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23
第八课时:数的产生
教学内容:第19页
教材分析:数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限于教学时间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中只举了少数简单的事例进行说明,使学生对数的产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材展示了古代人们如何计数、如何逐步发明各种记数符号等,直观形象地介绍了数的产生、发展的历史。教学重点: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法。
学情分析:学生查找资料,是本节课的重要前提,教给学生从多种渠道寻找资料。
教学目标:1、了解数的产生。
2、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3、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前准备查找资料,了解数的产生。
教学过程
一、数的产生
读一读这些数:7、29、9000、136
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数,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课前大家了解了一些,我们一起来交流。
(师生共同介绍数的产生)
1、数的产生
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2、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
(可以出示书上图)
网上图片:
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只知道“一样多”、“多”或“少”。
①计数方法
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物品来计数。
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
例: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例: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猎回来时,再把拿回来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对应起来,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
②符号
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图)
现在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等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二、十进制计数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往的增多,需要相互交换物品,又经过了很长时间,产生了较完善的计数方法。
就象我们已经学过亿以内的数及计数单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用到比亿大的数,例如我国人口已达到13亿,世界人口已有50多亿,银行存款已超过百亿等。你能从亿接着往下数吗?
1、填写数位和计数单位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为读写方便,把数位分级,学过的亿以内的数是怎样分级的?
数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数级……
()级
()级
()级
计数
单位……
(小组合作完成)填写完整并回答下面的问题:学生独立完成
①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千万是多少?同桌互考
②10个亿是多少?10个十亿是多少?10个百亿是多少?同桌互考
③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叫什么级?每级各表示什么?同桌互考
2、个、十、百、千、万……千亿都是用来计数的,叫什么?(计数单位)
直到现在我们一共学了哪些计数单位?
亿以内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小组讨论)
(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即十进关系.)
小结:像这种“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三、练习
1、填一填①一百亿有()个十亿,()个百亿是一千亿。
②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亿位。
③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和()。
④()个一百亿是一千亿,10个()是一百亿、10个亿是()。
⑤4在十亿位,表示个()。
2、写出一些多位数,说说每个数字所在的数位和表示的意义。
板书设计:十进制计数法
数的产生
数字计数单位数位位数
从个位到千亿位数位顺序表
数
位
……
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
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数级
亿
级
万
级
个
级
计数单位
千亿
百亿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个
第九课时亿以上数的读、写法
教学内容:p21—22页例1、2及相应的练习
教材分析:教材在亿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亿以上数的认识。读大数时,看清数位很重要,特别是要很快地找出亿位,为此,在练习中,应注意训练学生记住右起第几位是亿位,以及看到一个多位数,应能确定它的最高位是什么位。
学情分析: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试读。学生试读之后,教师可让学生自己总结亿以上数的读法。由于前面学过亿以内数的读写和亿以上数的读法,学生再来学习写亿以上的数,难度一般不大。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己试做,只要强调写数时要对准相应的数位写即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读、写亿以上的数。
2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
3引导学生关注学习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小组交流:
在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生活中的大数,可以有意识的用学生复习亿以内数时用到过的一些数据。上课时,请同学们把搜集的数据在小组内互相读读、写写。再说说是怎样读或写这些数的。这样是帮助学生复习,亿以内数的读写法。
2.全班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重点处理亿以内的数,引导学生看亿以内的数是怎么读的,怎么写的。在交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数据的来源,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2)全班交流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二新课:
(一).亿以上数的读法
1.出示一些亿以上数的信息。(有学生搜集的、也有教师提供的)例如:
①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00000千米。
②我国平均每月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大约是3700500000双。
③2002年我国出口总额约为325600000000美元。
④截止到2003年一月,我国青少年上网人数约为102000300人。
师:请你比较一下这些数和刚才读的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目的是让学生观察到数级扩展成是三级数。)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研究:
要求:
(1)先自己试着读读这样含有三级的数,再在小组内互相读读。
(2)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读这些数的?试着说说读数方法是什么?
3.全班反馈: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前边来读数。
(2)在学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读亿以上的数的方法是什么?
