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1
5.1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一、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1.世界政治地图 概念——表现全球政治区域划分和国际政治关系的地图,它着重表示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管辖范围、国界和领土轮廓。 演变的主要原因——国际间的政治和经济冲突以及国际竞争。2.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交战方同盟国:德、奥、意(大战中意脱离同盟)协约国:英、法、俄(俄退出,美、日、中宣战)轴心国:德、日、意反法西斯同盟:苏联、美国、中国、英国、法国交战原因帝国主义争夺欧洲乃至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交战结果协约国胜反法西斯同盟胜对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影响德领土缩小,海外殖民地被瓜分。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崩溃,出现了匈牙利、波兰等国(教材86页图5.1)沙俄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英法大伤,美日兴起。德一分为二,日成为美国的附庸。欧洲东部依附苏联,中西部依附美国(教材87页图5.2)。美苏由合作走向对抗,两极格局形成。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殖民体系瓦解,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一支新兴力量。二、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一)两极格局的分解1.社会主义阵营解体——50年代末出现分裂,到60年代末解体。2.西方阵营出现分化——西欧和日本重新崛起、独立自主的倾向增长,美国控制能力有所 减弱。(二)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欧洲政治地图剧变:捷克斯洛伐克分裂、德国统一、南斯拉夫一分为五、苏联解体成15个国家 美国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上还形成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多个政治力量中心。三、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和冲突 二战后世界总体的局势:维持着和平的局面,但是这种和平的局面是不稳定的,威胁世界安全和稳定的隐患依然存在。(一)区域性国际(政治)组织——例如:阿拉伯国家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非洲统一组织等 作用:维护区域安全、加强各国间的团结和合作、反对外来势力干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地区性冲突和不安全因素增多,甚至爆发局部战争—— 例如:阿以冲突、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克什米尔争端等(三)阿以冲突 原因 内部:民族和宗教矛盾、领土和资源纠纷等 外部:帝国主义维护其全球战略利益、插手中东事务 进入90年代,阿以冲突各方面由对抗走向对话,而以色列强硬派(沙龙政府)执政以来,对抗程度又加剧。 影响阿以和平进程的因素主要有: ①巴勒斯坦问题。 巴勒斯坦地处亚、非、欧三大洲交通要道,是联结东西部阿拉伯国家的纽带,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②耶路撒冷问题。 分为新、旧两个城区。旧城面积不到1平方千米,有5000多年的历史,凝聚着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数千年来产生、发展和纷争的历史。三大宗教都将耶路撒冷旧城尊为圣城。 ③被占领土问题。 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耶路撒冷 埃及——西奈半岛 叙利亚——戈兰高地 ④水源问题。 以色列境内无大河,北部雨量较多,南部为大片沙漠。为解决水荒,以色列通过约旦河西岸和戈兰高地拦截约旦河及其支流河水,还在被占领土上抽取地下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第一节 人口再生产【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人口再生产、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了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2....
第二节 教材结构: 一、发展背景(条件)——初期阶段 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成长阶段 三、可持续发展策略——-转型与...
(武昌文华中学孙景沂)一、什么是气压1.举例“想一想”,有两个球胆,一个打足了气,一个没有充气,两个的重量是否相同?...
通过实例,说明区域发展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² 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区域发展的...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2.3旅游资源的评价(相关素材)旅游资源评价是对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的组合特点及由此而产生的质...
教学设计流程:一、教学设计思想1.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非执笔内容引入地理课堂教学非执笔活动能充分...
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上节教材的继续和延伸.在上节讲述我国气候资源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本节教学内容集中讲授天气、气候灾害...
第四节气候特征【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2.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3....
(王树声)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掌握经线的基础上,了解经度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经度的划分方法。二、教学时间约10分钟...
4.5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了解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了解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以及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及使用,掌握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并学会在...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