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历史教案 > 高中历史教案 > 高一历史教案 >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学案(通用2篇)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学案(通用2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8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学案篇1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学案【三维目标】

目 标内  容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空想社会主义

与工人的觉醒

空想社会主义;

三大工人运动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观点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对问题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问题探究概括阐释独立思考合作探讨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巴黎公社的学习,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马恩创立科学共产主义;《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及意义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成立的历史背景;巴黎公社的成立;巴黎公社采取的革命措施;巴黎公社的失败及其历史意义【学习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学习难点】空想社会主义和巴黎公社性质【课时安排】    1课时【知识梳理】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背景(1)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1825年经济危机——社会条件(2)英法德工人运动——阶级条件【学习探究】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原因何在?它们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有什么关系?1)工人运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社会经济还未发展到铲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工人斗争的需要。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阶级基础。(3)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条件2.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问题探究】《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什么会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系统完善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明了斗争的目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革命的基本力量——无产阶级,实现目标的手段——暴力革命,革命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所以说《共产党宣言》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理论研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2)革命实践:共产主义者同盟【问题探究】我们应该从马克思、恩格斯身上学习哪些优秀的品质?分析:从国际主义精神、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等方面去谈。(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具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坚持真理和为人类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等。)二.巴黎公社1.导火线:1870年普法战争失败第二帝国被推翻,第三共和国成立2.革命开始:1871年3月18日革命3.措施:(1)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2)政治:废除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4.历史意义:(1)地位: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2)作用:丰富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5.影响: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成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重难点导析】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规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呈现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变成现实,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由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出现了曲折。(1)由空想到科学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2)由理论到实践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传播,社会主义运动迅速蓬勃发展起来。1871年法国爆发了巴黎公社武装起义建立了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权。社会主义以由理论发展到实践。(3)由理想变现实《共产党宣言》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4)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二战后,东欧出现了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八个社会主义国家,亚洲也出现了中国、朝鲜、越南、蒙古四个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由一国胜利发展到多国胜利。(5)由一种模式发展到多种模式社会主义制度诞生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主要是苏联模式的,各国也纷纷效仿。但由于苏联模式的弊端以及与各国国情的不符,其他国家力图通过改革突破这一模式,主要出现了南斯拉夫、中国两种模式。实践证明苏联模式、南斯拉夫模式是失败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例1】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这里“三个最先进国家”指的是a、英法美   b、英美德   c、法美德   d、英法德【解析】本题选d。本题为材料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归纳概括、知识迁移及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19世纪中期,随着各国工业革命的加紧进行,各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社会政治思潮兴起,其中主要的思潮是反映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政治经济要求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意志古典哲学,反映工业无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等思潮。解答本题应先明确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思想来源,然后进一步联想其最早兴起的国家,从而作出正确判断。【例2】1824年,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建立了许多“公社”,实行人人劳动,按需分配制度。然而,这些“公社”不久都瓦解了,其基本原因是()a.社员们思想觉悟太低b.人们不理解他的主张c.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d.缺乏大量的后续资金【解析】正确答案为c。欧文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希望用建立公社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而在19世纪20年代世界历史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欧文的设想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因而注定要失败,其他三项都是“公社”超越历史发展的表现。它表明当时生产力还远未发展到可以“按需分配”的程度,故“公社”不可能持久。2、巴黎公社的历史地位、失败的原因及历史经验(1)、历史地位:巴黎公社是19世纪30年代以来国际工人运动的最高峰,也是这一阶段国际工人运动的一个总结,它借鉴和继承了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经验,根据当时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作了可贵的尝试。①巴黎公社体现了以往工人运动的全部特点,具有自发性、暴力性、政治性三大特点,是以前工人运动的总结。②巴黎公社革命具有重要的创新精神,这就是打破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核心内容。因此,巴黎公社在社会主义运动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失败的原因:从客观上看,巴黎公社遭到法国和普鲁士的联合绞杀,反动势力过于强大。①从主观上看,是公社领导人的某些失误造成的,说明法国工人阶级还不够成熟,如:未建立工农联盟,没有统一的领导,没有乘胜追击残敌等。②从根本原因上看,当时法国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还代表着历史发展的主流。这次革命的发生,并不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阻碍了经济基础演变的结果,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3)历史经验:巴黎公社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①巴黎公社就是工人阶级夺取政权,马克思在总结它的经验时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工人阶级“掌握政权的第一个条件是改造传统的国家工作机器,把它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加以摧毁。”这是巴黎公社最主要的经验。②巴黎公社还提供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后,用真正民主的无产阶级新型国家来取代它的初步经验。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如果说巴黎公社在镇压资产阶级及其反动政府方面做得不够坚决,留下了沉痛的教训;那么它在实行无产阶级的真正民主方面所进行的大胆实验,却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经验。③公社实行的有利于工人阶级的措施和具有明显社会主义倾向的法令,也为利用国家政权排除资本主义,组织社会主义生产,使劳动者在经济上获得解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例3】巴黎公社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主要表现在a、废除了旧的军队、警察、法庭、议会b、规定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c、出台了保护工人的政策d、建立工人阶级自己的军队、治安、司法、立法机构【解析】本题答案选d。本题为程度选择题,通过对巴黎公社有关措施的分析,认识巴黎公社的历史地位,考查学生比较历史知识和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分析,评论历史事件的能力。试题所列四个选项,不同程度的都是巴黎公社的创举,因此对事物的主次一定要认清。被选项a、d涉及对上层建筑的调整,与b、c两项比较,都处于重要地位。巴黎公社最伟大的意义体现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是建立无产积极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因此选d项。【例4】巴黎公社采取的带有无产阶级专政性质的措施有:①公社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②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③取消旧的国家机器,建立工人阶级自己的国家机构④工职人员年薪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a、①②   b、②   c、③④   d、②④【解析】本题答案为b。巴黎公社的大多数措施都是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的,但②触及了私有制,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学案篇2