方法:(学生可能说得不完整,教师可帮助学生整理补充。实际是把亿以内数的方法迁移到这。)
①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③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4.说读法时,重点处理0的读法:(如果刚才学生说到的数中有0的可以指着让学生读读。)
(不管学生说到0的问题没有,都要着重处理0的读法。在读数时,0最难读,数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出示几个练习强化0的读法)例如:
(1)听录音判断对错:教师读数,学生判断
61000000000读作:六百一十亿(√)
23605090008读作:二百三十六亿零五百零九万零零零八。(╳)
10040002000读作:一千零四亿零二千。(╳)
问:“你怎么这么快就得出答案来了?”(分级了)
(2)教师出示读数的卡片让学生读:
800700065000615008000
304000007000005000508000600000
(教师在这要重点抽问:哪个0读了?哪个0没读?为什么?)
5.师:你觉得读含有2级的数和含有3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读法一样,数级扩展)
6.下面围绕读法进行练习。做练习一:并填反思表。
练习一
(1)读出下列各数:(先自己读读,再2人互相读读。1人读1人判断。再换过来读。有争议的可以举手。)
830000000057800000020700600
100010000006203004000004600800000
读完六个数可以填写反思表,一共3个题。
反思表
1.六个数,你读对了()个数?
2.你是怎么读出比亿大的数的?(多选)()
①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②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③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3.亿以上数的读法你是怎么学会的?()
①自己看书②通过别人帮助学会的。别人是()
③利用以前学过的读数方法来读亿以上的数的。
④其他
(设计这个反思表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在此有意识的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反思让学生关注自己是怎么学,用什么方法学会的。有意识的引导孩子感受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下面学习亿以上数的写法做好知识和方法的准备)
(二)亿以上数的写法。
1.我们已经学习了怎样写含有2级的数,你能试着写出下面这些数吗?
练习二
1.写出下面各数。(先自己写,再小组间互相说说)
二百零六亿零五百八十万写作:
四百八十亿写作:
十二亿七千六百万写作:
三十亿零六十万写作:
一千零四十亿零五百万写作
同时提供给学生思考题思考:(先自己思考,再小组间说说)
(1).请你思考一下有什么好方法、好经验要和同学们交流的?
2.学生反馈:
(1)首先全班交流数写的对不对,订正。
(2)重点处理写数的方法:以学生交流的形式进行方法总结。
3.在这里教师要重点处理0的写法。
(1)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用0占位。
(2)使学生意识到,不能读几个0就写几个0。
4.组间交流。学生手中有很多数据,可以充分利用,可以安排这样一个活动,两人间读一条自己喜欢的大数的数据,1人读,1人记录。
5.小结:
(1)怎么写亿以上数的。
(2)自己是怎么解决新问题的。再次回头反思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关注学习过程和方法,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6、介绍三位分节的写法。
教师:多位数的写法,我们是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有起每四个数位一级,来写数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按照国际习惯,从个位起,每三位分作一节,节与节之间空半个数字的位置。例如,一亿二千三百四十五万六千写作:123456000。看课本第38页最下面的底注。对于这种写法,大家知道写出的数是多少就行了,不要求一定按三位分节法来写。
三.巩固练习:
做书上28页的第4题。做书上29页的第7题
四.最后在总结时,让学生谈谈收获、体会、遗憾。师总结,分级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亿以上数的读写法
第十课时:改写和省略
教学内容:例3
教材分析:例3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对于不是整亿数的改写要求学生自己运用“四舍五入”法独立完成。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改写、省略的方法。
学情分析: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强调整亿数去掉后面8个零后要加上一个“亿”字,对于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强调最好先分级,看亿级的数是多少,再看“千万位”上的数是否满5,再按照“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最后注意不能忘写“亿”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把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四舍五入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不同。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改写:
1、今天,我们全班进行一下信息的交流。(分小组汇报)
要求:先说说你们收集的是哪方面的信息,是怎样得到的。
再每组选一条你们最喜欢的信息,介绍给大家。
其他同学,如果听到你感兴趣的信息可以记录下来。
2、刚才,同学们分组介绍了自己收集的信息。通过交流我们对居住的北京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谁来说说你记录了哪些信息?(学生实物投影展示)
3、抓住学生用不同记录方式记录的信息,引导学生观察:
(1)两位同学记录了相同方面的信息,看看一样吗?
例如:①北京每年因漏水浪费水资源100000000立方米
北京每年因漏水浪费水资源1亿立方米
②北京天然气供应量超过1400000000立方米
北京天然气供应量超过14亿立方米
③2000年全市从事科研活动人员240000人,科技活动经费23000000000元。
2000年全市从事科研活动人员24万人,科技活动经费230亿元。
(2)引导学生观察、比较,100000000、1亿两种记录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计数单位不同:个、亿
数值相同:大小相等
两种方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为了读、写、算时更方便,我们常常会把这样的大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3)总结改写的方法:
1、学生试着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改写。(汇报反馈)
2、根据改写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怎样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去掉万级、个级的8个0,换一个亿字。)还有什么问题?
