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地理教案 > 高中地理教案 > 高一地理教案 > 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1

从容说课
本节教材是全册书的最后一节,是本书的总结和升华。本节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中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分析认识中国庞大的人口压力、严重的资源短缺、深刻的环境危机要求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中国怎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中国21世纪议程》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
教学时可用参考资料中的例子引入对本节课的学习。然后向学生提供“中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概况”,供学生讨论分析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将图6.13及教材100页的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中国2l世纪议程》是指导中国如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行动方案,通过了解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方案是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学生结合我国国情.对这些战略框架提出自己的思路和见解。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集约型经济,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p100的活动是对本节第一个问题“中国为什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思考。该活动也可放在本节教学的开始,让学生讨论以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也可以组织学生辩论。
在教学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的差别时,可采用列表比较的方法,以清晰地印证循环经济的可持续性。
关于清洁生产需要强调两点:(1)清洁生产是全过程的,从自然资源开采到加工;(2)清洁生产的概念是相对的,是与现行技术和产品相比较而言的。对产业的发展而言,随着经济发展与技术更新,清洁生产本身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清洁生产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在分析案例2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对清洁生产的过程分析、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可启发学生搜集清洁生产的案例讨论、分析,或为某个企业设计清洁生产模式,画出流程图;如果当地有清洁生产企业,也可组织学生参观、访谈。
在分析案例3时,引导学生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个方面考虑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的效益。教师指导学生整理生产流程,对每一生产流程进行评价、质疑,提出建议。
针对目前社会上的奢侈之风,应该特别提醒学生选择什么样的消费模式。只有健康、有益的适度消费,才符合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分析批判美国所奉行的凯恩斯消费主义理论。
公众参与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基本的先决条件之一是公众的广泛参与。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和实际情况尽可能多方面考虑,并及时给予评价,巩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行为。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两大问题:(1)中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中国怎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理解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的差别。懂得清洁生产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过程与方法
1.列表比较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印证循环经济的可持续性。
2.在分析案例2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对清洁生产的过程分析、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可启发学生搜集清洁生产的案例讨论、分析,或为某个企业设计清洁生产模式,画出流程图。
3.在分析案例3时,引导学生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个方面考虑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的效益。教师指导学生整理生产流程,对每一生产流程进行评价、质疑,提出建议。6页,当前第1页123456

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