知识与技能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2)工人运动的兴起(3)空想社会主义(4)古典哲学(5)古典政治经济学(6)《共产党宣言》的发表(7)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8)巴黎社会

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难点:《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及意义。

课前自主学习

一、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

1.———年,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暴露。

2.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提高,资本家获利丰厚,但工人生活却没有改善。———日趋激化。

3.为探究矛盾根源,———国思想家————、和———国思想家————等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建设理想社会但无法实现的美妙构想,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

4.19世纪三四十年——国、——国和————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

二、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1.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工人运动经验,汲取优秀的思想成果,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的————、英国的————和英法的————,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年,他们出席在伦敦举行的————代表大会,受大会委托起草同盟纲领,即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

2.《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的客观规律,充分肯定了————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还号召————,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3.评价:《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的诞生。从此,————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三、巴黎公社

1.背景:1870年,————爆发,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第三共和国成立,成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临时政府采取投降政策,与德国签订割地赔款的条约,革命由此爆发。

2.过程:1871年3月,巴黎人民组织的国民自卫军打败了临时政府军,成立了自己的政权即——。

3.措施:(1)政权建设:废除———,取消资产阶级———,以———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4.社会经济:没收———的工厂交给————管理;维护工人的权利,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但公社没有接管———,没有同———取得联系,没能发动———,导致临时政府的反扑,一星期后,巴黎公社被镇压在血泊之中。

5.经验教训: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其革命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它的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

课堂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 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

情景激疑    “追求没有剥削、压迫的理想社会”是存在于古今中外的,对未来美好的理想是人类前进的动力,这种理想在近代于西欧终于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学说。你怎样看待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对解决社会问题的设想和看法的?

知识归纳

1.空想社会主义

(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背景:①19世纪早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1825年在英国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次经济危机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危害。②工人为提高生活的待遇和改善工作环境同资本家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斗争,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来源:]

(2)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和主张:①傅立叶、圣西门和欧文等思想家为找到社会发展的良策进行了不懈的探索。②他们抨击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建设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

2.工人的觉醒

(1)19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等大规模工人运动。工人们不仅要求改善生活待遇,还积极争取政治权利。(2)尽管这些斗争都失败了,但表明广大工人已经觉醒,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典例剖析【例1】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性事件是   ( )

①法国里昂工人起义②正义者同盟成立③英国宪章运动爆发

④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⑤《共产党宣言》发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⑤

【变式题l】(•湖北宜昌)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主要是指无产阶级(    )

a.接受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b.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c.进入了有组织的革命斗争时期d.开始提出了独立的经济和政治要求

知识点二《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1.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运动实践.广泛吸取优秀的思想成果,在此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众,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分析。(2)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等优秀的思想成果。[来源:学。科。网]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诞生的标志及内容: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①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同时指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②宣言还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并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3.诞生的历史意义:使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典例剖析     【例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前提是 (    )

a.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深入发展      b.吸收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  

c.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d.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参加工人运动的实践

【变式题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主要是因为   (    )

a.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表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c.阐明了阶级斗争说        d.提出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知识点三:巴黎公社

1.巴黎公社成立的背景:

(1)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采取对敌投降、对人民镇压的反动政策。①临时政府同德国草签了割地赔款条约:赔款50亿法郎,割让洛林省一部分和阿尔萨斯省。②临时政府秘密调集军队,准备武力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

(3)1871年,国民自卫军占领临时政府的各主要机关,控制了巴黎。

①1871年3月18日临时政府的军队企图夺取巴黎城内的蒙马特尔高地等处国民自卫军的大炮,巴黎无产阶级革命由此爆发。②国民自卫军向政府军发动进攻,当晚便占领了政府的各主要机关,临时政府逃往凡尔赛。