教师总结
三、省略:
1、出示:全市公交线路776条,年客运量约47亿人次。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大约是47亿人次,可以是47亿多也可以不到47亿,是一个近似数。
2、小组合作(先把下面的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再总结你们小组的方法。)
全年订阅报纸1170000000份
收寄函840000000份
西城区大型商场年营业额达到9580000000元
开发区工业总产值198950000000元
3、汇报,交流:
1170000000≈12亿(五入)
840000000≈8亿(四舍)
958000000元≈10亿元(进位)
198950000000元≈1990亿元(进位)
4、小练:老师这儿有一组信息:
2000年北京的铁路年运送乘客239000000人次。
2001年北京的铁路年运送乘客2510000000人次。
①自己独立完成,省略亿后面的尾数
②订正239000000人次≈2亿人次
2510000000人次≈3亿人次
③师:都是2亿多,为什么一个是2亿,一个是3亿。
④利用手中的数轴,小组合作解释这个问题:
01亿2亿3亿
汇报
⑤看图
(4)小结方法:看千万位四舍五入。
三、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改写和省略,对于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把你的体会填在表中。
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
板书设计
改写和省略
1170000000≈12亿(五入)
840000000≈8亿(四舍)
958000000元≈10亿元(进位)
198950000000元≈1990亿元(进位)
第十一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
教学内容:p23-25
教材分析:本小节分别介绍了计算工具算盘和计算器,还安排了有关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的阅读材料。教材安排了较多的直观图展示了算盘和计算器的实际应用、算盘和计算器的结构,比较形象直观,让学生在观察和活动中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教学重点: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
学情分析:可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能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具准备:算盘、计算器、
教学过程:
课前参与: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准备一下,把你所认识的计算工具用最清楚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一、计算工具的历史
(一)课前参与反馈(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前面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课前同学们进行了有关资料的查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计算工具?
学生发言
(二)老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补充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二、算盘和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1、算盘
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许多的计算工具,其中算盘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现在在许多地方还能见到。你认识算盘吗?对算盘有哪些了解?
(1)算盘各部分名称
(2)两种不同的算盘:
出示两种不同的算盘(书23页图):
观察有什么不同。
(3)算盘的两种功能:计算和计数
2、计算器
(1)计算器的使用非常的广泛,你认识计算器吗?
出示一个计算器,你能说说每个键的功能吗?
显示屏、时间键、日期键、清除键、开关及清除屏键、存储运算键、括号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号键等
(2)计算器的使用与算盘相比有什么优势?
3)计算器的使用:
l利用计算器计算:
386+179=
说说你是怎样使用的。
试试ce键有什么功能?(清除)
l自己试试看:
26×39=312÷8=
教师举例清除键的功能
l你觉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些什么?
看清数,别摁错了;每次计算前要清0。
l计算
54+46=60×2=
198÷49=50+30=
38×79=201+99=
计算后说一说你怎么算的这么快?(并不是任何时候用计算器计算都是最好的,像可以直接口算的、能简算的题目,就不需要使用计算器了。)
l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
9999×1=9999×2=9999×3=9999×4=
说说你为什么做的又对又快。
观察上面的算式和结果,你发现什么规律?
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答案吗?
9999×5=9999×7=9999×9=
三、总结
计算器的使用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方便,通过使用计算器,你觉得计算器如果具备哪些功能就更好了?不妨我们去找一找是否有具备这种功能的计算器,该如何使用,更希望同学们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出更好的计算工具。
四、作业:
1、继续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有兴趣的同学,如果能根据计算工具的发展史将其罗列就更好了。)
2、利用计算器计算
(p27做一做)
3、了解计算器的其他功能
第十二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p28练习三。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整数数位顺序表,熟练地读写多位数。
教学难点:中间末尾有0的多位数读法。
教学目标:
1.能说出数的组成,列举并解释整数数位顺序表、
2.能比较熟练地读写多位数,并结合读数内容,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教学过程
(一)整理整数数位顺序表
1.同桌相互依次说出整数的各个数位,并分级说出各级的数位。
2.同桌相互提问:第×位是什么数位?×位数的最高位是什么数位?一百万里有几个十万?是几个一万?几个一千万是一亿?十亿是几个一亿?最大(小)的×位数是几?(某数位的相邻数位是什么)
3.练习
(1)口答,“练习”第1题。
(2)“练习”第2题。
(二)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1.读出第3、4、5题。
2.写出下面各数,第6题。
六万五千四百三十二五百万六千三百
十二亿七十六万零九
3.讨论:你是怎样读数写数的?读数和写数有什么不同?
