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数学教案 > 初中数学教案 > 九年级数学教案 > 圆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15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①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圆的有关概念,因为它们是研究圆的基础;②五种常见的点的轨迹,一是对几何图形的深刻理解,二为今后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的学习作重要的预备.
   难点:①圆的集合定义,学生不轻易理解为什么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内容本身属于难点;②点的轨迹,由于学生形象思维较强,抽象思维弱,而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难懂.
   2、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需要4课时
   第一课时:圆的定义和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1)让学生自己画圆,自己给圆下定义,进行交流,归纳、概括,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可以直接通过点的集合来研究,给圆下定义(参看教案圆(一));
   (2)点和圆的位置关系,让学生自己观察、分类、探究,在“数形”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
   第二课时:圆的有关概念
   (1)对(a)层学生放开自学,对(b)层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自学,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非凡是概念较多而没有很多发挥的内容,老师没必要去讲;
   (2)课堂活动要抓住:由“数”想“形”,由“形”思“数”,的主线.
   第三、四课时:点的轨迹
   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利用电脑动画来加深和帮助学生对点的轨迹的理解,一般学校可让学生动手画图,使学生在动手、动脑、观察、思考、理解的过程中,逐步从形象思维较强向抽象思维过度.但我的观点是不管怎样组织教学,都要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原则.
   第一课时:圆(一)
   教学目标:
   1、理解圆的描述性定义,了解用集合的观点对圆的定义;
   2、理解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和确定圆的条件;
   3、培养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发现问题的能力;
   4、渗透“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点和圆的关系
   教学难点:以点的集合定义圆所具备的两个条件
   教学方法:自主探讨式
   教学过程设计(总框架):
   一、创设情境,开展学习活动
   1、让学生画圆、描述、交流,得出圆的第一定义:
   定义1: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随之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记作⊙o,读作“圆o”.
   2、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得出圆的第二定义.
   从旧知识中发现新问题
   观察:
   共性:这些点到o点的距离相等
   想一想:在平面内还有到o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吗?它们构成什么图形?
   (1)圆上各点到定点(圆心o)的距离都等于定长(半径的长r);
   (2)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都在圆上.
   定义2:圆是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5页,当前第1页12345

圆.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22.2.3 公式法(通用15篇)

    22.2.3公式法篇1教学内容1.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2.公式法的概念;3.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目标理解一...

  • 22.2.5 因式分解法(精选2篇)

    22.2.5因式分解法篇1教学内容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目标掌握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通过复习用配方法、公...

  • 函数的图象(精选14篇)

    函数的图象篇1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函数值的意义.2.使学生会用描点法画出简单函数的图象.二...

  •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精选16篇)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篇1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数与数字之间关系的应用题。2.通过列...

  • 2.3 平行线特征(通用2篇)

    2.3平行线特征篇1§2.3平行线特征教学目标 1.平行线的性质;2.运用这些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或计算;3.经历观察﹑操作﹑推理...

  • 4.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精选14篇)

    4.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篇15.3 用方程解决问题(2)--打折销售 学习目标:1、进一步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 近似数(通用17篇)

    近似数篇1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和有效数字的意义 2.给一个,能说出它精确到哪一...

  • 12.1 一元二次方程(精选14篇)

    12.1一元二次方程篇1教学目的1.了解整式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2.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

  • 相似图形(精选2篇)

    相似图形篇1教学交流课教案: 第四章教学目标 :1、知道线段比的概念。2、会求两条线段的比。3、通过有关比例尺的计算,让...

  • 二元一次方程(精选16篇)

    二元一次方程篇1§11.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组及其解等有关概念,并会判断一组数是不是某个组的解。【能力目标...

  • 平均数教案(精选15篇)

    平均数教案篇1导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90~91页的例1、例2及相关内容。导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

  • 《中位线》教案(精选6篇)

    《中位线》教案篇1教学过程一、课堂引入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2.你能说说平行四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