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历史教案 > 初中历史教案 > 七年级历史教案 > 第 2 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通用3篇)

第 2 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通用3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47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篇1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2) 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初步培养自己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进而促发或增强我们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

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三.学习方法.

阅读法:仔细、认真阅读全文。

比较法:比较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所反映的原始农耕文化异同。

心灵感知法:通过想象,感受在洞穴和丛林中生活的人们,来到了平坦的原野之后所面临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体会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生产和生活的不同。

四.导学问题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和     的国家。

2、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     流域,已经是使用     的石器,在世界上最早种植了      ,住着     的房子,能挖掘水井,饲养家畜。制作陶器,玉器和原始      。

3、生活在     流域    省西安附近的半坡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     的石器,用石刀收割庄稼。他们在世界上最早种植了      ,住着    的房子,用箭头、渔钩打猎捕食。事实证明我国还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的国家。他们能够烧制     ,会纺线、   、     。

4、大汶口居民距今时间是____;地点____;出现___陶和____陶;在后期,出现了_____,原因是:_______。

(二)结合刚才的自主学习,同学们把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氏族名称 半坡原始居民 河姆渡原始居民

距今年代  

地理位置  

房屋类型  

主要农作物  

家畜种类  

生产工具  

烧制陶器  

(三)想象一下: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

(四).假设河姆渡人与半坡人在秋天庄稼收获后能够互访,你能否利用本课所学知识和下面的出土文物图片(在河姆渡和半坡遗址出土),为他们分别设计一份接待对方一天的日程表,包括一份含两餐的食谱和一天的活动。

猪纹陶器(盛物)        陶釜(炊煮)

陶制酒器

五.课堂小结。

(一)本课知识梳理

(二)学有所思

学习了本课,我的收获是                                       

学习了本课,我的不足是                                        

学习了本课,我还有以下问题                                    

六.当堂检测。

(一)、选择填充题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山顶洞人的生活(  )

a.使用磨制石器        b.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   

c.会人工取火           d.死后要埋葬

2.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是(  )

a.中国   b.印度   c.埃及   d.古巴比伦

3.右图是哪类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4.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居民最可能吃的主食(  )                     

a.面食   b.小米粥   c.米饭       d.玉米

5.代表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的早期人类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6.半坡原始居民制造的陶器为(  )

a.黑陶      b.白陶   c.红陶         d.彩陶

7.以下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有                               (     )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半坡原始居民④河姆渡原始居民   ⑤大汶口原始居民

a.①②③        b.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8.生活在距今约六、七千多年前的原始居民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

a.饲养猪、狗等家禽                          b.人死后有玉器等陪葬物     

c.用火把肉烧成熟食食用                      d.使用磨制石器

9.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农作物不同的根本因素是      (     )

a.饮食习惯b.劳动工具c.自然条件d.劳动技术

10.小红家有仿制的鱼纹彩色陶盆,如果是真品最早可能出现于             (   )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

11.半坡遗址考古中,出土了大量的骨制箭头、鱼叉和鱼钓,由此可以判断半坡居民(  )

a.主要食物是鱼和其他猎物

b.经济生活中渔猎占有一定的比重

c.主要的休闲方式是打猎和捕鱼

d.主要的生产活动是打猎和捕鱼

12.如果拍摄一部反映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的影片,可以出现的情节包括:

①用石磨盘、石磨棒加工谷物②给地里的白菜浇水③收割成熟的水稻④孩子们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嬉戏⑤用玉米做饲料喂养家猪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④

(二)、读图题

1.下图中的两种房屋,是我国远古时代,北方黄河流域和南方长江流域原始居民曾经居住过的。

图一图二

仔细观察观察上面两幅房屋图,然后回答:

(1) 你知道图一和图二中所画的房屋样式分别是什么吗?

