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地理教案 > 高中地理教案 > 高二地理教案 > 综合国力竞争教案

综合国力竞争教案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1

第四节 综合国力竞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影响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结合案例分析评价主要国家的综合国力,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全球观念及竞争意识,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
教学重点: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及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
教学难点:综合国力评价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有关材料展示等
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讨论归纳法等
教学过程:
一、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
   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过程中,国家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
综合国力——即一个国家的总体力量,其大小主要体现在基本实体、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内政和外交、科学和技术这五个方面。
(一)基本实体
 反映一个国家生存空间的大小及其位置优劣、资源状况、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等。
1.国土面积辽阔有利于国家发展。
 ①首先,国土通常和资源联系在一起,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等领土大国同时也是资源大国。而日本等国则资源缺乏。
 ②其次,空间大,回旋余地就大,战时有利于延缓外敌进攻,也便于分散配置工业基地和国防设施。
 例如抗日战争中,日本越深入我国领土,力量就越分散,暴露的弱点相应越多。表面上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实际上只是盘踞在一些城市和交通线上,兵力最终遭到消耗和歼灭。
2.地理位置及地形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
 ①位于世界海陆交通位置的国家,通常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例如新加坡、埃及等,平时可以借地缘优势发展经济,战时则可以发挥制约作用,往往也是列强角逐之地。
 ②周围邻国较多,边界问题复杂,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③地形对军事行动影响较大。复杂的地形能够抑制高技术武器的效能,易守难攻,但是地形崎岖,通达能力差,不利于发展经济。例如我国“三线建设”就是立足于军事需要。
3.自然资源是国家力量的源泉,其中最重要的是能源资源和金属矿藏。
 对资源的争夺和控制,往往是战争和冲突的重要起因。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但是因为许多于国家安全和发展息息相关的战略资源严重依赖进口,经济基础十分脆弱。
4.人口数量和质量是衡量大国地位的重要指标。
 ①人口众多,兵员充足,持久作战能力就强
 ②国民受教育程度越高,科技创新的机会和成果就越多,推动国家进步的力量就越大。
(二)经济力量
 经济力量是构成综合国力最重要的构成要素,财富在和平时期是影响国际政治的重要因素,在战争时期则可以迅速转化为军事力量。经济力量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能力、工业生产能力、交通和通信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等要素。
1.工业生产能力——①英国从18世纪下半叶起称霸世界一百多年,靠的就是当时领先世
  界的工业。相反,因为缺少与丰富资源相适应的工业设施,潜在的国力无法转变为现实
  的国力,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②在现代战争中,武器装备对战争胜负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国力竞争也需要有先进的国防工业。
2.农业生产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粮食能否自给和输出。粮食不能自给的国家,只
  要进口能力受到挑战,就会威胁到国家的稳定和生存。2页,当前第1页12

综合国力竞争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第一节   人口再生产教案

    第一节 人口再生产【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人口再生产、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了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2....

  •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第二节 教材结构: 一、发展背景(条件)——初期阶段 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成长阶段 三、可持续发展策略——-转型与...

  • 教学片断:气压和风

    (武昌文华中学孙景沂)一、什么是气压1.举例“想一想”,有两个球胆,一个打足了气,一个没有充气,两个的重量是否相同?...

  •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导学设计

    通过实例,说明区域发展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² 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区域发展的...

  •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2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

  • 2. 3 旅游资源的评价(相关素材)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2.3旅游资源的评价(相关素材)旅游资源评价是对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的组合特点及由此而产生的质...

  • “工业地域的形成”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流程:一、教学设计思想1.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非执笔内容引入地理课堂教学非执笔活动能充分...

  • 初二.第四章.第五节《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课例分析

    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上节教材的继续和延伸.在上节讲述我国气候资源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本节教学内容集中讲授天气、气候灾害...

  • 第四节  气候特征2

    第四节气候特征【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2.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3....

  • 经度的划分

    (王树声)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掌握经线的基础上,了解经度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经度的划分方法。二、教学时间约10分钟...

  • 4.5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5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了解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了解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

  • 第二节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以及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及使用,掌握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并学会在...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