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历史教案 > 高中历史教案 > 高二历史教案 >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8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学案
近代部分六、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考纲要求】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的主要作品;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2、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主要观点;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启蒙运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知识整合】
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的主要作品
(1)但丁的长诗《神曲》,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2)薄伽丘的《十日谈》,歌颂人性,抨击教会,批判封建观念,提倡人类平等,
被称之为“人曲”;
(3)彼特拉克的主要作品《歌集》,最早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彼特拉克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2、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
(1)主张信仰得救:认为只要信仰上帝,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
(2)人人有权读和理解《圣经》,人人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与上帝直接对话;
(3)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4)主张教会应从属于国家,国家高于教会。
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
二、启蒙运动
1、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主要观点
(1)孟德斯鸠    著作:《论法的精神》       
主张: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天赋人权,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一个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立法权应属于人民代表,行政权集中于那些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临时机构,司法权则独立于行政权之外。三者互相独立,而又相互监督。
意义: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人民主权的原则,是古代希腊罗马政治理论的发展,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2)伏尔泰   著作:《哲学通信》
主张:提倡天赋人权,认为自然赋予人类以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反对君主专制又赞成开明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3)卢梭     著作:《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主张:人生而自由;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理性的作用是有限的,崇尚情感;知识的进步有害于人类的幸福。
地位:浪漫主义之父,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
意义: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否定了封建王权,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并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
(4)康德    著作:《纯粹理性批判》
主张:人生而自由、平等,提出思想自由;国家学说:国家应代表公民的公意,应当遵循公民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原则;不赞同公民用革命的手段推翻现存统治者;公民划分思想:把公民划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永久和平的政治思想:人类最终会走向永久的世界和平。
2、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由提倡人性到崇尚理性;集中批判专制主义;注重人权和如何保障人权,提出了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主权在民等学说;把人文主义思想上升到政治制度的层面,主张建立法治社会。8页,当前第1页12345678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