(2)请你分析一下:上图中哪一种房屋适合北方人居住?哪一种房屋适合南方人居住?结合我国南北方的自然条件,简单分析一下这两种房屋各自的优点。

2.在原始社会里,由于生产工具简陋,人们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农业对自然界的依赖程度较高,但河姆渡人和半坡人都开始了原始农耕生产活动。在当时没有历法的情况下,他们靠什么来安排农时呢?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篇2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是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课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然后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进入学习状态。

2.探究过程

(1)教师出示探究问题: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需要不断迁徒,等等),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怎么办的问题,从而得出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认识。

(2)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白虎通》引文,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

(3)展示历史图片:观察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成就中,有哪些农耕经济现象?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如何:原始农业中的生产工具与产量的关系,原始农业与渔猎的关系,原始农业与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的关系,生产、生活与原始艺术和早期文字的关系,原始陶器和纺织与定居生活的关系等。

(4)利用《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学生指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的具体地点后,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该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的情况,寻找分布特点。

(5)在了解了大汶口原始居民农耕生产的内容后,让学生阅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小字,然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讨论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应怎样看这一现象?

(四)巩固小结

1.出示话题:我国的原始居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你愿意生活在那个时代吗?为什么?(根据老师展示的历史实物图片,学生发挥想象力,任意选择一种居民设计、表演他们一天的生活)

2、 小制作: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出一个经济实用的表格,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明确农耕经济中的劳动分工。

(五)推荐作业

1、制作与本课农耕经济有关的自由阅读卡,可以是神化传说、历史故事,诗歌,也可以是农耕小知识。

2、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到农村感受一下农民耕作的苦与乐。

附:板书设计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1、时间---距今7千年  2、生活位置: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

3、农业: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4、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房屋,还会开挖水井。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五六千年  

2、生活位置:半坡居民位于黄河流域

3、农业:半坡居民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4、半坡居民会制造彩陶。

三、大汶口居民

1、时间---距今四五千年2、地点---山东大汶口

3、在后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篇3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学习目标】

1、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

【知识梳理】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河姆渡原始农耕遗址位于     流域的     省     市,距今约      年,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      (世界上最早种植),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       的房子。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半坡原始农耕遗址位于     流域的       省       市附近的半坡村,距今约       年,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     (世界上昨早种植),居住       的房子,能制造色彩鲜丽的       。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  )

a.北京周口店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大汶口遗址

2、能最早种植粟、制造彩陶、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子里的原始居民是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3、假如你是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下列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            b.                    c.                     d.

4、下列有关半坡农耕遗址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   b.能用麻纺线织布 

c.种植的主要作物是粟   d.内部有贵贱贫富之分

5、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二、非选择题

1、列举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三项世界性的贡献。

a. b.

2、观察下面原始农耕时代的房屋样式,你能说出它们各是哪一原始农耕遗址的什么样式的房屋?

【拓展视野】

1.(08盐城卷)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此地半坡原始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

作物是(     )

a.水稻b.玉米c.粟d.占城稻

2.(08福建福州卷)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知识梳理】

一:长江、浙江、余姚、七千、水稻、干栏式

二:黄河、陕西、西安、五六千、粟、半地穴式、彩陶

【自主检测】

选择题:b.d.d.d.d.

非选择题:1、河姆渡人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半坡人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

2、a: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房屋;b:半坡遗址的半地穴式房屋;

【拓展视野】1、c2、d

第 2 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通用3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学案

    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班级: 姓名: 小组: 编号: &n...

  •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教案

    课题第13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个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宋代衣、食、住、行的变化情况及东京、临安等城市生活的...

  •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南昌起义,了解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2.掌...

  •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一范文本课课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西域;张骞;张骞通西域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

  •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和现象,培养分析历史问题(原因、背景与事件...

  • 第19课 “寻访“丝绸之路”

    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活动目标〗要求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识图的基本技能,知道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

  • 春秋争霸教案

    第6课 春秋争霸【课程标准】知道春秋争霸的史实。【教学目标】识记与理解:识记春秋的年代与特点、春秋五霸、晋文公与楚庄...

  •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

    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课程标准】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教学目标】识...

  • 第18课繁荣的宋元文化学案

    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 祖国近内的远古居民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元谋人的发现与距今的年代,北京人的发现、地点与距今年代,北京人使...

  •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来源为第二单元在思想领域的知识。本课的主题是“变革的时代,活跃的思想”;本课的重点是了解孔子和诸...

  • 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要求学生了解北京紫禁城、明长城;知道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光启《农政全书》...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