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46
镁的提取及应用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了解镁的提取及物理性质,掌握镁的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二)过程方法:通过交流与讨论,理解海水提镁的原理与过程,了解化学实验与化工生产的区别。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镁的提取,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严格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镁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的实验,提高化学学习兴趣。二、教学难、重点:重点:提取镁的化学原理,镁的化学性质难点:提取镁的化学原理三、教学工具仪器:试管 坩埚钳 酒精灯 火柴 砂纸药品:镁条 盐酸 水 酚酞 一集气瓶co2四、教学方法:设疑讨论、实验探究、归纳总结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六、教学过程:
[引入]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镁离子,镁及其合金的用途十分广泛,我们这节课就来探索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镁。
[板书]一、镁的提取
[思考]海水中含有大量的nacl、mgcl2、cacl2、kcl等氯化物,但每千克海水中氯化镁只含约5.11g,如果直接从氯化镁中提取到镁有无实际意义,如何解决面临的困难?
[讨论]数据分析海水中的mg2+的浓度很小,必须让海水中镁离子的富集。可以加入一种试剂使mg2+沉淀,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追问]是不是直接往海水中加沉淀剂?
[讲述]不是,因为海水中的mg2+的浓度很小,直接加沉淀剂不利于mg2+的沉淀,而且会增大沉淀剂的用量,我们可以先将海水浓缩,再加沉淀剂。
[追问]从综合角度考虑选用哪种试剂作沉淀剂好?为什么?
[讲述]因为海边有丰富的贝壳,可用来制得ca(oh)2,从原料来源以及经济等综合角度考虑选用ca(oh)2试剂作沉淀剂好。
[思考]如何由贝壳制得氢氧化钙?写出化学方程式。
[讲述]贝壳(caco3)→cao→ca(oh)2
[投影]教材p55图2-15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
[提问]由mgcl2到mg究竟用还原法还是电解法好?
[启发]回顾工业如何获得金属钠。
[讲述]由于镁本身比较活泼,用还原法比较困难,工业上常使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得到镁。[练习]请一位同学演板从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书写。与学生一起看同学写的正确与否,当堂评判。
(1)mgcl2+ca(oh)2==mg(oh)2↓+cacl2
(2)mg(oh)2+2hcl==mgcl2+2h20
δ
(3)mgcl2·6h2o==mgcl2+6h2o
电解
(4)mgcl2 ===mg+cl2↑
↑
[过渡]镁是我们熟悉的金属,在高科技领域以及工业生产中有重要的作用,那么镁具有哪些性质呢?
[展示]观察触摸一根擦亮的镁条并结合生活实际,总结镁的物理性质。
[板书]二、镁的物理性质
镁是银白色固体、密度较小、质地柔软,是电和热的良导体,镁合金的硬度和强度较大。
要求学生书写mg的原子结构,并预测mg的化学性质。
[讲述]mg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两个电子,很容易失去,结构决定性质,我们可以预测mg是一种活泼的金属。
[板书]三、镁的化学性质
[探究]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1、取一小段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投入盛有一定量稀盐酸的试管中。
镁条逐渐溶解,有大量气体产生
mg+2hcl==mgcl2+h2↑
2、取一小段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
有气体产生,滴有酚酞的水溶液变红(但比钠与水反应缓和得多)
mg+2h2o==mg(oh)2+h2↑
3、一根除去氧化膜的镁条,点燃后插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
燃着的镁条在co2中继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点燃
2mg+co2 ==2mgo+c
[讲述]镁条不仅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在氮气中也能燃烧。
点燃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mg+n2=mg3n2[小结]镁容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mg2+,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可以和某些非金属单质、氧化物、酸等反应。[练习]分析镁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
a、c b、mgo c、mgco3 d、mg3n2[总结]这节课我们重点讨论了海水提取镁的步骤及镁的化学性质,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很好地锻炼了大家的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
[作业]练习与实践7七、板书设计镁的提取及应用
一、镁的提取
(1)mgcl2+ca(oh)2==mg(oh)2↓+cacl2
(2)mg(oh)2+2hcl==mgcl2+2h20
δ
(3)mgcl2·6h2o==mgcl2+6h2o
电解
(4)mgcl2 ===mg+cl2↑二、镁的物理性质
镁是银白色固体、密度较小、质地柔软,是电和热的良导体,镁合金的硬度和强度较大。
三、镁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点燃2mg+o2 == 2mgo
