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3:08
【复习地位】
世界金融危机的发生及其影响是本年度的热点问题,全国齐心全力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然而要想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必须立足内需,通过刺激国内消费需求来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所以消费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便成为今年高考的重点内容。
【复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消费的作用
②消费的影响因素
③消费的类型
④消费水平
⑤宏观调控与消费
⑥消费、出口、投资的关系
2.能力目标
①结合我国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发展具体措施,分析消费的作用,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探求和论证问题的能力
②结合宏观调控的具体措施,合理整合具体措施的立足点和知识点,提高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
③结合自身的消费行为,合理分析自身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审视自身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④结合对消费、出口、投资三者关系的把握,提高学生整体认识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掌握系统优化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学生自我整合时事材料,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②结合国家具体措施,合理分析国家具体措施出台的原因和意义,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的原则③审视自身的消费观念,立足国内实际,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教学难点】
1.消费与又好又快发展
2.影响消费的因素
【教学策略与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所以《消费》这一课首先立足学生日常的生活知识、价格与供求的关系,通过多媒体情景展示、学生自创情景等多种情景创设方法,为学生搭建生活平台。在引导学生回顾和探究生活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提出设问。然后立足设问,通过小组互动、师生互动、讨论、辩论等互助式学习模式,正确回答、探讨设问所指向的内容,最后将生活回归课本,深化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教师:播放歌曲《众人开船,划大桨》
问题:同学们猜猜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在课堂上播放这首歌?(引导学生通过歌曲,发散思维,帮助学生整合零散的时事知识)
学生:分别发言,回答,阐述自己的认识
教师:XX年是我国多灾多难的一年,也是我国彰显国力的一年。克服困难,迎难而上,我国靠的是什么?树立大国形象,彰显综合国力靠的是什么?
学生:团结,全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团结
教师:破空排难我们靠的是团结,XX年面对金融危机的深化影响,我们将要面对更加严峻的现实困难,要想克服这一困难,你们认为该怎么做?国家又是怎么做的?
学生:学生例举措施
教师:那我们就来,验证以下同学的措施,是不是和国家出台的措施相一致。
【知识复习】
教师:播放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的具体措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大措施》
问题:国家保增长,促发展,为为什么重点放在扩大内需?
学生:分组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回顾和分析消费的作用)
教师:消费的作用不但聚焦在生产上,大可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小可关系到我们日常的生活水平。特别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都有其重要作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政治常识归因类试题解答方法”研讨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对近年高考政治主观题典型题型题例的解题分析,使学生了解...
第六章 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总结:联系的观点1.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type="#_x0000_t75">一、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1.我...
一、整体结构:1.一条主线:生产(解决“谁来生产”、“怎样生产”的问题)2.知识体系:...
考点1: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2...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考试说明】(一)我国的国家性质1.了解国家的含义和根本属性 ...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1)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2)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
第20课时 意义类问答题 这类试题从句型来说,一般用“有利于”或“体现了”表述;从思路上讲,要由近及远、由小及大、...
专题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背景、基本特点和作用。(了解)(1)计划经...
备考高效学习方案政治考点专项:政治时代的主题●考点突破1.和平问题(1)什么是和平问题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
XX届高考政治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复习导学案一、考点扫描(7)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
第一课 认识世界 尊重实际第三节 认识世界的两条路线第一框 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a)一、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