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地理教案 > 高中地理教案 > 高二地理教案 > 第三节  旅游景观的欣赏(一)教案

第三节  旅游景观的欣赏(一)教案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0

第三节 旅游景观的欣赏(一)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运用典型事例,说明在旅游景观的欣赏过程中怎样选择观赏位置、如何把握观赏时期以及抓住景观特点。培养学生科学地审美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旅游景观欣赏与地形、气候等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有关挂图、风景图片等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教学过程:一、选择观赏位置距离、角度、俯仰的变化造成了透视关系、纵深层次、视野范围的差别,产生不同的美感。观察对象最佳位置举例千峰万壑(峰峦)远距离俯视武陵源群峰(图4.9)江河的曲线、湖海的矿景远距离俯视岳阳楼与洞庭湖(图4.11)、黄鹤楼与长江、滕王阁与赣江、大观楼与滇池峡谷、洞、一线天近距离观看科罗拉多、长江三峡、桂林芦笛岩等小的湖、沼、池塘近距离观看略瀑布适当距离仰视黄果树瀑布(图4.10)尼亚加拉瀑布山水组合乘船长江三峡、桂林漓江(图4.12)地貌的酷似造型特定的观赏点黄山石猴观海、路南石林阿诗玛、广东肇庆七星岩二、把握观赏时期时间、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展示出不同的自然美1.季节的选择北方地区的一些山水风景最宜夏季观赏,越往南,观赏季节越长,华南地区四季皆宜。     问题:我国南方地区一些千米以上的高山(如黄山、庐山等)什么季节观赏最适宜?为什么?      答:夏季。原因是①夏季雨水多,山中多云雾,景色丰富并具有变化(教材87页图4.13);②还有避暑的效果。2.天气的选择      游览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选择雨过天晴的时候最佳,为什么?      答:日出日落,一方面使自然景观带有朦胧美,另一方面霞光丰富了景观的色彩美。例如泰山日出、黄山日落等阴天很难看到。选择雨过天晴的时候不仅能观赏到云海,还能观赏到日出日落。3.许多景象要在特定的时间出现,要求旅游者确切把握时机      例如:钱塘江大潮——宜选择农历初一、十五        青海湖的候鸟——(教材87页图4.14)每年4月,大量候鸟飞到青海湖,5月产卵孵化,6月下旬开始飞走。因此这里观鸟的最佳时机是5月份。      另有海市蜃楼、峨眉山佛光、大理的“蝴蝶会”(4月15)、傣族泼水节(3月3)等。三、抓住景观特点      不同的景观有不同的特点,所蕴藏的内涵和给予人们的观感也不同。      例如:自然景观中——山景有山景的特点,游览泰山、黄山、华山、峨眉山、青城山要抓住它们的特点分别是雄、奇、险、秀、幽。      人文景观——欣赏园林景观要抓住园林建筑的特点,才能体会出造园者的匠心和园林的意境。      园林景观常见的构景手法有:1.主配。园林都需确立主景和配景。  主景——应鲜明突出,这是园林整体效果成败的关键。主景区是全园景观中的精华所在,也是园林游览过程中的高潮。  配景——为主景起烘云托月的作用。2.层次。障景法、隔景法等都可达到丰富景观层次的效果。障景法隔景法(分实隔和虚隔)在园林中的位置园林的入口处或园林中相对独立景区的入口处园林内部分隔障碍物假山、屏风、竹林等墙、廊、树篱、殿堂等目的运用欲露先藏、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以达到山重水复的效果实隔与障景相似。虚隔造成隐约显现而难窥全貌、近在咫尺但不可及的意境丰富景观层次3.框景  障碍物:门框、窗框、洞框作为取景的画框  目的:把景象框限在框中所看到的范围,有意识有目的地优化组合审美对象,达到纯真、精炼、集中的景观美。(教材88页图4.15)4.借景  借园外的风景来衬托本园的景色,以扩大园景。例如杭州西湖,妙在借三面云山一面城。      问题一、指出“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构景手法      答:借景法。借园外的景色,来衬托满园的春色和一支红杏。      问题二、(教材89页图4.16)活动第2题 大观园入园设计   答:大观园入园设计采用的构景手法是障景法。     用意:避免一入园就对整个园景一览无余,运用欲露先藏、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以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有一村”的意境。丰富了景观的层次。2页,当前第1页12

第三节  旅游景观的欣赏(一)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第一节   人口再生产教案

    第一节 人口再生产【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人口再生产、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了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2....

  •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第二节 教材结构: 一、发展背景(条件)——初期阶段 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成长阶段 三、可持续发展策略——-转型与...

  • 教学片断:气压和风

    (武昌文华中学孙景沂)一、什么是气压1.举例“想一想”,有两个球胆,一个打足了气,一个没有充气,两个的重量是否相同?...

  •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导学设计

    通过实例,说明区域发展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² 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区域发展的...

  •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2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

  • 2. 3 旅游资源的评价(相关素材)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2.3旅游资源的评价(相关素材)旅游资源评价是对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的组合特点及由此而产生的质...

  • “工业地域的形成”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流程:一、教学设计思想1.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非执笔内容引入地理课堂教学非执笔活动能充分...

  • 初二.第四章.第五节《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课例分析

    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上节教材的继续和延伸.在上节讲述我国气候资源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本节教学内容集中讲授天气、气候灾害...

  • 第四节  气候特征2

    第四节气候特征【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2.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3....

  • 经度的划分

    (王树声)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掌握经线的基础上,了解经度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经度的划分方法。二、教学时间约10分钟...

  • 4.5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5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了解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了解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

  • 第二节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以及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及使用,掌握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并学会在...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