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地理教案 > 高中地理教案 > 高二地理教案 > 欧洲西部主要的国家

欧洲西部主要的国家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1

第十八课时  欧洲西部---主要的国家
一、荷兰
1.位置:西临北海,东邻德国,南邻比利时.
2.农业发达:
(1)乳畜业发达:饲养奶牛.
(2)出口畜产品:奶制品,鸡蛋,土豆,猪肉,蔬菜.继美,法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
(3)鲜花王国:
地位:花卉占世界总出口的60%(世一).
条件:自然: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温带海洋气候.
社会:市场广阔,技术先进,规模大,交通便利.
3.风车之国:
4.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
5.填海造陆:
二、英国:
1.位置:
海陆位置:位于欧洲西部,东临北海,西临大西洋,东南隔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
经纬度位置:北纬50°——60°,西经8°——东经2°;0°经线经过英国.
2.领土:英国是大西洋上的岛国.领土由大不列颠岛与爱尔兰岛东北部组成,还包括周围5500个小岛.
英国分区:英国共分成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四个部分,其中英格兰是英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人口占全国80%.
3.地形:
(1)海岸线曲折,多海湾,半岛,岬角——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进出口贸易发达.
英吉利海峡:位于大不列颠岛与欧洲大陆之间.
海底隧道:位于英吉利海峡最狭窄处——多佛尔海峡.
作用:①.使英国与欧洲大陆的交通更为方便;
②.促进了英国与欧陆各国的贸易往来(交流);
③.促进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2)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3)地形区:大不列颠岛——北部和西部为山地(奔宁山脉)和高原;英格兰东南部为丘陵(切维厄特丘陵)和平原(伦敦平原);北爱尔兰——以高原和丘陵为主.
4.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特点:终年湿润多雨,降水较多,分配均匀,日照较少,多雾.
差异:降水西部多于东部——原因:西部为迎风坡,降水较多,东部为背风坡,降水较少,光照较充足.
对农业影响:西部地区:因阴雨天多,日照较少,气温较低,不能满足谷物生长,而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乳畜业比较发达.
东部地区:因降水较少,光照较充足,可以满足小麦的生长.
5.河流:泰晤士河.
6.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了曼彻斯特的纺织和伯明翰的钢铁工业(煤炭产地)。二战后,出现的汽车、飞机、电子工业分布在伦敦周围以及英格兰中部、苏格兰南部、石油加工业在北海沿岸地区,原油自给有余
7.农业
西部——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乳畜业发达:降雨较多,日照较少,多汁牧草生长好。
东南部——种植业集中地区(小麦、大麦):降水较少一些,日照较多,气温较高,生长季节较长。
8.首都伦敦
伦敦跨泰晤士河两岸,最大城市和港口。曾是著名的雾都,现在工厂大多将燃煤改为使用石油、煤气或电能,雾已少见。
三、法国
   1.自然地理环境
欧洲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西部北部为丘陵平原、东部南部山地高原(阿尔卑斯山、中央高原、洛林高原),北部有著名的巴黎盆地,塞纳河流经巴黎盆地,注入英吉利海峡,水量丰富航运便利
   2.工业、农业都发达的经济
巴黎盆地是法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农业区。
农业有利条件:平原丘陵为主的地形、温和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
世界上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园艺业发达,盛产葡萄。
矿产:里尔煤矿区——北部;洛林铁矿区——东北部
   煤、石油不足,大力发展水电和核电,核电比重达70%2页,当前第1页12

欧洲西部主要的国家.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第一节   人口再生产教案

    第一节 人口再生产【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人口再生产、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了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2....

  •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第二节 教材结构: 一、发展背景(条件)——初期阶段 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成长阶段 三、可持续发展策略——-转型与...

  • 教学片断:气压和风

    (武昌文华中学孙景沂)一、什么是气压1.举例“想一想”,有两个球胆,一个打足了气,一个没有充气,两个的重量是否相同?...

  •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导学设计

    通过实例,说明区域发展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² 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区域发展的...

  •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2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

  • 2. 3 旅游资源的评价(相关素材)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2.3旅游资源的评价(相关素材)旅游资源评价是对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的组合特点及由此而产生的质...

  • “工业地域的形成”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流程:一、教学设计思想1.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非执笔内容引入地理课堂教学非执笔活动能充分...

  • 初二.第四章.第五节《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课例分析

    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上节教材的继续和延伸.在上节讲述我国气候资源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本节教学内容集中讲授天气、气候灾害...

  • 第四节  气候特征2

    第四节气候特征【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2.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3....

  • 经度的划分

    (王树声)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掌握经线的基础上,了解经度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经度的划分方法。二、教学时间约10分钟...

  • 4.5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5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了解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了解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

  • 第二节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以及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及使用,掌握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并学会在...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