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地理教案 > 高中地理教案 > 高二地理教案 > 10.2 海南岛的开发和保护  教案

10.2 海南岛的开发和保护  教案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0

10.2海南岛的开发和保护 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海南岛三个环带的不同特点;理解三个环带的产业合理布局,根据本岛的资源优势所发展的特色经济。
2、认识海南岛的特色经济,分析其发展的利弊条件。
3、了解海南岛的海洋环境保护措施。
教学重点:
产业合理布局与发展特色经济教学难点
海南岛三个环带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对产业合理布局的影响,海南岛如何发展特色经济。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合理布局产业
1.自然环境分布特点:环带状
地形:主要有山地丘陵、台地丘陵和海岸平原,山地丘陵主要分布在中部偏南,海岸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山地丘陵和平原之间主要是台地丘陵,地势中高周低。
气候:同属热带季风气候,岛内差异明显。
2.产业布局原则:因地制宜,有所侧重,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3.合理布局产业
(1)重点发展海岸带
海岸带处于海陆交界处,对于岛内是内陆资源开发的前沿,对于岛外是开发海洋资源的前进基地;运输条件较好,使其成为对外联系最方便的地区,便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输出,因此,这里是海南岛重点开发的地区
发展方向:建港口,发展加工业,带动城市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外向型经济
(2)丘陵和台地环带:重点热带农业
原因:地形平坦,气候湿热,土壤较好。
地势较平坦的台地,可发展蔗糖、粮食等,靠近城镇的可发展城郊农业,而一些地势稍高的丘陵,可以重点发展牧业等。
发展方向:蔗糖、粮食、天然橡胶、牧业和城郊型农业,为全国提供鲜活的农产品。
(3)山地丘陵带
山地丘陵带是全岛最高的地区,降水丰富,也是全岛开发最困难的地方,生物资源丰富,是热带原始林主要分布区,是全岛河流的源地。也是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因此,这里的开发应特别注意保护环境,主要是恢复和保护热带森林植被。
利用热带山区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发展旅游业,发展具有山区特色的工业。发展特色旅游业,发展山区特色工业。
二、发展特色经济
海南产业发展的方针
中共海南省委关于海南产业发展的方针。以农业为基础,加强第一产业;以工业发展为主导,加速发展第二产业,以旅游为龙头,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现代工业,以增加全省整体经济实力;发展热带高效农业,以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旅游业和其他第三产业,以推动经济、社会的繁荣进步。努力把海南建设成为中国的新兴工业省,中国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和中国度假休闲旅游胜地。
1.发展支柱工业:油气化工、汽车制造、饮料食品、化纤纺织、医药、纸浆等
油气资源:油气化工、化纤纺织
农、林、果资源:饮料食品、纸浆、天然饮料、保健食品
海洋资源、热带生物资源:医药
铁矿丰富、区位优势:汽车制造
热带花卉:化妆品,清洁造纸、绿色化工
西部地区港口交通方便,利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地势平坦,处于河流下游,资源丰富,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好。
2.发展商品农牧渔业:热带水果,冬季瓜菜,热带花卉,热带经济作物,育种,远洋捕捞和近海深水养殖。
原因:光热充足,四季皆夏,土地资源类型多样,生物种类丰富而独特。
海南与大陆省份的季节差和品种差。
3.发展特色旅游业
(1)原因:热带海滨和岛屿以及少数民族风情特色,海洋生态游、热带雨林等独具特色。2页,当前第1页12

10.2 海南岛的开发和保护  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第一节   人口再生产教案

    第一节 人口再生产【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人口再生产、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了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2....

  •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第二节 教材结构: 一、发展背景(条件)——初期阶段 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成长阶段 三、可持续发展策略——-转型与...

  • 教学片断:气压和风

    (武昌文华中学孙景沂)一、什么是气压1.举例“想一想”,有两个球胆,一个打足了气,一个没有充气,两个的重量是否相同?...

  •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导学设计

    通过实例,说明区域发展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² 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区域发展的...

  •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2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

  • 2. 3 旅游资源的评价(相关素材)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2.3旅游资源的评价(相关素材)旅游资源评价是对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的组合特点及由此而产生的质...

  • “工业地域的形成”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流程:一、教学设计思想1.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非执笔内容引入地理课堂教学非执笔活动能充分...

  • 初二.第四章.第五节《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课例分析

    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上节教材的继续和延伸.在上节讲述我国气候资源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本节教学内容集中讲授天气、气候灾害...

  • 第四节  气候特征2

    第四节气候特征【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2.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3....

  • 经度的划分

    (王树声)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掌握经线的基础上,了解经度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经度的划分方法。二、教学时间约10分钟...

  • 4.5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5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了解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了解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

  • 第二节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以及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及使用,掌握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并学会在...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