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47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南昌起义,了解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掌握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了解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及原因。
3.了解八七会议。
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特点,让学生明白中国敌人的主要力量分布在城市,故而攻打大城市这条路走不通,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归纳中国共产党早期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毛泽东把部队带向农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从走苏俄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等为此做出了伟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教学难点
毛泽东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的原因。
●教学方法
1.图像法。在导入新课时则可以通过对一些图像资料的观看,从中导入的方法。
2.提问讲解法。通过把本课内容设计成一个个的问题,环环相扣,从而使学生逐渐理解教材,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有一个整体观念。
3.故事穿插法。本课内容故事较多,可以让学生提前搜集、课堂讲解、活跃气氛,加深印象。也可以放在课后活动中。
4.讨论法。对于秋收起义失败后退往农村的原因,可组织学生讨论,让其把道理想通。
5.诗词辅助法。对于本课内容,可让学生通过搜集毛泽东诗词并背诵,加深理解。相互印证。
●教具准备
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投影仪。
2.影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及相关设备、“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
同学们看课本导入框中的图。这是一把手枪,枪上有两行字:“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这是朱德领导南昌起义时用过的手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时,朱德是南昌起义领导人之一,负责消灭南昌城里国民党军官教育团和公安局里的警察。起义前夕,朱德设了一个鸿门宴,请军官教育团的团长、公安局的头头吃饭,将他们调离了自己的队伍。同时,把他们的卫兵也请到另一个屋里吃饭。正当他们吃喝得兴高采烈不注意时,枪被悄悄地移走。起义开始时,他们都束手就擒,他们的队伍因群龙无首,很快被起义军消灭。以上是南昌起义过程中一个小插曲。那么,南昌起义是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有哪些?南昌起义的历史地位如何?等等,在我们学完这一课后,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的。
[导入语例示二]
同学们看一个电影片断。(放《南昌起义》影片中的一个片断)。然后,请学生回答或老师解说,提出电影的名字叫《南昌起义》,接着提出问题:南昌起义发生的背景是什么?南昌起义发生过程中都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南昌起义的历史地位如何?等等,从而导入新课。
[导入语例示三]
[投影显示]
西江月
秋收起义
一九二七年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班级: 姓名: 小组: 编号: &n...
课题第13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个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宋代衣、食、住、行的变化情况及东京、临安等城市生活的...
第一范文本课课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西域;张骞;张骞通西域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和现象,培养分析历史问题(原因、背景与事件...
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活动目标〗要求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识图的基本技能,知道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
第6课 春秋争霸【课程标准】知道春秋争霸的史实。【教学目标】识记与理解:识记春秋的年代与特点、春秋五霸、晋文公与楚庄...
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课程标准】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教学目标】识...
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元谋人的发现与距今的年代,北京人的发现、地点与距今年代,北京人使...
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来源为第二单元在思想领域的知识。本课的主题是“变革的时代,活跃的思想”;本课的重点是了解孔子和诸...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要求学生了解北京紫禁城、明长城;知道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光启《农政全书》...
第23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导学案【学习目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知道祖冲之推算...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