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0
学习目标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一、气团和锋
1.气团
(1)概念:温度、湿度、①______等物理属性比较均匀、相似的大团空气。
(2)分类
2.锋
(1)概念:冷暖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它们之间的⑥________称为锋。
(2)分类
锋面
类型
概念
天气
过境时
过境后
冷锋
⑦____气团推动⑧____气团移动形成的锋
可能会出现⑨______、⑩______、雷、雨等天气
天气会变?______、气温会下降
暖锋
?____气团推动?____气团移动形成的锋
可能会连续几天下雨或有雾
天气变得?__________
准静
止锋
?__________的锋或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呈准静止状态的锋
常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
二、气旋和反气旋
类型
气旋
反气旋
定义
?________周围形成的一个空气漩涡
?________周围形成的空气漩涡
运动特征
水平方向
北半球气旋气流按逆时针
方向旋转,南半球气旋气流按
顺时针方向旋转
北半球反气旋的气流按?________方向旋转,南半球反气旋的气流按?________方向旋转
垂直方向
气旋中心空气?__________
反气旋中心的气流以__________
天气
过境时,______增多,常出现阴雨天气
过境时,通常会带来______、干燥的天气
基础达标练
考查点1气团和锋
1.下列四幅冷、暖锋示意图中,a、b、c、d四地大致位于同一纬度,此时气温最低、气压最高的地点是(不考虑地形和海陆因素)()
1月17日,北京迎来了xx年的第一场降雪,伴着寒风,小雪很快洒满了京城的大街小巷。完成2~3题。
2.形成本次降雪的天气系统是下列选项中的()
3.下列选项中正确表示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温变化的是()
考查点2气旋和反气旋
下图是某兴趣小组绘制的反映气旋和反气旋的“水平与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正确表示气旋与反气旋的是()
a.③① b.②④ c.③② d.①②
5.容易形成阴雨天气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方法技巧练
方法锋面气旋的判断步骤
下图中p1、p2、p3表示三条数值不同的等压线,箭头表示a处的风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________半球(南或北)________(高空或近地面)的天气系统,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地中,受冷气团控制的是________,受暖气团控制的是________。
(3)甲、丙两地的风向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发生降水的是________。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一、素质教育目标了解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危害以及监测防御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
教案示例1教案示例1——“农业的发展”【教学重点】对“农业发展”的几个专题,进行资料的收集以及分析处理、并进行小组合...
地理必修1人教新课标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课标解析 1.结合实例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2.举例说明某地理要...
(图为福州西二环路早晨的交通状况)主讲教师:郑友强单位:福州第三中学地理组指导教师:车云(高级)、张丹慧(高级)、...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本部分课标分析:课标的对象是地貌,重...
课标解读: 课标中对本节的要求是“学生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分析这条...
教学目标1.了解大气污染所形成的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原因及危害;2.正确认识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一、教学目标1.了解城市区位的含义2.理解自然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3.学会从地形、气候、河流三方面来分析城市的区位二、教...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水稻种植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主要分布区。2.理解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和生产特点。3.理...
一、【设计思路】本节要求学生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了解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教学中注重让学生进行思考、分...
【教学目的】1.了解海洋是大气主要的热源和水源,了解海岸带的区位优势;2.了解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分布的...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区位的含义,理解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理解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人类对自然因...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