4.老师拿九张数字磁性卡片(“1一6”5张,3张“0”),在黑板上任意组成一个位数不确定的多位数,指名读或集体读。
5.听写,请一学生(可轮换)报数,其他学生写在本子上。
(三)综合练习
1.在64002780中,个级上的数是,表示有()个,万级上的数是(),表示有()个。
2.根据下面各数中0的读法,选择正确答案。(学生用手势表示)
30450005030004500403
430500030500045003040
54000034030050
a、一个0也不读。b、只读一个0c.要读两个0
3.第7、8、9题。
4.分小组活动,由本小组成员出题互查对知识掌握情况。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第十三课时练习课(二)
教学内容:p28练习三。
教学重点、难点:求近似数
教学目标:
1.巩固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2.熟练运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1、回忆认识计算器的用法
2、练习
第12题要求先笔算,再用计算器验算。
第13、14题是有规律的计算题,通过计算器运用让学生观察计算结果、发现规律,
3、第15题是读数练习,
先让学生任意写出几个多位数,再读一读,
第19题让学生展开关于计算结果的讨论,用计算器进行验证;
也可用估算方法判断分析结果的合理性.(师再次强调清除键的功能)
4、回忆求近似数的方法。学生口答,教师总结.
作业:p10、17题。
第十四课时“一亿有多大”活动设计
教学内容:p33-34
教材分析:教材在数概念的教学中,十分重视数感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学情分析: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活动过程:
包括四个阶段:设计方案——动手实际——获得结论——表达交流
阶段一:确立问题设计方案
1、明确活动目的、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结合具体素材描述
一亿的大小,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
2、确立研究的问题。
例:一亿粒大米有多少?
一亿个学生在一起占用多大面积?
口算一亿道口算题需要多少时间?
一亿个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
步行(汽车、飞机行驶)一亿米需要多少时间?
几滴血中有一亿个红细胞?
一亿滴水有多少?
一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树?
3、制定活动方案。
(1)活动步骤。
(2)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
并把活动步骤、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填写在活动记录表中。
阶段二:动手实践
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程补充记录在记录表中。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
阶段三:获得结论
学生根据对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描述出一亿的大小。
阶段四:表达交流
1、各小组陈述整个活动过程。
2、活动小结。
a进一步想象一亿有多大。
b对小组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内容:p14-15的例5、例6
教学目标:●掌握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能正确地改写整万的数。●掌握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正确地“略写”非整万的数。●理解、掌握“四舍五入”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增强学生的科普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
重点:大数的改写和略写。
难点: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教具: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用幻灯出示下面题目。
1、写出下面各数
一百二十万二千三百二百零四万五千三千零二十万零六百八十五千八百万零七百三百六十四万八千
2、读一读下面各数。
200000035000001020000086000000
二、讲授新课
1、教学例5。
(1)出示挂图或电脑课件展示人体血液的构造,介绍红细胞、白细胞的作用。
说明在一滴血液中含有多大数目的红细胞和白细胞,教师出示板书。
一小滴血含有:红细胞:5000000个白细胞:10000个。
(2)让学生读一读这两个数。再看看这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后,教师说明:这两个数都是整万的数。什么是整万的数呢?
像:2000035000010000001020000……都是整万的数。
像:2003535600010000051025600……都是非整万的数。
(3)明确告诉学生:在生产、生活中人们为了方便读写,常常将万后面的4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万”字。用万字来代替数末尾的4个0,这样就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了以“万”作单位的数。
(4)改写。
板书出示:500|0000个=500万个
强调:把个级的4个0省略掉,在500后面写上“万”字。这样照样读作:五百万个。
想一想:10000个=1万个。先让学生来说,然后教师添上板书“1”。
(5)即时尝试。
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18000030000018000000
学生独自改写。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是否记住写“万”字,并当作要点进行强调。
2、教学例6。
(1)电脑课件展示太阳和地球图,让学生观察、收集消息,了解太阳和地球的大小关系。
(2)让学生读出太阳和地球的直径分别是多少,并说一说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多少倍。这时学生感到直接说出这两个大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比较困难。
(3)启发学生想到:用“万”作单位的数进行比较会比较方便。
(4)观察这两个数有什么特征?
