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数学教案 > 高中数学教案 > 高二数学教案 >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15

(2)夹角
   ①应正确区分直线到的角、直线到的角、直线和的夹角这三个概念.
   到的角是带方向的角,它是指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与重合时所转的角,它与到的角是不同的,假如设前者是,后者是,则+=.与所夹的不大于的角成为和的夹角,夹角不带方向.
   当到的角为锐角时,则和的夹角也是;当到的角为钝角时,则和的夹角也是.
   ②在求直线到的角时,应注重分析图形的几何性质,找出与,的倾斜角,关系,得出或,然后由,联想差角的正切公式,便可把图形的几何性质转化为坐标语言来表示,推导出
   .
   再由与的夹角与到的角之间的关系,而得出夹角计算公式
   这种把“形”转化为“数”的方法,是解析几何的基本方法,要认真揣摩.
   ③对于以上两个求角公式,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重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3)交点
   ①求两条直线的交点问题就是求它们的方程的公共解的问题,这可以由直线的方程与方程的直线的定义来理解.
   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三种位置关系:相交、平行、重合,相应的由直线方程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有三种情况:有惟一解、无解、无数多个解.但在实际判定时,利用直线的斜率和截距更方便.若,,则:
   与相交;
   且;
   与重合且.
   (4)点到直线的距离
   ①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研究点与直线位置关系的重要工具.教科书借助于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在推导过程中,把与两条坐标轴都不平行的线段的长度的计算,转化为与坐标轴平等或垂直的线段长度的计算,从而简化了运算过程.
   ②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推出两平行线
   课题: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目标:(1)理解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
   (2)会求点到直线的距离.
   (3)在探索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推导思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学用具:计算机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过点作的垂线,与垂足之间的长度
   问题1已知点(1,2)和直线:,求点到直线的距离.
   (由学生分析、解答)
   分析:先求出过点和垂直的直线:
   :,再求出和的交点
   ∴
   假如把问题1一般化就有如下问题:
   问题2已知:和直线:(不在直线上,且,),试求点到直线的距离.
   二、点到直线距离
   分析1:要求的长度可以象问题1的解法一样,利用两点的距离公式可以求的长度.
   ∵点坐标已知,∴只要求出点坐标就可以了.2页,当前第1页12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字母能表示什么

    教材:北师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七年级一册(P89--93)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经历探索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过程...

  • 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与评析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2、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 《完全平方公式》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

    一、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理能力;在变式中,拓展提高;通过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

  •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 三 ) 》教学案例点评

    背景介绍本学期,我们二中八年级的数学老师在渤海大学范文贵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一些教学上的改革尝试。范老师现正在华东师...

  • 《函数性质的运用》案例分析

    一、相关背景介绍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学生在原有认知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这一建构过程实际上需要学...

  • “预设”与“生成”不是“你死我活”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生成”对应于“预设”。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只有预设而不见生成。教师期望...

  • 简单的线性规划(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并会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以及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2)了解线性规化的意...

  •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充要条件,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2)理解一条直线到另一条直线的角的概念...

  • 直线的方程

    教学目标 (1)掌握由一点和斜率导出直线方程的方法,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和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

  •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教学目标 (1)了解直线方程的概念.(2)正确理解直线倾斜角和斜率概念.理解每条直线的倾斜角是唯一的,但不是每条直线都...

  •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教学目标 (1)掌握绝对值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在学会一般不等式的证明的基础上,学会含有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 不等式的解法举例

    教学目标 (1)能熟练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不等式;(2)在巩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