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3:07
第二单元个人、集体与社会单元教学要点
〖本单元地位〗
1. 在教材中的地位
2. 学生对初中生活的适应不仅包括适应学习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包括与周围同学的交往和积极融入社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别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班级对自己有什么影响?怎样维护班集体的荣誉?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些问题困扰着很多同学,使他们无法与同学和社会上的其他人和睦相处,甚至会对自己的存在的价值和前途感到迷茫。教材为了帮助学生良好地适应班级和社会生活,设计了“正确认识自己”、“共同建设集体”、“积极融入社会”三课。通过学生们的讨论、分析,让他们体验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正确认识自己、努力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2.在学生发展中的地位
初中是个体身体发展的一个加速期,他们身体各方面都在迅速发育并逐渐达到成熟。但是,相对于生理发育速度来说,心理发育速度相对平稳,所以会造成身心发展的种种矛盾。很多学生会因为这些生理上的发展而感到害怕或羞愧。初中生自我意识高涨,他们常常将很多心智用于内省。但是,他们还不能确切地评价和认识自己的智力潜能和性格特征,很难对自己作出一个全面而恰当的结论,总是根据一时的成功或失败感到骄傲或沮丧。
自我意识高涨和独立意识的产生导致初中生出现逆反心理,这使他们在与老师、家长的交往和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而朋友关系在初中生的生活中显得日益重要,他们对朋友的意义也有了新的认识。初中阶段也是个体社会化过程的重要阶段。
因此,在初中阶段,帮助个体正确评价自己,与朋友和谐相处,树立团体意识,良好地适应社会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在本单元着重培养学生正确审视自我、认识自我;热爱班集体、积极建设班集体、维护集体荣誉,与人交往、关注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等品质。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从身边的实际出发,体验班级和社会在自己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为班级和社会作出贡献。
〖本单元的设计思路〗
本单元共分三课(第3课:正确认识自己,第4课:共同建设集体,第5课:积极融入社会)。第3课,正确认识自己,重点通过探讨学生自身的角色、优缺点和成长变化,让学生知道如何正确审视、评价并接纳自己,并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第4课,共同建设集体,重点让学生理解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在自己成长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让学生热爱班集体,并知道如何建设良好的班集体。第5课,积极融入社会,重点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与社会息息相关,并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知道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图示:
角色与责任社会角色的变化和学生的责任
第3课:正确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集体与我良好的班集体对我们产生的积极影响
第4课:共同建设集体
我爱我班如何建设良好的班集体
我与社会人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第5课:积极融入社会
做一个社会的人关注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课标依据〗
1.“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评价、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1.1.6)。
2.“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的品德”部分:不以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2.2.5)
3.“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部分: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3.1.4)
4.“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部分: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3.1.5)
5.“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承担社会责任”部分: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3.2.4)
6.“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承担社会责任”部分: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3.2.5)
〖教学评价建议〗
1.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热爱班集体、积极投身社会,重点在于评价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懂得班集体在自己发展中的重要性,知道怎样维护班级荣誉,明白怎样适应社会,怎样发挥自己的价值。
2.建议采用谈话法和观察法的评价方式。与学生谈话,了解他们对自身的认识和评价状况;并观察学生在班级和社会生活中的表现,也可以把观察的结果做成成长记录,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成长。
3.本单元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如观察法、描述性评价法、项目评价法、谈话法、互评法、个人成长记录法等,也可结合使用,目的在于客观地反映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做出的相应行为,并针对具体思想、行为进行教育。
〖本单元地位〗1.在教材中的地位学生对初中生活的适应不仅包括适应学习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包括与周围同学的交往和积极融入社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别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班级对自己有什么影响?怎样维护班集体的荣誉?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些问题困扰着很多同学,使他们无法与同学和社会上的其他人和睦相处,甚至会对自己的存在的价值和前途感到迷茫。教材为了帮助学生良好地适应班级和社会生活,设计了“正确认识自己”、“共同建设集体”、“积极融入社会”三课。通过学生们的讨论、分析,让他们体验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正确认识自己、努力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并为社会做出贡献。2.在学生发展中的地位初中是个体身体发展的一个加速期,他们身体各方面都在迅速发育并逐渐达到成熟。但是,相对于生理发育速度来说,心理发育速度相对平稳,所以会造成身心发展的种种矛盾。很多学生会因为这些生理上的发展而感到害怕或羞愧。初中生自我意识高涨,他们常常将很多心智用于内省。