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15
高考要求
三个“二次”即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是研究包含二次曲线在内的许多内容的工具高考试题中近一半的试题与这三个“二次”问题有关本节主要是帮助考生理解三者之间的区别及联系,掌握函数、方程及不等式的思想和方法
重难点归纳
1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
(1)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法
y=ax2+bx+c;y=a(x-x1)(x-x2);y=a(x-x0)2+n
(2)当a>0,f(x)在区间[p,q]上的最大值m,最小值m,令x0= (p+q)
若-<<i>p,则f(p)=m,f(q)=m;
若p≤-<<i>x0,则f(-)=m,f(q)=m;
若x0≤-<<i>q,则f(p)=m,f(-)=m;
若-≥q,则f(p)=m,f(q)=m
2二次方程f(x)=ax2+bx+c=0的实根分布及条件
(1)方程f(x)=0的两根中一根比r大,另一根比r小a·f(r)<0;
(2)二次方程f(x)=0的两根都大于r
(3)二次方程f(x)=0在区间(p,q)内有两根
(4)二次方程f(x)=0在区间(p,q)内只有一根f(p)·f(q)<0,或f(p)=0(检验)或f(q)=0(检验)检验另一根若在(p,q)内成立
(5)方程f(x)=0两根的一根大于p,另一根小于q(p<<i>q)
3二次不等式转化策略
(1)二次不等式f(x)=ax2+bx+c≤0的解集是
(-∞,α)∪[β,+∞a<0且f(α)=f(β)=0;
(2)当a>0时,f(α)<<i>f(β) |α+|<|β+|,
当a<0时,f(α)<<i>f(β)|α+|>|β+|;
(3)当a>0时,二次不等式f(x)>0在[p,q]恒成立
或
(4)f(x)>0恒成立
典型题例示范讲解
例1已知二次函数f(x)=ax2+bx+c和一次函数g(x)=-bx,其中a、b、c满足a>b>c,a+b+c=0,(a,b,c∈r)
(1)求证两函数的图象交于不同的两点a、b;
(2)求线段ab在x轴上的射影a1b1的长的取值范围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函数中函数与方程思想的运用能力
知识依托解答本题的闪光点是熟练应用方程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及数与形的完美结合
错解分析由于此题表面上重在“形”,因而本题难点就是一些考生可能走入误区,老是想在“形”上找解问题的突破口,而忽略了“数”
技巧与方法利用方程思想巧妙转化
(1)证明由消去y得ax2+2bx+c=0
δ=4b2-4ac=4(-a-c)2-4ac=4(a2+ac+c2)=4[(a+c2]
∵a+b+c=0,a>b>c,∴a>0,c<0
∴c2>0,∴δ>0,即两函数的图象交于不同的两点
(2)解设方程ax2+bx+c=0的两根为x1和x2,则x1+x2=-,x1x2=
|a1b1|2=(x1-x2)2=(x1+x2)2-4x1x2
∵a>b>c,a+b+c=0,a>0,c<0
∴a>-a-c>c,解得∈(-2,-)
∵的对称轴方程是
∈(-2,-)时,为减函数
∴|a1b1|2∈(3,12),故|a1b1|∈()
例2已知关于x的二次方程x2+2mx+2m+1=0
(1)若方程有两根,其中一根在区间(-1,0)内,另一根在区间(1,2)内,求m的范围
(2)若方程两根均在区间(0,1)内,求m的范围
命题意图本题重点考查方程的根的分布问题
知识依托解答本题的闪光点是熟知方程的根对于二次函数性质所具有的意义
错解分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对方程的根进行限制时,条件不严谨是解答本题的难点
技巧与方法设出二次方程对应的函数,可画出相应的示意图,然后用函数性质加以限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教材:北师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七年级一册(P89--93)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经历探索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过程...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2、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一、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理能力;在变式中,拓展提高;通过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
背景介绍本学期,我们二中八年级的数学老师在渤海大学范文贵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一些教学上的改革尝试。范老师现正在华东师...
一、相关背景介绍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学生在原有认知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这一建构过程实际上需要学...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生成”对应于“预设”。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只有预设而不见生成。教师期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并会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以及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2)了解线性规化的意...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充要条件,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2)理解一条直线到另一条直线的角的概念...
教学目标 (1)掌握由一点和斜率导出直线方程的方法,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和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
教学目标 (1)了解直线方程的概念.(2)正确理解直线倾斜角和斜率概念.理解每条直线的倾斜角是唯一的,但不是每条直线都...
教学目标 (1)掌握绝对值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在学会一般不等式的证明的基础上,学会含有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教学目标 (1)能熟练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不等式;(2)在巩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