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33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59页例1。
教学目的:
1.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能凭借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弄清三步计算应用题的知识结构,并能列综合算式进行解答。
2.培养学生初步的搜集信息、选择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三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特点:应用题检验的方法。
教具准备:计算题辅助教学软件一套。
教学过程 :
一、引入
1.生猜老师的年龄。
2.生提供信息:如果老师不直接告诉年龄,你能提供几条信息,使同学们从你所提供的信息中推算出老师的年龄吗?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展开,让学生灵活选择条件进行解答。
[说明:课的导入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开
1.师提供信息。
同学们种树,三年级种了36棵,四年级种的棵数是三年级的2倍,五年级种的棵数比三、四两个年级种的总数少8棵。
(1)独立操作:你能用线段图把这几条信息表示出来吗?
(2)指名回答:先画什么?再画什么?五年级种的棵数怎么表示?(课件显示)
(3)提问:这些信息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如:四年级种的棵数,三、四年级共种的棵数,五年级种树的棵数,三个年级共种树的棵数等。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课件在线段图的相应的位置上表示出来,并打上“?棵”。一、二步计算的问题马上让学生口答。)
[说明:利用教师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习的能力也得以提高。]
2.尝试解答:五年级种树的棵数,即例1。
3.指名板演。
36+36x2-836x(2+l)-8
=36+72-8=36x3-8
=108-8=108-8
=100(棵)=100(棵)
答:五年级种树100棵。
4.学生说出两种解法的思路。
5.揭示课题: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6.小组讨论:如何来检验算式是否正确?
7.交流汇报。
(1)把得数当作已知数,再算一遍:
36+36x2-100=8(棵)
正好符合原来的已知条件。
(2)换一种方法解答。
[说明:放手让学生进行尝试、分析,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先尝试后讲解,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 中的落实。]
8.试一试。
在“学雷锋做好事”活动中,四(l)班同学做了25件,四(2)班同学做的件数比四(1)班的2倍少15件,四(3)班做的件数是四(2)班的2倍,四(3)班同学做好事多少件?
同桌互说解题思路,并说出算式中前一步所表示的意义。
9.概括三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步骤。(课件显示)
(1)读:弄清题意,找出条件和问题。
(2)想:分析题里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4)验:进行检查,写出答案。
[说明:既让学生在具体的解题体验中自然地总结出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又能从中给予合理地简缩,形成“读——想——算——验”的学习方法,并适当地进行板书,有利于学法指导。]
三、巩固
1.先说图意,再列式。(课件演示)
(生讲一个算式,课件显示一个)
2.选择题
(1)果园里有桃树60棵,是梨树棵数的2倍,苹果树的棵数比梨树和桃树的总数少20棵,果园里有苹果树多少棵?正确算式是(C)
A.60x2-20B.60÷2-20
C.60÷2+60-20D.60x2+60-20
(2)买一台洗衣机要600元,买一台彩电比买3台洗衣机的价钱还多100元。买一台洗衣机比买一台彩电要少花多少钱?
正确算式是(B、D)
A.600x3+100
B.600x3+l00-600
C.600x3+100+600
D.600x(3-1)+100
(回答正确,鼠标点一下序号,自动跳入括号,并发出鼓掌声。错误的,则序号自动从括号中弹出,并要求说出错在哪里。假如要使这个算式成立,应用题该怎么改?)
3.小组合作,搜集生活中的信息,编一道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小组间交换做题并校对。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怎样解答一般的三步计算应用题?其中,最关键的步骤是什么?
一般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课题
一般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教学
目标
1. 使学生理解三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知道用分析法解答三步计算应用题。
2. 能正确列式解答,掌握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3. 掌握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4. 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重点
难点
学会分析数量关系。
灵活检验。
课型、主要教学方法
新授课 讲解法 讨论法 练习法
缙云实验小学 陈耀红
操 作 过 程
板书设计 : 一般的三步计算计算的应用题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少8棵
(1)四年级种树多少棵? 36×2=72(棵)
(2)三、四年级一共种树多少棵? 72+36=108(棵)
(3)五年级种树多少棵? 108-8=100(棵)
教师活动 预计时间(18 )分
学生活动 预计时间(22 )分
一. 复习旧知.
1. (大屏幕出示准备题):同学们种树,三年级种了36课,四年级种的棵数三年级的2倍,三、四年级共种了多少棵?
2. 指名读题.
3. 板书综合算式.
4. 还有其他解法吗?
二. 新授
1. 导入 课题.
出示例1:(把准备题中的三、四年级一共种树多少棵?改成五年级种的棵数比三、四年级种的棵数少8棵,五年级种树多少棵?)----引入课题。
2. 指导理解题意。
(1)指名说条件和问题。
(2)评议所画的线段图是否符合题意,修改。
3. 指导探求解题思路。
(1)、问:要求“五年级种多少棵”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2)、指名回答。
小结解题思路。
(3)、出示解题步骤。
4、指导尝试解答。
(根据回答板书)
板书综合算式.
5、教学检验方法。
问:你有什方法对这道题进行检验?
小结:(1)把得数当作已知数再算一遍.
(2)换一种方法解答.
三. 试一试.
出示(例1:缺少问题)
要求:提出一个用不同方法解答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1. 解题思路训练。
2. 针对性练习
四、总结.
五、检测练习.
1. 读题,画出线段图.
2. 说出解题思路.
3. 列式解答.
4.可能有:36×(2+1)
1.齐读课题
2. 仔细读题.
(1) 说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2) 根据条件在准备题已画的线段图上进行修改。
3.探求解题方法.
(1)、讨论,回答。
(2)、同桌互说解题思路,指名说。
4.尝试解答。
(1)(1)分步列式
(2)综合列式
(3)还有什么方法?
5.想一想:有那些方法可以进行检验?
说出方法。
尝试练习.
(1)提出问题。
(2)列式解答
(3)集体评议.
读题并填空。
(1) 小明有12张邮票,小青的邮票张数是小明的3倍,小华的邮票比小明和小青的总数多8张,小华有几张?想:要求小华有几张邮票,要知道
( )和( )各有几张邮票,已知( )
,所以要先求出( ) 的邮票张数,再求出( ),最后求( )。
完成练一练1。
1.板演。
2.校对,集体讲评。
编应用题。(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数学四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篇1单元测试1.填空.(1)在计算(2000-36×47)÷44时,首先算()法,最后一步算()法....
垂直篇1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直、互相垂直、垂线等概念。(二)初步学会画垂线的方法。(三)培养学生初步画图的...
数学教案-《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篇1《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
数学教案-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篇1一-[第2课时]教学时间:教学内容: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1、 ...
数学教案-相遇问题篇1教学内容:相遇问题教学目标 :1、 在学生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三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初步...
数学教案-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篇1教学目标 1.理解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2.能分步解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
《平移与平行》教学案例研讨篇1〖教学目标〗课的前半部分,学生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了平行线。下面的内容是巩固性...
《图形的旋转》教学实录篇1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材内容:小学数学第七册《图形的旋转》教学目标:1、了...
人口普查教案篇1课题:人口普查(二)写多位数教学目标:1.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2.培养学生的迁...
《认识平行》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教材第七册p39—41认识平行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感知平面上两...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篇1教学目标1、正确地进行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进一步提高口算和估算能力;2、进一步体会乘法与...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篇1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这节课,我们接着做游戏好吗?虽然是做游戏,老师也要看看哪些同学能通过现...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