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商业中心的形成、兴起、职能、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2.了解商业网点的形成、密度、效益和组织形式;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的因素。
能力目标
1.读图分析:能够读图说明商业中心形成和分布的特点。
2.读图分析:能够读图说明商业网点的形成和分布特点。
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深入生活、勤于思考的习惯,并提高学生爱祖国、爱生活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商业中心形成时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2.商业网点形成、密度、效益和组织形式的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1.商业中心的区位选择的方法。
2.商业网点分布的制约因素分析。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提问:
1.信息时代的电信通信指的是什么?
2.电子通信带来的社会变革是什么?
【引入新课】
电子通信带来了社会变革,也给商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商业活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从地理学科的角度来看,我们更加侧重商业活动的分布与联系,而商业中心是怎样形成的,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这是我们这节课重点学习的内容。
一、商业中心
1.商业中心的概念
广义:主要行使商业职能的城市。
狭义:城市中商业比较集中的地区。
2.商业中心的作用:商业中心是物资集聚中心和服务中心。
3.商业中心的形成:人们从事商业活动,都要在一定的地点、一定的场合进行。某个地点进行商业活动的人多了,商品交换的数量、品种多了,就逐渐发展为市场,成为商业中心。
在许多国家,商业中心往往是以寺庙、教堂、行政中心、广场或居民密集点为中心自发形成的,而商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
4.商业中心的分类:根据商店的数目、规模、商品的种类及服务范围等方面,可把商业中心分为商业街和商业小区。
5.商业中心的区位:学生读“西安市主要商业街”和“沈大高速公路边上的服装市场”图,回答:“西安市主要商业街”和“西柳服装市场”的布局符合什么原则?(布局原则:商业街布局在城区中心位置──市场最优;商业小区布局在城区外围──交通最优)
学生回答:“西安市主要商业街”布局在人口密集和市场广阔的城市中心地带,符合市场最优原则;“沈大高速公路边上的服装市场”布局在交通便利、地价便宜的城市外围地区,符合交通最优原则。商业小区多建在居民小区中,如粮店、小型综合商店、副食杂货店。
二、商业网点
1.商业中心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商品的地区差异有关。
2.商业中心的密度: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自然、社会、经济共同影响和制约商业网点的分布。
学生思考:商业网点是不是越密越好?(合理分布)。
3.商业网点的效益:近的效益好,远的效益降低。
4.组织形式:读“山区的商业网点示意图”和“平原地区的商业网点示意图”回答组织形式的差异和原因?(人口稀少地区:流动服务的灵活组织形式,如货郎担和大蓬车。人口稠密地区:交通方便,形式固定,如商业街、商业小区)
提问:电子计算机给组织形式带来什么变化?(电子计算机带来的变化:电视、网上购物、电子商务)
提问:读“山区的商业网点示意图”和“平原地区的商业网点示意图”,分析商业网点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1)地势崎岖的崇山峻岭地区,高寒的高原地区,往往人烟稀少,交通极其闭塞,商品流通网络难以伸展到那里。平原地区一般人口密集、交通方便,商业网点设置可采用相应规模的固定布局。(2)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可为商业提供庞大的市场,商业网点布局的地区范围广、密度大。由于商品(如农产品)存在地区或季节差异,要求组织合理而又便捷的商品流通。(3)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我国经济东部发达,西部较落后,且人口东密西疏,因此我国商业经济活动呈现东强西弱的特征。(4)商业网点的布局,多集中于城市,广大农村的商业网点分布比较稀疏且规模也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一、素质教育目标了解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危害以及监测防御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
教案示例1教案示例1——“农业的发展”【教学重点】对“农业发展”的几个专题,进行资料的收集以及分析处理、并进行小组合...
地理必修1人教新课标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课标解析 1.结合实例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2.举例说明某地理要...
(图为福州西二环路早晨的交通状况)主讲教师:郑友强单位:福州第三中学地理组指导教师:车云(高级)、张丹慧(高级)、...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本部分课标分析:课标的对象是地貌,重...
课标解读: 课标中对本节的要求是“学生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分析这条...
教学目标1.了解大气污染所形成的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原因及危害;2.正确认识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一、教学目标1.了解城市区位的含义2.理解自然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3.学会从地形、气候、河流三方面来分析城市的区位二、教...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水稻种植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主要分布区。2.理解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和生产特点。3.理...
一、【设计思路】本节要求学生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了解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教学中注重让学生进行思考、分...
【教学目的】1.了解海洋是大气主要的热源和水源,了解海岸带的区位优势;2.了解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分布的...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区位的含义,理解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理解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人类对自然因...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