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15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经历探索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过程,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
2、能用字母和代数式表示以前学过的运算律,计算公式和变化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用火柴棒摆正方形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三、情感与价值目标:
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精神和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流程:
1、 情景导入
播放有关青蛙的影片剪辑
2、课前热身:
一首永远唱不完的儿歌:
1只青蛙一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水;
2只青蛙二张嘴,4只眼睛8条腿,2声扑通跳下水;
3只青蛙三张嘴,6只眼睛12条腿,3声扑通跳下水;
___只青蛙一张嘴,___只眼睛__条腿,__声扑通跳下水;
互动1:
师:你能用一句话表示这首歌吗?
生:我用字母X表示青蛙的只数,这首儿歌就表示x只青蛙x张嘴,2x只眼睛4x条腿,x声扑通跳下水;
3、解读研究
课本引例:
如上图:搭一个正方形需4根火柴,按图中方式:
互动2:
师:观察图形,数一数,各需多少火柴棒?
生:搭2个正方形需7根, 搭3个正方形需10根
搭10个正方形需31根, 搭100个正方形需301根。
师:若用X表示正方形的个数,搭X个正方形需多少根火柴棒?
生:3x+1 。
师:请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明确:让学生知道分析规律,利用规律,计算根树。通过分组合作交流,由浅入深地得出火柴棒的根数,实现从具体到一般规律的过渡,给学生充足时间。
师:请每组派一位代表来陈述你们组的方法。
课内练习:课本91页“做一做”
互动3:
师:回忆以前学习的知识,下面各题的结果是什么?
(1)用a,b来表示两个数。建造加法交换律a+b=b+a;
乘法交换律:ab=ba,a、b、c表示三个数,那么乘法的结合律上a{b+c}=a×b+a×c
(2)m表示长方形的长,n表示宽,长方形的周长是2(m+n);面积是m*n.
(3)一辆车每小时行S千米,它的速度v千米/小时,需要(s/v)小时。
(4)某厂去年的厂产值是P万元,今年的产值比去年的2倍少3万元,,今年的产值是(2p+3 )万元
生:回答每题的结果
师:通过上面的练习题,你发现?
生:运算法则、计算公式、数量关系
明确:通过这组练习,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与本节课知识相结合,体会字母的作用
课内练习三:1、课本P92页“做一做”
2、找规律:观察下列等式:
13=12,13+23=32,13+23+33=62,13+23+33+43=102……
猜出什么规律,并把这种规律用等式写出来13+23+33+43+……+n3=(1+2+3+4+……+n)2
4、学习小结:
(1)、内容总结
?
(2)方法归纳:
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同学们有什么体会?
5、目标检测
课本92页,习题3.1
6、巩固练习:课本92页“随堂练习”
五板书设计 :
练习题目
评析
引例
练习题
评析
任何数、计算公式、运算法则,数量关系,变化规律……
六、数学反思:
1、找规律,从1到n思维有一定的空间距离,要能做到准确无误,代数式可灵活多样,对学生来说有点难度。
2、从数据到字母的过度,反应从特殊到一般又从一般到特殊,这是我们研究问题的普通方法,要反复训练巩固。
3、字母表示数的范围宽广,内容丰富,学会用字母去表示我们身边的数学,以前学过的数学内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2、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一、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理能力;在变式中,拓展提高;通过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
背景介绍本学期,我们二中八年级的数学老师在渤海大学范文贵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一些教学上的改革尝试。范老师现正在华东师...
一、相关背景介绍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学生在原有认知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这一建构过程实际上需要学...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生成”对应于“预设”。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只有预设而不见生成。教师期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并会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以及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2)了解线性规化的意...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充要条件,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2)理解一条直线到另一条直线的角的概念...
教学目标 (1)掌握由一点和斜率导出直线方程的方法,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和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
教学目标 (1)了解直线方程的概念.(2)正确理解直线倾斜角和斜率概念.理解每条直线的倾斜角是唯一的,但不是每条直线都...
教学目标 (1)掌握绝对值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在学会一般不等式的证明的基础上,学会含有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教学目标 (1)能熟练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不等式;(2)在巩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
第四课时教学目标 1.掌握分析法证明不等式;2.理解分析法实质——执果索因;3.提高证明不等式证法灵活性.教学重点 分析法...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