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地理教案 > 高中地理教案 > 高一地理教案 > 《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导学案

《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导学案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0

专题六、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考纲点击】1.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地壳物质循环过程。3.造成地表形态的内、外力作用。
【构建知识体系】

考点一地壳物质循环与板块运动
1.地壳物质循环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典例1,、读下面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图示①②③④四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沉积岩②侵入岩③变质岩④岩浆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下列各种岩石和岩浆之间的转换过程中,正确反映地壳物质循环的是         ()
a.①—②—③—④—①                b.③—⑤—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⑤
考点二内力作用与地貌
1.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地质构造分为褶皱和断层两种基本类型,其判断方法及相应关系如下:
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判断方法
形态
岩层一般
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
向下弯曲
岩层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岩层的新
老关系
中心岩层
较老,两翼
岩层较新
中心岩层
较新,两翼
岩层较老
图示


构造地貌
未侵蚀
地貌
常形成山岭
(内力作用)
常形成,谷地
或盆地(内
力作用)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发育成为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形成
侵蚀后
地貌
背斜顶,部受
张力作用,
岩石破碎常
被侵蚀成谷
地(外力作用)
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力作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外力作用)
图示

,典例2,下图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a.搬运作用             b.地壳运动
c.变质作用             d.风化作用
 
2. 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典例3,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7页,当前第1页1234567

《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导学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