通过观察学生发现这两个数都是非整万的数,很显然我们不能想例5那样将它直接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那怎么办呢?
(5)介绍“四舍五入”法及如何用“四舍五入”法将非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教师:有一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什么是“四舍五入”呢?如:12756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①找准万位上的数。板书:12756
②看万位右边第一位上的数,是2。
③说明:根据“四舍五入”法规定,像这样小于5,把它和右边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
板书:12756≈10000。
说明:因为得出的是近似数,所以必须用“≈”,不能用“=”。
④再把1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板书10000=1万(说明:这里两个数是相等的,只能用“=”)
想一想:这样将1389000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先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再逐步引导。
①找准万位上的数:1389000
②看万位右边的第1位上的数。大于5向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
板书:1389000≈1390000
③再把板书1390000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板书:1390000=139万
教师: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多少倍?
⑺即时尝试
把下面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126400813285431209000
先由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讲评,如果学生直接“略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也可以,但要强调加上“≈”。
如:1264008≈126万1328543≈133万
三、课堂活动
1、课文第14页的“做一做”。
通过练习,一方面是让学生用刚学到的知识进行改写,进一步掌握新知;一方面通过提供的有关地理知识素材,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知识,扩大视野。
2、课文第15页的“做一做”
通过让学生分别求出同一个大数的不同的近似数,练习使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数,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近似数的理解。
四、巩固练习
课文练习二的第3~8题。
教学内容:练习一的:3-5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及其意义。
2、熟练地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了解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意义。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亿以内数的读法7′1、谁能说出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2、亿以内的数位是怎样分级的?3、小黑板出示:读出下列各数。326801458005205000(要求:说出万级和个级上各有什么数,分别读作什么,然后再合起来读)1、学生说出计数单位和相对应的数位。2、学生说出个级和万级。3、学生读数:32680读作三万二千六百八十145800读作十四万五千八百5205000读作五百二十万五千了解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6′1、投影出示:分别说出下面每个数中的“2”在什么数位上,表示什么?72650562450028450002、说出下列各数是由几个千万、百万、十万、万……组成的。567000703500040080000302000001、学生先讨论再回答:72650中2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5624500中2在万位上,表示2个万;2845000中2在百万位上,表示2个百万。2、学生讨论回答。巩固练习16′1、小黑板出示:读出下列各数405000090083000380004002、投影出示:(1)56850549是()位数,最高位是()位,从左往右起,5分别表示()请读出万级上的数。(2)在54后添()个0,这个数是五十四万。在63后添()个0,这个数是六千三百万。要把12345变成一千二百三十四万,应该()。在96中间添()个0,这个数才是九百万零六。3、游戏:用0、1、3、5、7组成四个不同的五位数,再读出来。1、学生先分级再读数。405000090083000380004002、学生先分小组回答然后全班交流。3、同桌两人组成数,另一人读数。
教学内容:第6页:例3、例4和练习二的:1~5题。
教学目标:
1、根据数位顺序的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会进行简单的概括、推理。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难点: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数位表。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6′1、万以内的数是怎样写的?请写出下列各数:四千零七十七百八十四千零三2、板书课题,导入新课。1、学生在自备本上写数后交流。新课22′一、教学例3:1、板书:七万三千零八十八万。问:这些数怎样写?2、问:这些数的最高位在哪位上?万位上是几?其它数位分别是几?怎样写?板书:七万写作70000三千零八十八万写作30800000七百零八万写作7080000。3、想一想:整万的数怎样写?一千五百六十九万写作:六百七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三写作;5、板书例4。问:这些数既有万级又有个级,应先写什么再写什么?6、检验。7、含有两级数应怎样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数位没有单位,怎么办?5、练习:做一做中的练习。1、学生试写。2、学生根据自己的写法回答。3、学生归纳:有多少万,就在万级上写多少,再写个级的4个0。4、学生练习。3、学生相互评议。4、学生归纳: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5、学生练习。作业7′练习二:6、7
教学内容:书第13~15页的例4、例5、例6,练习三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2、会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亿以内的数的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难点: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比较数的大小1、投影出示:在○里填上“>”、“<”或“=”。999○1010601○564687○6782、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3、教学例4。板书例4第一组数:454800和485004、归纳方法:(要求从不同数位和相同数位两种情况说明)5、练习:完成相应的做一做。1、说一说各是怎样比较的并说出四位数与三位数比较,四位数比三位数大;两个三位数比较,百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百位上的数相同,十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3、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知识先试做后看书检验。4、学生小结: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1、提出自学要求:整万的数,为了读、写简便,我们常常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怎能样改写,请大家自学课本。2、问:怎样改写的?3、板书例5让学生把例5补充完整4、巩固练习:完成相应的做一做。1、学生自学。]2、万位在右起第五位,整万的数万位后面有4个0。