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地理教案 > 高中地理教案 > 高二地理教案 > 1.1 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其特点(同步测试)

1.1 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其特点(同步测试)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1

第一章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1.1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其特点(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1~6、9~13题为单项选题,7~8题为双项选择题)
1.下列旅游活动属近代旅游的是()
a.苏轼游“石钟山”
b.泰坦尼克号游船上的旅客到美洲旅游
c.马可.波罗东方之行
d.某旅行社组团赴新、马、泰“十日游”
2.就连人迹罕至的南极洲也留下了旅游者的足迹,形成这种旅游现象的特点是( )
 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c.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化   d.旅游目的的娱乐性
3.旅游空间扩大化主要是由于()
a.旅游资源的价值不断提高      b.人类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c.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       d.新景点不断被开发
4.现代人们既有乘飞机、汽车、火车、轮船旅游,也有自己驾车、徒步旅游;既有随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旅游,也有单人或全家一起外出旅游,这反映出()
a.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b.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c.旅游方式的多样性  d.旅游内容的多样性
“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漓江的水呀常在我心里流,去那美丽的地方是我一生的析望,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刘三姐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亲临其境是老爷爷一生的心愿,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据此回答7~8题。
5.一般来说,旅游者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
 ①旅游动机 ②旅游伙伴 ③闲暇时间  ④经济条件 ⑤娱乐消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6.去桂林旅游的基本条件是(   )
 a.交通     b.食宿        c.游览     d.娱乐
7.20xx年9月18日,40岁的伊朗裔美国女企业家阿努谢赫•安萨里如愿以偿踏上了太空之旅,成为世界首位太空女游客。该资料说明现代旅游的特点是()
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b.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c.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   d.旅游空间扩大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自助旅游是一种时尚的旅游方式,旅游者完全自主选择和安排旅游活动。据统计,我国自助旅游者的队伍不断壮大。自助旅游在我国兴起的原因及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旅游业中介服务机构不足 
b.以“张扬个性、亲近自然、放松身心”为目标 
c.交通及其他配套服务设施的发展为自助旅游者提供了方便 
d.受经济条件制约,是低收入者选择的旅游方式
随着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提高,旅游业为国民经济的一个快速增长点,也是近年兴起的“假日经济”的一个亮点。据此回答9~11题。2页,当前第1页12

1.1 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其特点(同步测试).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第一节   人口再生产教案

    第一节 人口再生产【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人口再生产、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了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2....

  •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第二节 教材结构: 一、发展背景(条件)——初期阶段 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成长阶段 三、可持续发展策略——-转型与...

  • 教学片断:气压和风

    (武昌文华中学孙景沂)一、什么是气压1.举例“想一想”,有两个球胆,一个打足了气,一个没有充气,两个的重量是否相同?...

  •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导学设计

    通过实例,说明区域发展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² 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区域发展的...

  •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2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

  • 2. 3 旅游资源的评价(相关素材)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2.3旅游资源的评价(相关素材)旅游资源评价是对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的组合特点及由此而产生的质...

  • “工业地域的形成”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流程:一、教学设计思想1.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非执笔内容引入地理课堂教学非执笔活动能充分...

  • 初二.第四章.第五节《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课例分析

    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上节教材的继续和延伸.在上节讲述我国气候资源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本节教学内容集中讲授天气、气候灾害...

  • 第四节  气候特征2

    第四节气候特征【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2.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3....

  • 经度的划分

    (王树声)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掌握经线的基础上,了解经度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经度的划分方法。二、教学时间约10分钟...

  • 4.5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5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了解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了解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

  • 第二节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以及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及使用,掌握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并学会在...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