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历史教案 > 高中历史教案 > 高二历史教案 > 高二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通用2篇)

高二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通用2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8

高二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篇1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一.知识与要点: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及各诸侯国的对策;

2.管仲改革以及同时期其他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3.魏文侯变法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理解社会的转型及各国政策;

2.结合当时政治经济状况分析理解改革的侧重点;

3.通过问题探究等理解掌握变法的内容与影响 间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引起社会关系的变革;

2.体会一定时期的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3.改革变法是时代的潮流,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四.学习过程:

导入:春秋战国(前770-前221)是大国争霸的时期,先后形成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同时,这一时期又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争霸各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先后进行了变法改革。其中著名的有管仲改革和魏文侯变法。它们变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变法又给它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新变化?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变化

1、政治:

1)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

2)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

2、经济:

1)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

2)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

3、军事:日益激烈的争霸战争需要富国强兵。

称霸天下的欲望是改革变法的直接动力。

4、思想:法家学说成为改革变法的思想理论武器。

二、春秋时期的改革——管仲改革

1、背景:(鲁国“初税亩”)

私田大增使得占有者十分富裕,而靠公田赋税的诸侯收入却日益减少。

2、内容:“相地而衰征”(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土地好坏、产量征收实物税)

3、影响:

对齐国:增加了财政收入,使齐国在争霸中率先成为中原霸主。

对其他诸侯国:起了榜样作用

特点: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维护奴隶制统治。

三、战国时期的改革——魏文侯变法

1、内容

2、影响:

1)对魏国:有效打击了旧制度,增强了国力,使魏国迅速崛起;

2)对其他诸侯国:开启了战国大变法运动的序幕;

3)对历史进程:促进了社会的转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特点:改革由经济基础逐渐转移到上层建筑,维护地主阶级统治。(在春秋改革的基础上进行,又更加彻底。根本任务变为政治上废除世卿世禄制。)

探究:这些改革家们分别是哪些思想派别的代表?体现了他们的什么思想主张?

管仲、李悝——法家的代表。体现了他们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他们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

吴起——法家、兵家的代表。体现了他们强调国家和军队内部协调统一;军队必须严格执行命令;重视军队的素质和作战技能。

高二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篇2

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预习学案

一、课标要求: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认识改革变法是时代的潮流,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二、重点难点

1.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2.春秋时期各国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三、预习提纲

时间:_____前期

管仲改革  措施:赋税制度

影响:齐国强大,加速_______瓦解

春                                        选贤任能,赏罚分明         

秋                                 政治

战                                        强调______

国                     李悝变法

变       魏文候变法               经济:“尽地力”—破坏了井田制

法                     吴起变法:军事——武卒

影响:魏国强大,强化了________阶层的地位

四、线索勾勒

1、 基本线索

管仲改革 —改革赋税制度:“相地而衰征”

宗法分封制瓦解                                                   政治

社会转型                             李悝变法   经济

井田制瓦解               春秋战国变法 魏文候变法               军事

富国强兵                             吴起变法

影响:顺应时代潮

2、 延伸探究

思考百家争呜与各国变法之间的关系  

五、重、难点

1、横向比较

背景 内容 影响

管仲改革   

魏文候变法   

2.阶级分析法认识春秋战国变法的性质和作用

3.概述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六、达标训练

选择题:

1、管仲改革产生的社会效果不包括(   )         

a、经济实力增强b、军事力量加强c、社会性质变化d、实现称霸目标

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君主纷纷变法的直接动力是(  )

a、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b、称雄天下的欲望

c、阶级斗争非常尖锐     d、东周王室日渐衰微

3、魏文候变法的根本动力是(  )

a、周王室的衰微           b、诸候称霸天下的愿望

c、生产力的声速发展        d、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

4、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制度的变革时期,春秋与战国的不同之处主要是(  )

a、 改革的内容不同b、改革的方式不同c、改革的发动者不同d、改革的结果不同

5、战国时期,代表落后与先进的两个阶级分别是(  )

a、 奴隶主阶级与农民阶级          b、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

c、奴隶主阶级与地主阶级           d、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

6、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较快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

a、 各国衽重农抑商政策       b、封建制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c、各国重视兴修水利工程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7、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取代奴隶制度的因素有(   )

①奴隶的反抗斗争②井田制的瓦解③生产力的发展④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制定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典——《法经》的是(  )

a、管仲 b、商鞅 c、李悝 d、吴起

非选择题:

9、春秋战国时期,各诸候国实施变法改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春秋战国时期除商鞅变法外,还有哪些国家进行的变法改革影响比较大?

达标训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c 4、d 5、c 6、b 7、c 8、c 

二.非选择题:

9、①春秋战国时期限,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进一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兴地主和自耕农出现。新兴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而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因此,变法改革的基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春秋时期著名的有齐国的管仲改革和鲁国的改革。齐国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鲁国实行了“初税亩”,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权。战国时期,李悝、吴起在魏国主持变法,实行“尽地力之教”、制定《法经》。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

高二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通用2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