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0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危害,了解地质灾害之间的关联性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了解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性;
2.使学生认识地质灾害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正确处理人地关系,提高减灾防灾意识,增强学生临灾应变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1.地震、火山的成因;2.泥石流、滑坡的形成。
难点:地震、火山与内力作用的关系。
【引入新课】
1.陆地自然资源有哪些特点?
2.针对这些特点,人类应当怎样利用陆地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礼物,但是大自然也会给人类带来许多不利影响,甚至是灾难。以前,我们已经学习了气象灾害,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讲授新课】
1.常见的自然灾害
引导学生讨论:你知道哪些自然灾害?能对这些自然灾害分类吗?
2.地震
(1)引导学生读图4.53,了解地震构造,知道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深度、震级、烈度等概念
(2)震级:表明地震的级别
微震:<3级
有感地震:3~5级
破坏性地震:>5级
(3)地震的危害和影响
介绍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
(4)地震的分布
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3.火山喷发
(1)引导学生读图,了解火山的构造。
(2)火山分类: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
(3)火山的危害:庞贝古城的湮没、1991年6月皮纳图博火山的喷发。
4.滑坡和泥石流
(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滑坡和泥石流的概念。
(2)危害
指导学生读图,了解滑坡和泥石流可能造成的危害。
(3)教师归纳小结
相同点:①主要发生在山地地区
②主要是重力作用形成
③人类活动可诱发其发生
④破坏力极强
不同点:①运动物质体积大小不同
②泥石流的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
5.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1)成因上的关联性
如川、滇、黔边地区
(2)成灾上的关联性
如陕西华县大地震伤亡83万人,原因在于疫病蔓延,“千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3)人类活动的影响
如1998年长江大水由于降水集中且很大,也与长江上中游的水土流失有关,这也是该地区近年来泥石流、滑坡多发的原因。
6.地质灾害的防御
(1)加强地质灾害的防御,建立灾情预测系统
(2)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3)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一、素质教育目标了解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危害以及监测防御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
教案示例1教案示例1——“农业的发展”【教学重点】对“农业发展”的几个专题,进行资料的收集以及分析处理、并进行小组合...
地理必修1人教新课标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课标解析 1.结合实例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2.举例说明某地理要...
(图为福州西二环路早晨的交通状况)主讲教师:郑友强单位:福州第三中学地理组指导教师:车云(高级)、张丹慧(高级)、...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本部分课标分析:课标的对象是地貌,重...
课标解读: 课标中对本节的要求是“学生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分析这条...
教学目标1.了解大气污染所形成的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原因及危害;2.正确认识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一、教学目标1.了解城市区位的含义2.理解自然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3.学会从地形、气候、河流三方面来分析城市的区位二、教...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水稻种植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主要分布区。2.理解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和生产特点。3.理...
一、【设计思路】本节要求学生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了解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教学中注重让学生进行思考、分...
【教学目的】1.了解海洋是大气主要的热源和水源,了解海岸带的区位优势;2.了解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分布的...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区位的含义,理解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理解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人类对自然因...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