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数学教案 > 高中数学教案 > 高一数学教案 >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导学案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导学案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15

教学目标:
(1)会判断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理解直线与椭圆相交所得的弦长公式;
(2)通过求弦长具体实例,发现求弦长的一般规律,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
(3)通过几何关系与代数运算的不断转化,感悟解析几何基本思想,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直线与椭圆的弦长公式探究
教学难点:从特殊到一般规律的发现,“数”和“形”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过程:
教师:直线与圆有哪些位置关系?如何判断?
学生: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
几何方法:相离、相切、相交.
代数方法:方程组无解相离、有唯一解相切、有两组解相交.
教师:由于圆的特殊性,几何方法显得简单,而代数方法具有一般性.自然引出下面问题.类比直线和圆,直线与椭圆有哪些位置关系?
(板书::,e:)
学生:直线与椭圆有三种位置关系:相离、相切、相交.或直线与椭圆的公共点个数可能是零个、一个、两个.
教师:当直线与椭圆没有公共点时,称直线与椭圆相离;当有一个公共点时,称直线与椭圆相切,这条直线叫椭圆的一条切线;当直线与椭圆有两个公共点时,称直线与椭圆相交.(板书:相离、相切、相交)
     板书课题:直线椭圆位置关系
教师:请大家研究下面问题如何解决
判断出直线与椭圆e: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
学生1:画图,直线与y的交点(0,1)在椭圆内部,所以直线与椭圆相交.
学生2:由(板书),得,
 ,直线与椭圆相交.

教师:(学生思考解答时,教师画出椭圆)学生1的方法简捷明了,使得我们对问题有了直观的认识,为什么多数同学没有这样解答呢?从“数形结合”是思考问题的首选。
但我们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此,要进一步深入;如果将直线改为,在化草图的情况下方法1就不适合了,而方法2具有一般性.(板书
 消去y得,.
 时相离、时相切、时相交。
教师:上述问题中,设直线与椭圆交于a,b两点,你如何求线段ab的长|ab|呢?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运算过程中想一想能否优化运算过程,简化运算。
教师提示.
发现下面三种运算,请该生板书
学生1:,;
       a(,),b(,).
|ab|=
 .
学生2:,;
       a(,),b(,).
|ab|=
 =.
学生3:,;
         =
|ab|=
=.
教师:运算是一件既容易又困难的工作,容易是指谁都会算,困难是指算得既简洁又准确。学生2注意到提取公因数,比学生1的算法要简单;学生3(如果没有学生这样做,老师从学生2中引导出来)注意到与之间关系,使得要研究4个未知量的问题转化为两个未知量的问题。同过大家的实践,可以发现对于直线上两点,结论 。这是由于直线上点的横纵坐标是线性变化的。
     大家再仔细观察解题过程,还能发现那些结论?
学生:在|ab|=中,;()
教师:上述结论是偶然还是必然?能否推广到一般情况使得我们连两个未知数都可以不求了?
学生:当直线与椭圆相交时|ab|= 成立。2页,当前第1页12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导学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教学目标 1.掌握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1)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转化的思想;(2)用方程...

  • 等比数列

    教学目标 1.理解的概念,掌握的通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1)正确理解的定义,了解公比的概念,明确一个数...

  •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教学目标 1.掌握等差数列前项和的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1)了解等差数列前项和的定义,了解逆项相加的原理...

  • 等差数列

    教学目标 1.理解的概念,掌握的通项公式,并能运用通项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1)了解公差的概念,明确一个数列是的限定条...

  • 数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的概念,了解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的前几项.(1)...

  • 第一册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教学课题】: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教学目标 】:了解反三角函数的定义,掌握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给定区间上的角【教学重点...

  • 第一册函数的概念

    教材分析: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高中阶段不仅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同时还用集合与对应的...

  • 第一册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总第 课时 课型:复习课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函数解析式的求法。重点:对f的了解,用多...

  • 第一册等差数列

    §3.2.1等差数列目的:1.要求学生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能用来解决有关问题。重点:1.要证明数列{an...

  • 第一册正余弦函数的图象

    河南省说课大奖赛教案 高中新教村《数学》第一册(下)§4.8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

  • 第一册数列

    3.1.1数列 教学目标 1.理解数列概念,了解数列和函数之间的关系 2.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会用通...

  • 第一册函数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函数的近代定义也就是函数的第一课时内容。一、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和...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