来开辟了复线旅游线路
c.在许多旅游风景区的著名景物上留有诗人和书法家的诗句和石刻
d.修建黄山索道,砍掉山上的林木48450立方米
8、下列活动不会对旅游景观造成破坏的是(  )
a.交通线经过旅游区,方便游客乘车
b.在森林公园内野炊,品尝野味
c.在敦煌莫高窟用闪光相机拍照
d.在海滨浴场游泳、晒日光浴
9、下列环境问题中发球旅游活动直接造成的是(  )
a.近年来南极冰川的融化
b.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毁掉了一些旅游景观
c.为修黄山索道,仅建白鹅岭站房就毁山7750平方米,砍林48450立方米
d.厄尔尼诺现象使许多旅游景区出现水旱灾害
10、下列关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游览价值高的旅游资源,无论位于何地开发价值都高
b.一般来说,人们的经济收入越高,旅游的经济距离越长
c.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不必考虑其交通位置
d.景区空间内尽可能容纳的游客人数即反映景区的环境承载量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是重要的人文景观
b.山东的泰山是著名的断块山构造,有很重要的地学价值
c.北京故宫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旅游资源
d.地理环境相同的地方,旅游资源相同
12、下列自然风景中不属于气象气候景观的是(  )
a.树桂
b.海市蜃楼
c.云海
d.三峡风光
13、有关人文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文景观只具有历史文化价值,而无科学价值
b.人文景观是指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代建筑2页,当前第1页12

4.2 旅游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步测试).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第一节   人口再生产教案

    第一节 人口再生产【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人口再生产、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了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2....

  •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第二节 教材结构: 一、发展背景(条件)——初期阶段 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成长阶段 三、可持续发展策略——-转型与...

  • 教学片断:气压和风

    (武昌文华中学孙景沂)一、什么是气压1.举例“想一想”,有两个球胆,一个打足了气,一个没有充气,两个的重量是否相同?...

  •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导学设计

    通过实例,说明区域发展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² 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区域发展的...

  •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2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

  • 2. 3 旅游资源的评价(相关素材)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2.3旅游资源的评价(相关素材)旅游资源评价是对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的组合特点及由此而产生的质...

  • “工业地域的形成”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流程:一、教学设计思想1.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非执笔内容引入地理课堂教学非执笔活动能充分...

  • 初二.第四章.第五节《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课例分析

    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上节教材的继续和延伸.在上节讲述我国气候资源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本节教学内容集中讲授天气、气候灾害...

  • 第四节  气候特征2

    第四节气候特征【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2.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3....

  • 经度的划分

    (王树声)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掌握经线的基础上,了解经度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经度的划分方法。二、教学时间约10分钟...

  • 4.5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5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了解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了解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

  • 第二节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以及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及使用,掌握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并学会在...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