但是,他们还不能确切地评价和认识自己的智力潜能和性格特征,很难对自己作出一个全面而恰当的结论,总是根据一时的成功或失败感到骄傲或沮丧。自我意识高涨和独立意识的产生导致初中生出现逆反心理,这使他们在与老师、家长的交往和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而朋友关系在初中生的生活中显得日益重要,他们对朋友的意义也有了新的认识。初中阶段也是个体社会化过程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初中阶段,帮助个体正确评价自己,与朋友和谐相处,树立团体意识,良好地适应社会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在本单元着重培养学生正确审视自我、认识自我;热爱班集体、积极建设班集体、维护集体荣誉,与人交往、关注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等品质。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从身边的实际出发,体验班级和社会在自己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为班级和社会作出贡献。〖本单元的设计思路〗本单元共分三课(第3课:正确认识自己,第4课:共同建设集体,第5课:积极融入社会)。第3课,正确认识自己,重点通过探讨学生自身的角色、优缺点和成长变化,让学生知道如何正确审视、评价并接纳自己,并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第4课,共同建设集体,重点让学生理解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在自己成长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让学生热爱班集体,并知道如何建设良好的班集体。第5课,积极融入社会,重点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与社会息息相关,并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知道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图示: 角色与责任社会角色的变化和学生的责任第3课:正确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如何正确认识自己集体与我良好的班集体对我们产生的积极影响第4课:共同建设集体我爱我班如何建设良好的班集体 我与社会人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第5课:积极融入社会 做一个社会的人关注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课标依据〗1.“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评价、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1.1.6)。2.“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的品德”部分:不以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2.2.5)3.“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部分: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3.1.4)4.“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部分: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3.1.5)5.“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承担社会责任”部分: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3.2.4)6.“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承担社会责任”部分: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3.2.5)〖教学评价建议〗1.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热爱班集体、积极投身社会,重点在于评价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懂得班集体在自己发展中的重要性,知道怎样维护班级荣誉,明白怎样适应社会,怎样发挥自己的价值。2.建议采用谈话法和观察法的评价方式。与学生谈话,了解他们对自身的认识和评价状况;并观察学生在班级和社会生活中的表现,也可以把观察的结果做成成长记录,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成长。3.本单元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如观察法、描述性评价法、项目评价法、谈话法、互评法、个人成长记录法等,也可结合使用,目的在于客观地反映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做出的相应行为,并针对具体思想、行为进行教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什么是经济效益篇1一.教学目的要求1. 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经济效益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概念,了解微观经济效益和宏...
新课标教材《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教案篇1第一单元p4把图中的东西变成了:棉布、盐、茶叶、米、马匹【解读】修改后与“某山...
第九课第二框世界度极化:不可逆转篇1教学札记:第九课 第二框世界度极化:不可逆转★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通过教学...
债券和商业保险教学设计示例篇1债券和商业保险教学设ť...
银行的业务和作用教学设计示例篇1人教版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银行的三大业务,理解和掌握支票、...
课题: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篇1教学设计潮阳一中政治组张旺[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识记:人区别于物的特点是...
实践的特征教案篇1第八课自觉投身社会实践第一节实践及其作用第一课时实践的特征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理解:实践概念,实...
经济常识篇1前言转载前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懂得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经济活动...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篇1教案教学课题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所用教材教材名称:思想政治 第1册,第一章三节2...
股票、债券和保险篇1[教案]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股票,债券和商业保险的基本含义、投资特点,以及债券和商...
第一册价值规律的作用篇1重点:价值规律的作用;难点:如何理解“提高劳动生产率”中的劳动生产率素质要求:1、知识方面:...
三大产业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要让学生了解的划分,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含义;初步理解...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