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地理教案 > 高中地理教案 > 高一地理教案 > 6.2城市的区位因素(一)教学设计

6.2城市的区位因素(一)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1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2.掌握城市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识记一些典型城市的名称和特点;

3.能举例说明沿河分布城市的几种区位类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地图,培养读图、用图能力;

2.通过结合当地实例,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然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因素;

难点:

1.结合实例理解城市的形成原因;

2.结合课文插图来理解城市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资料和个案分析法;探究式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聚落,聚落可以分为几大类?(乡村和城市)。

结合世界地形图和政区图,世界城市的分布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一、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地理因素

1.地形与城市区位:平原 高原 山区

质疑讨论、学生探究

多媒体展示:读中国地形图和政区图,我国地形分布有何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多媒体展示:读《中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图》,我国城市空间分布有何特点,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区?(东多西少,多分布在第一阶梯上)

教师分析: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如中国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

2.气候与城市区位:降水较多、气温适中

多媒体展示:读《世界大城市和城市密集地区分布示意图》《中国气候分布图》《中国政区图》。

学生活动:在《中国政区》填充图上描绘400毫米年降水量线;讨论400毫米年降水量线的地理意义(是我国半湿润、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干旱地区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美国城市分布与地形有何联系。

教师分析:400毫米年降水量线是我国半湿润、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干旱地区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美国的“波士顿-纽约-华盛顿”“芝加哥-匹兹堡”和“圣弗朗西斯科-圣迭戈”三大城市带,分别位于美国的大西洋沿岸平原、中部平原以及西部的沿海平原上。高原和山区也有城市分布,但城市的发展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我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何种气候类型区?(只有包头、兰州、乌鲁木齐、齐齐哈尔几个城市位于该线的西北部,大部分城市分布在该线东南部气温、降水等气候适宜的地区)。

3.河流与城市区位:用水 运输 防卫

读《中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图》《中国政区图》《世界大城市和城市密集地区分布示意图》,中国和世界主要城市分布与河流有何关系?(世界和中国的大多数城市,总有河流流过城市周围,或者穿城而过。所以说,河流对城市的城址选择具有深远的影响)。

教师引导、总结启发,引导学生读图和思考

1.为什么平原大城市特别多,且城市分布又比较密集呢?

2.为什么大河沿岸大城市特别多?

3.为什么气候适宜的地区大城市特别多?

教师引导得出结论: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很大,说明自然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是深刻的。

课堂练习、知识巩固2页,当前第1页12

6.2城市的区位因素(一)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