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8
【考点一】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准备:人民政协召开(新政协) 1949年9月 北平 (中心议题:成立新中国问题)
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社会性质:人民民主主义国家
②大会还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主席、副主席)
③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2.经过 ①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任外交部长;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②开国大典
【考点二】了解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内容:规定了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规定了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及义务。
②特点: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③意义: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我国人民革命和斗争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极大地调动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考点三】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初步建立(1949年):1949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正式确立:1954年一届人大的召开。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初步建立(1949年):1949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职能改变:1954年一届人大的召开。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结束。
性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主要职能: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新发展(1956年)
①目的:为了更好地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团结各民主党派共同建设社会主义。
②内容: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③1982年“长期,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的提出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原则: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建立:①1949年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②1954年被载入宪法。
意义:它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调动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考点四】了解1982年我国宪法修订的情况
1、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各项法律的制订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
【考点五】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提出的背景:1979年全国人大的呼吁《告台湾同胞书》和邓小平讲话标志着祖国大陆对中国台湾政策的重大发展。
2.构想的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构想的内容 ①“一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本专题主要叙述罗斯福新政及其影响和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分四课时授...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考点一、二】了解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1)...
一、教材分析重点:通过认识殖民主义的罪恶,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 难点:树立尊重人权和人类共同进步的价值观 本课是第九...
★新课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法来导入:师:中世纪西欧天主教的地位如何?生:凌驾于王权之上。师:早期宗教改革发生...
【目标导航】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其变化的因素;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
第1课 的历史背景【课标要求】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一、背景(一)社会矛盾日益激化1、阶级矛盾尖锐原因:(1)...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近代部分六、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考纲要求】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的主...
课标要求: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电影的诞生;世界最重要...
重点: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难点:毛泽东思想是不断发展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课前自主与学习一、革命道路...
课标要求: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
第一章第二节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①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客观条件: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商业...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重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出现背景及影响。难点:通过分析作品特点体味时代背景导课...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