把4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就行了。求近似数1、小黑板出示:求出下列数的近似数:492693752、你们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的?指出:比万大的数,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求它的近似数。3、板书例6:127561389000。问:12756是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的?那么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时,要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呢?强调指出:要省略某一个数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只要根据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来考虑就可以了,不要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1389000,怎样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4、巩固练习:完成相应的做一做。1、学生写出近似数。2、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一个数千位后面的尾数,要根据百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3、学生试求近似数。几个学生说说: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时,是根据百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的,所以84380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时,要根据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多名学生说出方法。4、学生练习后说一说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内容:练习三的:6~8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亿以内数的认识。
2、正确地读、写出亿以内的数、比较数的大小和写出近似数。
3、能使用数据说明问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正确地读、写出亿以内的数、比较数的大小和写出近似数。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基础训练10′1、小黑板出示:读出下列各数6678905、9043000、7890000写出下列各数二十万、三十八万零九百、三百零五万零五十2、你们能说一说数位和计数单位的区别和联系吗?请背出数位表。3、投影出示:一个数的百万位和十万位上都是5,千位上是3,其他各位都是0。(1)这是几位数?请写出这个数。(2)最高位是什么位?读出这个数?(3)省略万位后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评议(要求学生说一说做题时是怎样想的。1、学生读、写数。2、多名学生回答。3、学生在自备本上做。(四人在黑板上做。)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提高训练17′1、投影出示:下面□里可以填哪些数?19□785≈20万、60□907≈60万9□8765≈1000000、9□4765≈900000其中最大或最小是几?2、用0、1、7、4、8能组成最大和最小的五位数各是多少?1、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做题。2、学生练习。作业8′练习三:6、7、8
第一课时
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一)
教学内容:比万大的数、计数单位、数级、数位等(课本第2~4页内容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习惯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以及没相邻两个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计数习惯。
3、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4、了解我国人口普查状况,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
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教学重点:
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
实物投影、计数器、小卡片、表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让学生写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如:
学校里共有多少名学生?你家里没月收入大约是多少元?一年的收入大约有多少元?
2、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教师板书:25000
老师:这是老师家里的存款,请同学们说一说,老师家里有多少存款?这个数是几位数?(五位数)各个数位的名称是什么?各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
25000
……万千百十个
位位位位位→数位
……万千百十个→计数单位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知,揭示课题。
老师:以上所说的到的是我们过去学过的知识─万以内的数,其实在声国中我们已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更大的数─亿以内数的认识。
2、介绍主题图。
老师:2000年我国开展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现在老师提供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请同学们看看这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据。
(1)投影出示:
(2)看了这些数据,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提的?
3、教学例1
教师:从同学们刚才尝试读数中,我们明白要想正确地读出这些大数,应该先了解掌握这些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现在,我们就先来学习这些知识点。
(1)投影出示图例:
老师:3819000这个数有多大呢?
(2)计数单位的认识:
计数器上遮去万以上的计数单位
①一千一千地数,数到10个一千。
老师:10个一千是多少
学生:10个一千是一万。(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满10向前一位进1,得出结果。)
教师用计数器表示:
②一万一万地数,数到10个一万。
老师:10个一万是多少?(在计数器上显示“十万”)
③同样方法认识百万、千万。
④认识亿的计数单位。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千万位左边一位是什么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老师明确说明:千万位左一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亿。在计数器上显示”亿”。
(3)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4)认识数级.
①引导学生观察数位及计数单位的排列规律.
学生回答探讨结果,并在自己的数位顺序表中填出新学习的数位以及相应的计数单位.
②进一步向学生说明: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死个数位为一级.最低一级是个级.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个级左边一级是万级,万级左边一级是亿级,并填写完整.
(5)认识“数值”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8页练习一的第1题.
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数位顺序表,加深学生对数位排列顺序的数级划分的认识.
