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1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教材“奉若神明”,对教材安排的课时、进度、章节、逻辑体系乃至观点不敢作丝毫调整变更,而新课程强调,教材是“教学材料”,而不是“学校教学事实上的唯一依据”,教材仅仅是一种充满了变数和弹性的课程资源,所以,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大胆地处理教材,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境,了解现状
首先,教师模拟联合国人居中心官员发布报告:在本世纪初,全球有近半数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到xx年将上升到三分之二以上,因此联合国人居中心提出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欢迎大家进入城市世纪!
其次教师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水平已从1990年的19%提高到目前的37%,预计到xx年和本世纪中叶,将分别达到45%和65%。而长三角地区城市化发展尤为迅猛,目前已跃身于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城市化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城市的合理发展和布局,将会有力地促进城市化,但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全球十大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我国就占了7个,1998年监测的176条城市河段中,52%的河段污染较重。我们的城市病了,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要通过“望、闻、问、切”来对症下药,以期能让我们的城市更健康更美好地发展。
从一开始就明确学习目的,对学生提出了要求,从而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我们的城市到底得了什么病,应如何去解决,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系统感知,找出问题
由于这一部分内容浅显易懂,且学生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有切身的感受与体验,因此可以处理得简单些,不必浓墨重彩地展开。可采用亲身体验与观看录像相结合的形式来系统感知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其实是带着已有的经验走入课堂的,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创设情境,唤起旧知,再通过材料和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从整体上进行把握,最后通过多媒体呈现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给学生造成视觉与听觉上的冲击,从而使学生能全方位地感知城市化问题的严重性,并油然而生运用智慧去探索解决城市化问题的可行办法。
活动一:请学生根据亲身体验,说说城市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环境问题。
活动二:阅读材料“曾经流行的海派词汇”
20世纪90年代以前,在上海使用频率较高、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词汇有以下几个:①亭子间(楼梯转角处的房间,一般不足十平方米)②倒马桶(马桶即粪桶,当时上海有近百万只,倒马桶意味着没有卫生设备)③生煤炉(当时上海有近百万只煤炉,“生煤炉”,将熄灭的煤炉用柴火把煤球烧热)④轧车子(轧,就是挤公共汽车)⑤荡马路(荡,逛,指青年男女在马路上边走边谈恋爱,外滩的防洪墙因此而成为当时著名的情人墙)。
思考:①20世纪90年代以前上海市的市民用语反映出当时上海城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②你认为导致城市化过程中产生若干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③环境质量下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④除了书本上例举的四种类型外,还有没有其它污染类型?⑤交通拥挤的原因和后果是什么?⑥城市住宅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别是什么?⑦城市人口就业难不难?发展趋势如何?带来什么后果?⑧除上述几个问题外,城市化过程中还会带来哪些问题?(学生可各抒己见,教师适当加以引导评价,总结出还可能会带来贫困、内城衰落、治安、人口老龄化、传统文化风貌破坏等问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一、素质教育目标了解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危害以及监测防御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
教案示例1教案示例1——“农业的发展”【教学重点】对“农业发展”的几个专题,进行资料的收集以及分析处理、并进行小组合...
地理必修1人教新课标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课标解析 1.结合实例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2.举例说明某地理要...
(图为福州西二环路早晨的交通状况)主讲教师:郑友强单位:福州第三中学地理组指导教师:车云(高级)、张丹慧(高级)、...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本部分课标分析:课标的对象是地貌,重...
课标解读: 课标中对本节的要求是“学生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分析这条...
教学目标1.了解大气污染所形成的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原因及危害;2.正确认识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一、教学目标1.了解城市区位的含义2.理解自然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3.学会从地形、气候、河流三方面来分析城市的区位二、教...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水稻种植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主要分布区。2.理解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和生产特点。3.理...
一、【设计思路】本节要求学生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了解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教学中注重让学生进行思考、分...
【教学目的】1.了解海洋是大气主要的热源和水源,了解海岸带的区位优势;2.了解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分布的...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区位的含义,理解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理解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人类对自然因...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