点燃
3mg+n2 == mg3n2(2)与酸反应 mg+2h+==mg2++h2↑(3)与水反应 mg+2h2o==mg(oh)2+h2
点燃
(4)与二氧化碳反应 2mg+co2 ==2mgo+c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问题导读】1、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2、掌握钠的化合物的性质,掌握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计算【主干知识】 一、钠的性质 物性: 色,质地 ,密度____(其中, 的密度小于 g/ml),熔沸点_____,导电导热性____。 [思]:检验煤油中是否有微量水,通常用什么试剂?金属钠很软,用刀切开可以看到它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它的密度为0.97g/cm3,比水的密度还小;而且熔点(97.8℃)、沸点(882.9℃)都较低。 化性:(1)跟氧气反应:△ na+o2── (切面很快变___,na2o加热时不稳定易转化成____) na+o2── (_____火焰,大量烟,生成__________固体)以上反应说明na2o2比na2o (稳定或不稳定)。(2)在氯气中燃烧:2na+cl2= (现象: ) (3)钠与硫混合研磨即生成na2s:na+s---(4)钠与水反应,可见到下列现象:① 钠投入水中并浮在水面上--密度小于水。②同时钠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在水面上向各方向迅速游动最后消失——熔点低。③钠立即跟水反应,并放出热量,发出嘶嘶响声,产生气体。④反应后的水溶液使酚酞变红——与水反应生成naoh。 该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钠与酸反应:钠与酸的反应比水反应更激烈,极易爆炸,要特别小心。(6)钠与醇的反应 试描述钠与乙醇反应的现象:_ (7)与盐溶液的反应 与fecl3溶液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与碳酸氢钙溶液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2.钠的存放和取用少量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里,大量的金属钠则存人在铁筒中用石蜡密封。取用时一般先用镊子把钠从煤油中夹出来,并用滤纸把表面的煤油吸干,然后用小刀切下绿豆大小的一块再做有关实验。【精彩例题】 [例1]将4.6g钠与1.6g硫粉迅速混合起来,并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反应后生成的固体是( )a.黄色固体混合物 b.硫粉与硫化钠 c.过氧化钠与硫化钠 d.氧化钠与硫化钠[例2]下列灭火剂能用于扑灭金属钠着火的是( ) a.干冰 b.黄沙 c.干粉(含nahco3)灭火剂 d.泡沫灭火剂[例3]用金属钠制取na2o通常采用下法;2nano2+6na=4na20+n2↑。试说明为什么不采用钠在氧气中燃烧而采用此法制取na2o的原因解题思路: 。易错点: 。
课堂反馈
1.金属钠分别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沉淀析出,又有气体逸出的是( ) a. bacl2溶液 b. k2so4溶液 c. fecl3溶液 d.nh4no3溶液
2.下列关于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实验后剩余少量钠可放回原试剂瓶中 b.用一般的化学还原法不能制取金属钠
c.自然界中无游离态的钠存在 d.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
3.金属钠着火时,能用来灭火的是 ( )
a.水 b.湿抹布 c.泡沫灭火器 d.干沙
4.某淡黄色粉末常用作潜水员的供氧剂,在该供氧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物质的质量比为
a. 1:1 b. 2:1c. 3:1 d. 3:2二、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氧化钠
过氧化钠
色、态
化学式
电子式
氧元素的化合价
稳定性
与h2o反应的方程式
与co2反应的方程式
氧化性、漂白性
用途
三.碳酸钠的性质碳酸钠俗名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色_________状;碳酸钠晶体含结晶水,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在空气里碳酸钠晶体很容易_____________,并逐渐碎裂成粉末.【实验探究1】在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钙溶液,再分别向上述两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振荡,观察实验现象.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探究2】按图组装仪器,将滴管中的浓盐酸加入瓶中,观察实验现象.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探究3】用ph试纸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探究4】在一只烧杯中加入50ml0.5mol·l-1碳酸钠溶液,用酒精灯将碳酸钠溶液加热至接近沸腾.将一块油污的铜片浸入碳酸钠溶液中,静置约2min.用镊子将铜片从溶液中取出后,用水冲洗干净.比较浸入碳酸钠溶液前后铜片表面的情况.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碳酸钠被称为“纯碱”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酸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碳酸氢钠相互转化反应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巩固练习】1.下列物质热稳定性最好的是a.石灰石 b.小苏打 c.纯碱 d.碳铵2.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的是a.na2o2(na2o) b.nahco3(na2co3)c.na2o(naoh) d.naoh(na2co3)3.下列物质的俗名所对应的化学式(括号内)错误的是:a.火碱(naoh) b.纯碱(na2co3) c.苏打(nahco3) d.食盐(nacl4.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固体分别与足量的0.100mol/l的盐酸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nahco3产生的气体多 b.na2co3产生的气体速率快c.na2co3产生的气体多 d.nahco3消耗的盐酸的质量多5.一般情况下,将下列物质置于空气中,不发生变化的是a.na2co3·10h2o b.naoh c.na2co3 d.na2o6.关于nahco3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和酸反应放出等量的co2所消耗的酸比na2co3少