2.课本第8页练习一的第3题
四、课堂总评
让学生自己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内容:p2-4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具:图片和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数数: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
4、出示图片: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请学生试着读一读。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问: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
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
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
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3819000
↑
表示8个十万
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是一级。
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三、巩固新知
1、“做一做”的1题数数
2、“做一做”的2题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19-20页数的产生、自然数和整数、十进制计数法及数位顺序。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认识自然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
2.使学生认识多位数的计数单位,理解十进制计数法及数位的含义,掌握数位的顺序和数级的概念,能根据数位或数级的顷序,初步认识一个具体的数中各个数位,以及数的组成。
教具准备:计数器,多位数的卡片,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教学数的产生
1.复习。
(1)提问:你能从右往左说出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吗?谁能从右往左说一说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
(2)读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每个数的组成。10000400045004530453220602006
2.教学数的产生。
(1)自然数的产生。(2)说明数的产生。
3.教学自然数。
(1)说明自然数。
有了数字,就可以用数来表示物体的个数。
提问:如果一个物体也没有,用哪个数表示?
追问:什么样的数叫做自然数?你能再说出几个自然数吗?
(2)教学自然数的特征。
提问: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几?有最大的自然数?为什么?
想一想:自然数的个数是怎样的?
追问:哪些数是整数?
二、教学十进制计数法
1.教学计数单位。
(1)复习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我们在前三年多里学的整数,都是万以内的数。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指板书的个、十、百、千、万)想一想,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提问:根据上面的关系,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教学万以上的计数单位。
①说明: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要用到比万大的数,从今天起,我们要学习比万大的多位数。
老师举出一些比万大的数的例子。
②从以前学习的一万开始,还可以继续数下去。
出示计数器,拨上一万。提问:现在计数器上表示多少?
我们可以一万一万地数下去。
追问:10个一万是多少万?现在我们一起十万十万地数。
追问:10个十万是多少万?一百万一百万地数。10个一百万是多少万?怎样拨珠?现在万位是“1”,是1个多少?接下去一千万一千万地数。数到10个一千万时,说明向前一位亿位上进1,是一亿。这时计数单位是什么?
提问:刚才数数时,有哪些计数单位?每位满几就向前一位进l?
③我们还可以这样数下去。师生共同一亿一亿地数到十亿、
提问:10个一亿是多少亿?十亿十亿地数到一百亿。提问:l0个十亿是多少亿?谁能说一说,这里数数时有哪些计数单位?
①小结:现在,你能按顺序说出有哪些计数单位吗?
让学生看着计数器的数位按顺序说——说有哪些计数单位。
2.说明十进制计数法。
刚才我们数数时,每一位上的计数单位满几就要向前一位进l?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说明: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关系。像这样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法。
追问:怎样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在十进制计数法有哪些计数单位?
三、教学数位顺序表
1.讲解数位。
(1)提问:阿拉伯数字有哪几个?
说明:要把一个数写出来就要用到数字。例如386,是一个数,它要用三个数字3、8、6。
追问:这个数是多少?用了哪几个数字?
板书1529。提问:这个数是多少?用了哪些数字?这个数从右往左有哪些数位?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指出: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每个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2)下面数里各有哪些数位?每个数位上的数字各表示多少?2625313
说明:数字2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数字3在个位上表示3个一,在百位上表示3个百。一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
2.教学数位顺序表。
(1)认识数位顺序。
除了已经知道的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外,多位数的数位也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请看整数的数位顺序。
提问:从右往左除了已经学习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外,依次还有哪些数位?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追问:从右往左,第五位是什么数位?第九位呢?
(2)认识数级。
说明: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位是一级。
提问:从数位顺序表上看,依次有哪些数级?个级有哪些数位?万级有哪些数位?亿级呢?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指名学生说一说,从右往左,哪些数位是个级?哪些数位是万级?哪些数位是亿级?
追问:你发现每个数级的数位排列有什么规律吗?
(3)请你按数级从右边起,说说每个数级各有哪些计数单位。
(4)做“练一练”。
3.认识多位数的组成。
(1)下面的数各是几位数,按数级分各有哪几个数级?你是怎样分的?
3248143248126324841263248
(2)先把下列各数按数级分一分,再说一说各有哪些数位,最高位是什么数位。
4253643625382345673214561732150
(3)下面各数亿级、万级、个级上的数各是多少?
