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历史教案 > 高中历史教案 > 高一历史教案 >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8

          第五章第一节《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导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课件出示图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指导思想、代表人物、活动阵地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新发展及其影响。
(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背景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关系基本观点的理解能力;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前、后期性质变化的分析,培养学生比较和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三方面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培养学生的时代感。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让学生掌握正确对待东西方文化的观点,学会辩证思维、全面看问题的方法。
(3)鼓励学生收集历史资料,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收集和分析历史资料的方法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中国资产阶级为打破封建束缚而在思想文化上开展的启蒙运动,是反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弘扬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在国内外产生巨大的影响。
(2)通过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事迹的介绍与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
【导学重、难点】
1、重点分析:
(1)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只有通过其内容的教学,才能深刻理解其实质,才能使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当时的斗争精神和贡献。这一部分内容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把握本节内容的关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本教学的重点之一。
(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其新发展,构成了新文化运动前、后期一个整体。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因此,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自然也就成为本教学的重点之二。
2.难点分析:
(1)辛亥革命后,尽管成立了中华民国,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并没有改变,仍然处在封建军阀统治下;辛亥革命前因对封建思想的批判不彻底,以至于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继续用封建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思想上是黑暗时期;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
(2)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袁世凯上台后,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为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所不能容忍,因此,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因为新文化运动离学生的现实太远,在学习中难以理解,因此,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便成为本课的教学难点之一。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三方面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通过分析突破难点。
(3)新文化运动中的知识分子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偏向,如何引导学生从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性和局限性去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便成为本课教学的难点之二。教学时,我用图表形式,引导学生讨论、探究,突破难点。6页,当前第1页123456

新文化运动.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知识网络】 ...

  •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测试1.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

  • 秋收起义简介

    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

  • 理性之光

    第15课课标要求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述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落实课标一、社...

  •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明清两朝的鼎盛时期,出现了社会经济全面高涨的局面。1.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天工开物》...

  • 第18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程标准】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

  •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程标准要求 古代人口迁移的流向:一是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地区流向人口稠密的黄河中下游...

  •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题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第1课时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

  • 宋明理学

    第4课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落实课标 一、背景——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佛、...

  •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课程标准】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

  • 自然科

    教学设计方案学重点: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电磁学的成就;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难点:解析几何学和微积分学的创立;爱因斯坦...

  • 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学案

    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考纲课标解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