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33
教学目标
1.理解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
2.能分步解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3.继续培养学生类推、分析、比较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确定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56×2+56= 78×4-22= 45÷(3+2×6)=
168-17×4=100-100÷5×3= (100-100÷5)×3=
2.华山小学三年级栽树56棵,四年级栽的棵数是三年级的2倍.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
提示:要想求出“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四年级栽树棵数怎样求?为什么用“56×2”,你们是根据哪句话这样求的?
二、探究新知.
1.改复习题为例5:华山小学三年级栽树56棵,四年级栽的棵数是三年级的2倍,五年级栽的比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少10棵,五年级栽树多少棵?
2.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讨论:你认为这道题的关键句是哪一句?
(教师在“五年级栽的比四年级总数少10棵”下面画出曲线.)
3.怎样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呢?
4.根据线段图和题意,讨论思考:
要求出五年级栽树多少棵,必须先知道什么?你是根据什么这样说的?为什么?
启发学生:“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能直接求出来吗?解答这道题,第一步求什么?第二步求什么?第三步求什么?(通过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5.通过交流汇报,确定解题思路,教师板书小标题,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形成板书:
(1)四年级栽树多少棵?
56×2=112(棵)
(2)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
56+112=168(棵)
(3)五年级栽树多少棵?
168-10=158(棵)
答:五年级栽树158棵.
6.反馈练习.
学校举行运动会,三年级有35人参加比赛,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3倍,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三、四年级参加的总人数多12人.五年级参加比赛的有多少人?
三、巩固发展.
1.学校里有柳树36棵,松树比柳树少12棵,杨树的棵树等于松树和柳树总棵数的4倍.有杨树多少棵?
同桌互相说这道题的关键句是什么,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2.狮子可以活40年,大象活的年数是狮子的2倍,海龟活的年数比大象活的年数的2倍还多20年.海龟能活多少年?(先画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计算)
四、课堂小结.
第一:回顾本课学习内容,指出这类应用题是三步计算应用题.
第二:解答此类应用题,要抓住关键语句,明确数量关系,通过分析关键语句确定的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步骤.
第三:提示同学,有的已知条件在解题时不止用一次.
五、布置作业 .
学校组织数学比赛.五年级参加60人,四年级参加45人,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的2倍.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画图并计算)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正确解答这类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方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及推理能力.
3.渗透比较、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教学重点
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理解题目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新镇小学三年级有四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114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根据问题补充相应的条件并列式.
(1)有5个教室,每个教室有8盏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台抽水机4小时浇地多少亩?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新镇小学三年级有四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三个班,每班38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1)读题,与复习题1题进行比较,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问:要想求“三、四年级共多少人”,应该知道哪两个条件呢?这两个条件题中直接告诉了吗?该怎样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呢?并引导学生画线段.
(2)根据线段图,引导学生口述,教师书写小标题,形成板书.其他学生把书中第14页的空白填写完整.
①三年级有多少人?
40×4=160(人)
②四年级有多少人?
38×3=114(人)
③三年级和四年级共多少人?
160+114=274(人)
答:三年级和四年级共274人.
(3)引导总结:从问题入手,推想出能直接解决问题的两个条件,再看这两个直接条件题中是不是直接给出了,如没有直接给出,再思考利用哪些条件可求出直接条件,进而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算什么.
2.类推学习例4.
(1)出示例4:两个修路队共同修一条路,3天修完.第一天修了120米,第二天修了102米.平均每天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多少米?
(2)分析题意,指名学生在原例题的线段图上标注所求问题.
(3)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分步完成,指名学生板演,形成板书,最后集体订正.
①第一队每天修多少米?
120÷3=40(米)
②第二队每天修多少米?
102÷3=34(米)
③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多少米?
40-34=6(米)
答: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6米.
三、课堂总结.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三步应用题的解法:分析这类应用题可以从问题入手,并先求出解决问题的两个条件.
四、巩固发展.
1.少年宫装了8串彩色灯泡,每串15个.还安装了6串普通灯泡,每串20个,一共安装了多少个灯泡?(先讨论分析解题思路,再独立解答)
2.口头列算式解答,投影出示下图情景,分组根据图意补充条件,分别组成一步、两步、三步应用题,并请其他组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菊花和芍药花共有多少盆?
五、布置作业 .
商店运来一批水果,其中有香蕉375千克,有桔子500千克.每25千克装一筐.香蕉比桔子少几筐?(用两种方法解)
板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数学四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篇1单元测试1.填空.(1)在计算(2000-36×47)÷44时,首先算()法,最后一步算()法....
垂直篇1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直、互相垂直、垂线等概念。(二)初步学会画垂线的方法。(三)培养学生初步画图的...
数学教案-《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篇1《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
数学教案-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篇1一-[第2课时]教学时间:教学内容: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1、 ...
数学教案-三步计算应用题篇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59页例1。教学目的:1.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
数学教案-相遇问题篇1教学内容:相遇问题教学目标 :1、 在学生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三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初步...
《平移与平行》教学案例研讨篇1〖教学目标〗课的前半部分,学生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了平行线。下面的内容是巩固性...
《图形的旋转》教学实录篇1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材内容:小学数学第七册《图形的旋转》教学目标:1、了...
人口普查教案篇1课题:人口普查(二)写多位数教学目标:1.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2.培养学生的迁...
《认识平行》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教材第七册p39—41认识平行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感知平面上两...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篇1教学目标1、正确地进行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进一步提高口算和估算能力;2、进一步体会乘法与...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篇1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这节课,我们接着做游戏好吗?虽然是做游戏,老师也要看看哪些同学能通过现...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