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政治教案 > 高中政治教案 > 高三政治教案 >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经济生活》专题三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经济生活》专题三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3:08

考点1: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水平低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3、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考点2: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
(2)按劳分配的作用
1、(对劳动者)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的创造性,激发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
2、(对生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3、按劳分配是对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
4、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下列表述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a.劳动收入是按劳分配收入     b.在公有制前提下,等量劳动必然获得等量报酬
c.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居主体地位d.按劳分配实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考点3:了解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与个体经济相适应
(2)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受益分配。(生产要素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
2.党的xx大报告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获得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          b.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劳动要素分配
3.王某大学毕业后分配在某国有银行工作,月薪1500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王某辞职花钱购买了一辆出租车,从事旅客运输,月收入达到3000多元。后来,王某用手中积累的资金炒股,获得收入150万元。王某的这些收入依次分别体现了下列哪些分配方式
a.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
b.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c.按劳动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d.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4.按照国家统计局专家的解释,“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下面属于财产性收入的是:①利息收入②股息收入③红利收入④工资收入8页,当前第1页12345678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经济生活》专题三.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