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地理教案 > 高中地理教案 > 高二地理教案 > 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1

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中国政府针对国情制定的行动纲领。
2.了解中国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3.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有哪些,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1.根据有关资料,归纳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2.联系“中国21世纪议程”,认识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3.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环境问题进行环境战略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计算活动中水泥厂污染造成的损失,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2.让学生讨论有关环境污染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
2.中国政府针对国情制定的行动纲领。
3.中国制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战略措施。
难点
1.绿色gdp、人类发展指数。
2.掌握计算活动中水泥厂污染造成损失的方法。
[教学方法]
1. 通过文字资料和漫画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2. 结合实例归纳分析,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进行讨论,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学生的思路。
[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接了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由西方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但是它的概念、准则和行动纲领同样适用于中国的环境和发展问题。同学们可以看一下课本上的这幅漫画,面对环境问题,我们每个人应具备怎样的态度和责任?
              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板书)
[新授]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包括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持续发展,在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持续发展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中,共同组成了复合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需遵循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意味着深刻的变革。
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板书)
1.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
[举例]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
做一国之君却不能严格地管理山川、沼泽和土地,不能立他做天下的帝王。
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砍伐栽种不失季节,所以山林就不会没有草木,百姓也会有多余的木材。
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使水塘枯竭而捕鱼,怎么能捕不到鱼,但明年就没有鱼了;烧毁山林去打猎,怎么能打不到野兽,但明年就没有野兽了。
[承转]我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
2.目前我国的国情
(1)庞大的人口压力
耕地占7%,而人口占21%。用1份世界平均财富去养活相应6倍的人口。每年高达1/4的新增产值被新增人口消耗掉。
(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人口压力
经济迅猛发展                            
长期存在资源相对短缺3页,当前第1页123

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内容

  • 第一节   人口再生产教案

    第一节 人口再生产【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人口再生产、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了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2....

  •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第二节 教材结构: 一、发展背景(条件)——初期阶段 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成长阶段 三、可持续发展策略——-转型与...

  • 教学片断:气压和风

    (武昌文华中学孙景沂)一、什么是气压1.举例“想一想”,有两个球胆,一个打足了气,一个没有充气,两个的重量是否相同?...

  •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导学设计

    通过实例,说明区域发展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² 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区域发展的...

  •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2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

  • 2. 3 旅游资源的评价(相关素材)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2.3旅游资源的评价(相关素材)旅游资源评价是对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的组合特点及由此而产生的质...

  • “工业地域的形成”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流程:一、教学设计思想1.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非执笔内容引入地理课堂教学非执笔活动能充分...

  • 初二.第四章.第五节《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课例分析

    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上节教材的继续和延伸.在上节讲述我国气候资源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本节教学内容集中讲授天气、气候灾害...

  • 第四节  气候特征2

    第四节气候特征【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2.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3....

  • 经度的划分

    (王树声)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掌握经线的基础上,了解经度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经度的划分方法。二、教学时间约10分钟...

  • 4.5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5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了解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了解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

  • 第二节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以及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及使用,掌握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并学会在...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