26300420632451230432512072462130
引导学生先分数级,再启发学生说出每一数级上各是多少。
(4)从左往右,先根据数位的顺序,指导学生说一说下面各数的组成;再根据数级的顷序,告诉学生每一数级上各表示多少,并让学生说一说。34002603400623054000
四、小结和练习
教学内容: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课文第33—3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通过学习、交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向他人学习、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习惯。
重点:理解大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难点: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1亿有多大。
教具准备:一叠纸张(1000张)、直尺等。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
老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大数。今天,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能想象1亿有多大吗?引发学生猜想。学生根据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能会结合不同的量进行猜测。
学生回答的内容可能有:1亿大米能装满一间房子、一整车吧;1亿米在体育场上要跑一万圈,10万圈吧;1亿本书摞起来有一座山那么高吧。
二、探究活动
1.首先确定研究方案,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研究选择测量“1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
2.思考如何进行测量。
提问引导:找出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行吗?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
学生想到,可以先测量一部分,再推算出整体是多少。
“一部分应该取多少张呢?学生:100张、1000张、10000张。
教师:有没有想到取115张、1021张呢?接着说明,为了计算方便,应该取整百、整千、整万的数量。
3.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分别用100张和1000张纸的高度为基数进行测量。
⑴教师取几份100张纸给部分学生测量高度,然后学生分小组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
⑵教师把1000张纸给其他的学生测量高度,让他们也分小组去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
由于学生测量时的误差,得出的结果也不相同,另外部分学生对推算的方法、过程也不一定理解、掌握,所以,教师有必要进行全班讲演。
以100张为例。测量高度:约1厘米。(为了计算的方便,预备的纸张要有所选择)
提问引导:1000张呢?——10厘米
10000张呢?——100厘米——1米
100000张呢?——10米
1000000张呢?——100米
10000000张呢?——1000米
100000000张呢?——10000米
⑶推算结果。
1亿张纸的高度是1万米。老师:你知道1万米有多高吗?
你记得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有多高吗?这里学生感受到1万米比珠穆朗玛峰还高,也就是说如果有1亿张这样的纸摞起来,它的高度将超过珠穆朗玛峰。
以1000张为例。测量高度:约9厘米。照此推算:1万张的高度为9000米。
老师:为什么选择不同的基数进行测量,推算的结果就不同呢?
为了让学生理解“基数越大,误差越小”的道理,教师可以打个比方;如果取1亿张还有误差,还有误差吗?
三、自主活动:让学生自己选择不同基数的物品进行测量、推算,进一步感受1亿有多大。
教学内容:练习二的:8~11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
2、熟练地写含有两级的数。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数位表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基础训练1、小黑板出示:写出下列各数十二万三百零五万四千零六万五千2、这些数你是先写哪一级的?再写哪一级?3、请你回忆一下数位表,你能说出数位表在写数时能给你什么帮助?1、学生写数:十二万写作:120000三百零五万写作:3050000四千零六万五千写作400650002、学生回忆亿以内数的写法。3、学生自由说一说。课堂练习1、投影出示:写出由下列各数组成的数。(1)四百万八十万五万和三千(2)六千万、九万和五百(3)八千万和四十反馈:这些数的最高位是什么数?怎样写出这些数?2、写出下列各数:四千二百万、四千零七万五千七百、十二万五千、一百七十万、四十九万一千三百1、学生写数(3人上黑板写)学生说一说万级和个级上的数是怎样确定的。2、学生写数后大家评议。游戏提出要求:同桌两人在零、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插入一些数字,请同桌写出这个数。看谁会写?学生游戏。作业练习二:10、11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数学四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篇1单元测试1.填空.(1)在计算(2000-36×47)÷44时,首先算()法,最后一步算()法....
垂直篇1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直、互相垂直、垂线等概念。(二)初步学会画垂线的方法。(三)培养学生初步画图的...
数学教案-《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篇1《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
数学教案-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篇1一-[第2课时]教学时间:教学内容: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1、 ...
数学教案-三步计算应用题篇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59页例1。教学目的:1.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
数学教案-相遇问题篇1教学内容:相遇问题教学目标 :1、 在学生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三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初步...
数学教案-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篇1教学目标 1.理解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2.能分步解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
《平移与平行》教学案例研讨篇1〖教学目标〗课的前半部分,学生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了平行线。下面的内容是巩固性...
《图形的旋转》教学实录篇1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材内容:小学数学第七册《图形的旋转》教学目标:1、了...
人口普查教案篇1课题:人口普查(二)写多位数教学目标:1.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2.培养学生的迁...
《认识平行》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教材第七册p39—41认识平行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感知平面上两...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篇1教学目标1、正确地进行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进一步提高口算和估算能力;2、进一步体会乘法与...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