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地理教案 > 高中地理教案 > 高二地理教案 > 第三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第三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1

6.3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中国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3.德育目标

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方法

1.教学重点

(1)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中国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2.教学难点

中国台湾的经济特色。

3.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画面配以中国台湾的一些著名的景观。

提问:阿里山位于我国哪个省?

学生齐答:台湾省。

讲述:中国台湾岛与台湾省含义相同吗?中国台湾除阿里山外还有些什么山、什么河呢?今天我们就来畅游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板书: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讲授新课]

我们首先来认识台湾省位置、范围等概况。

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及图6.22,回答以下问题:

1.在地图上找出中国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中国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并填在填充图册上。

2.看看北回归线穿过中国台湾的哪个部位?

3.看图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

4.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数量,计算台湾省的人口密度。

学生自学、填图、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述:台湾省,简称台。由中国第一大岛——中国台湾岛及其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组成。面积共约3.6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达611人/km2,属人口稠密地区。

中国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濒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中国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北回归线穿过中国台湾中南部,因此中国台湾位于低纬度,南部属热带,北部属北温带。

承转: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台湾岛西部与大陆福建省隔海相望,距离很近。

活动:1.请大家量算基隆——福州、高雄——厦门之间的实地距离(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量

算,写出过程)。

2.阅读p34:蓝色内容,填出下面空格:

材料______说明了中国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地缘关系

材料______说明了海峡两岸人民的血缘关系

材料______说明了中国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历史与文化渊源。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补充、讲述:通过刚才的量算大家知道高雄距厦门306km。基隆离福州仅276km。若在此两地之间修建海底隧道,乘特快列车仅需3至4小时即可到达,足见两地距离之近。而且种种史实资料和证据证明:中国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

首先,从地缘关系上,中国台湾原本就是祖国大陆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时升时降,中国台湾岛也时沉时浮,直到大约l万年前,相连的部分下沉为海峡,中国台湾于是成了祖国东海中一个四面环海的大陆岛。这从中国台湾海峡的海底地形可以得到证明,中国台湾海峡的海底就像一条河谷,有向南和向北两大河系,这是当它还是陆地时,被河水冲击、侵蚀而成的,最深处不过100米,大多数地方的深度只有50米,而在1.5万年前,东海海面比现在低130米左右,这在地质上说明两岸原来是一个板块,中国台湾、澎湖等岛屿就在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与福建省相连接。现代科学还证明,中国台湾不仅是东海大陆架的一部分,而且中国台湾的基本地形,与大陆的地块相同,在地质成分上是与福建、浙江省相同的酸性火成岩体。所以,后来有人送给中国台湾一个雅号——“浮福建”,意思是说,中国台湾是福建省漂浮在海上的部分。4页,当前第1页1234

第三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第一节   人口再生产教案

    第一节 人口再生产【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人口再生产、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了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2....

  •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第二节 教材结构: 一、发展背景(条件)——初期阶段 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成长阶段 三、可持续发展策略——-转型与...

  • 教学片断:气压和风

    (武昌文华中学孙景沂)一、什么是气压1.举例“想一想”,有两个球胆,一个打足了气,一个没有充气,两个的重量是否相同?...

  •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导学设计

    通过实例,说明区域发展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² 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区域发展的...

  •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2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

  • 2. 3 旅游资源的评价(相关素材)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2.3旅游资源的评价(相关素材)旅游资源评价是对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的组合特点及由此而产生的质...

  • “工业地域的形成”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流程:一、教学设计思想1.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非执笔内容引入地理课堂教学非执笔活动能充分...

  • 初二.第四章.第五节《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课例分析

    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上节教材的继续和延伸.在上节讲述我国气候资源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本节教学内容集中讲授天气、气候灾害...

  • 第四节  气候特征2

    第四节气候特征【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2.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3....

  • 经度的划分

    (王树声)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掌握经线的基础上,了解经度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经度的划分方法。二、教学时间约10分钟...

  • 4.5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5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了解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了解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

  • 第二节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以及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及使用,掌握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并学会在...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