2.巴黎公社的成立及采取的革命措施

(1)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正式宣告成立。

(2)公社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①政权建设:民主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有立法权和行政权;废除旧军队、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取消资产阶级法庭,建立自己的司法机构;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任何一个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②社会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维护个人的权利,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3)评价:巴黎公社所采取的措施、政策及其阶级性。①首先要明确巴黎公社采取的措施中最重要的措施。与以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相比,巴黎公社夺取了全市(巴黎)的政权。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雏形。而最能体现其无产阶级专政政权的措施是政权建设方面,依据在于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上层建筑中的国家机器最能体现出阶级性来。可见巴黎公社的诸多措施中最重要、最伟大的创举是政权建设方面的措施,其内容可以简单表述为: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雏形。当然“打碎"并非砸烂,而是对旧的国家机器进行改造,使其成为为人民服务的机构。②其次要理解巴黎公社的措施政策是无产阶级性质的。依据在于这些决策都以工人阶级的利益为出发点,大方向是为工人谋福利的。但这些决策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性质的,依据在于其不含公有制内容,也没有否定或批判私有制。如只是“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很显然,没有逃亡的资本家的工厂并没有没收。

3.巴黎公社的失败

(1)巴黎公社由于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致使临时政府利用财政支持调集军队对巴黎进攻。同时,公社也没有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能发动广大农民,致使公社在敌人进攻面前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2)公社战士浴血奋战,打退了临时政府军队的多次进攻,1871年5月最终被扼杀。

4.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革命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2)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公社战士的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为无产阶级树立了楷模。

典例剖析  【例3】巴黎公社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主要表现在   ( )

a.废除了旧军队、警察、法庭等,建立新的国家机构

b.规定公社职员的薪金一律不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

c.没收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d.对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实行监督

【变式题3】1848年巴黎工人六月起义和1871年巴黎公社都属于   (   )

a.突发性的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 b.自觉性的武装斗争和经济斗争

c.有纲领的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 d.有准备的武装斗争和经济斗争

巩固测试

1.下列人物属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   )

①圣西门 ②欧文③傅立叶④马克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下列关于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只是空想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三位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美妙设想没有任何价值

b.他们的理论不成熟,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

c.他们不能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个客观规律

d.他们不懂阶级斗争,不知道依靠无产阶级的斗争去实现理想

3.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这里,“三个最先进国家"是指”……………………•(   )

a.英、法、德   b.英、法、美    c.法、德、俄   d.美、德、俄

4.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法国在普法战争中的惨败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

c.普鲁士军队包围首都巴黎  d.临时政府派军队偷袭

5.引发巴黎公社起义的大规模战争是…………(   )

a.普奥对丹麦战争   b.普奥战争   c.普法战争   d.南北战争

6.19世纪70年代,巴黎公社失败的社会根源是 (   )

a.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b.没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领导

c.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      d.没有建立起巩固的工农联盟

7.“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宣言》中这段话的核心思想应是(   )

a.夺取国家政权  b.夺取生产资料  c.无产阶级掌权   d.发展社会生产力

8.某人生活在1871年4月的巴黎,他有可能经历的现象是………………………(   )

a.他的工资比当时最高领导人的工资还高 b.他被任命为巴黎公社委员会委员

c.他到资产阶级法庭要求调解邻里纠纷   d.他要去朝拜法兰西皇帝

9.马克思在晚年谈及巴黎公社时,指出:“且不说这不过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理解马克思的这一论断?

10、材料一 本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体系,如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的最初阶段出现的”…‘这些体系的发明家们虽然曾经看出阶级的对立……但是他们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周期性经济危机……大批失业和挨饿的工人陷入绝望的地步,以致发生公开的暴动…•••数以千计的、人群涌到赛克斯公司的工厂,冲进室内,捣毁了所有的织布机……同样在普雷斯顿、罗契台尔也发生了类似的捣毁织布机的风潮。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三 恩格斯第一次说哽了.无产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的阶级……战斗的无产阶级是能自己帮助自己的。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必然会使工人认识到,他们除了社会主义以外,再没有别的出路。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只有成了工人阶级政治斗争的目标时,才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这就是思格斯的关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的基本思想。

——列宁《弗里德里斯•恩格斯》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圣西门等人与恩格斯思想的异同,并从社会经济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这一角度说明其不同的原因。

(2)材料三谈到的工人运动与材料二所反映的工人运动有何区别?

(3)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学案(通用2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知识网络】 ...

  •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测试1.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

  • 秋收起义简介

    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

  • 理性之光

    第15课课标要求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述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落实课标一、社...

  •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明清两朝的鼎盛时期,出现了社会经济全面高涨的局面。1.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天工开物》...

  • 第18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程标准】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

  •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程标准要求 古代人口迁移的流向:一是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地区流向人口稠密的黄河中下游...

  •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题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第1课时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

  • 宋明理学

    第4课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落实课标 一、背景——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佛、...

  •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课程标准】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

  • 自然科

    教学设计方案学重点: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电磁学的成就;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难点:解析几何学和微积分学的创立;爱因斯坦...

  • 新文化运动

    第五章第一节《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导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课件出示图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