b.相同温度下溶解度比naco3要大
c.热稳定性比na2co3小
d.nahco3只能和酸作用不能和碱作用7.质量相等的nahco3和na2co3混合物共有a克,加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为b克,当nahco3完全分解时,b值为a.53a/168 b.137a/168 c.53a/84 d.159a/190
8.在甲,乙两坩埚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nahco3固体,将甲坩埚充分加热后冷却,再加入足量盐酸,乙不经加热也加入足量盐酸,反应完全后,甲,乙两坩埚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比为
a.1∶1.5 b.1∶1 c.1∶2 d.2∶19.可用于判断nahco3粉末中混有na2co3的实验方法是a.加热时有无气体放出 b.滴加盐酸时有无气泡放出c.溶于水后滴加氯化钡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10.欲除去小苏打溶液中少量的na2co3杂质,最易选用加入的物质是( )
a.干冰 b.盐酸 c.碳酸氢钙 d.氢氧化钙
11.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
a.加入适量盐酸 b.加入naoh溶液
c.加热灼烧 d.配成溶液后通入co2
12.在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2co3中加入1.06g无水na2co3,搅拌后靜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为
a.等于1.06g b.等于2.86g c.大于1.06g而小于2.86g d.大于2.86g13.通常用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来除去混杂在co2中的hcl气体,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不允许采用naoh溶液的原因是 ,也不允许采用饱和na2co3溶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14.把agnahco3固体加热分解一段时间后,固体质量变为bg。求:(1)未分解的nahco3的质量和生成的na2co3的质量。(2)当b为多少时,表明nahco3完全分解。
15.有一种白色粉末是无水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称取0.442g灼烧至恒重,把放出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0.2g沉淀,灼烧后的残渣能与30ml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试求:(1)原混合物中各物质的质量。(2)所用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16.在含有29.6gna2co3和nahco3的溶液中,加入1.00mol/l盐酸600ml,反应完全后可以生成6.72lco2(标准状况下)。问:(1)其中____________过剩;(2)溶液中na2co3有_________g;(3)若在上述原溶液中加入1.00mol/l盐酸400ml,反应完全后,在标准状况下可生成co2___________l。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课题]:高一化学 第三章 硫 硫酸 第一节 硫[目的]:1、使学生掌握硫的主要性质; 2、了解硫的重要用途。[课型]:元...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初步了解分散系概念;初步认识胶体的概念,鉴别及净化方法;了解胶体的制取方法。能力培养:通过丁达...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含义;使学生了解和方程式的含义;使学生了解发生的条件和方程式的书写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通过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的物理性质;掌握的化学性质;了解的存在和用途。能力目标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内在原因...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规律及性质的不同点。能力目标运用“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性质的异同,能够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来理解它们性质上的差异和递变规律,为今后学习元素周期律打好...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含义;使学生了解和方程式的含义;使学生了解发生的条件和方程式的书写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通过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规律及性质的不同点。能力目标运用“对...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