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3:08
第六章 唯物辩证法
基本原理总结:
联系的观点
1.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又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不能否认和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联系。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随堂笔记
2.因果联系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辨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
【方法论】:首先,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其次要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3.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2)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各部分以合理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3)整体和部分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影响。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1)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2)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发展的观点
1.物质和运动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2.运动和静止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还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2>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3>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4.内外因关系原理(事物发展的原因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辨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观察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5、量变质变关系原理(事物发展状态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政治常识归因类试题解答方法”研讨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对近年高考政治主观题典型题型题例的解题分析,使学生了解...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type="#_x0000_t75">一、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1.我...
一、整体结构:1.一条主线:生产(解决“谁来生产”、“怎样生产”的问题)2.知识体系:...
考点1: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2...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考试说明】(一)我国的国家性质1.了解国家的含义和根本属性 ...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1)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2)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
第20课时 意义类问答题 这类试题从句型来说,一般用“有利于”或“体现了”表述;从思路上讲,要由近及远、由小及大、...
专题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背景、基本特点和作用。(了解)(1)计划经...
备考高效学习方案政治考点专项:政治时代的主题●考点突破1.和平问题(1)什么是和平问题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
XX届高考政治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复习导学案一、考点扫描(7)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
第一课 认识世界 尊重实际第三节 认识世界的两条路线第一框 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a)一、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我国政府的性质政府的基本职能 2、理解对人民负责是我国政府工作...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