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0
《第二节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的基本概况。2、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3、分析我国长江流域开发的内容以及治理的措施。4、分析塔里木河流域开发的重点和采取的措施,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重点与难点】1、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2、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学情分析】初中已对相关的区域地理知识进行了学习,在必修1、2中也已对相关的自然与人文地理进行了学习,第一章还介绍了区域分析的基本方式方法。因此,本节课的知识基础应该说是了然于胸,关键就是怎么把知识运用于实际来解决问题(流域治理)。【教学过程】导入:阅读探索活动,问题:导致98长江大洪水的原因是什么?(山湖河人) 怎样进行治理?(全流域综合开发整治)(案例)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这一治理过程也是流域开发的过程)1、流域的自然概况:(1)位置和范围、流量:(2)自然环境状况:a、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b、地形:地形起伏大,河床比降大。(比降:单位距离的落差,以‰表示。)(3)自然资源:a、水能资源丰富(水量及比降决定)b、矿产资源(煤、磷、铅锌)丰富2、流域的人文状况:(1)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2)航运条件差,交通困难(3)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洪水泛滥3、治理的效果:(1)贫穷落后——工农业发达(2)环境优美(3)人均收入不断提高(4)经济增长快4、治理措施:(重点)分析流域存在哪些是有利的因素与不利因素。有利因素——发展方向不利因素——对策措施:(1)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梯级开发——防洪:减少了洪水带来的经济损失修建水坝——航运:航运畅通、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2)电力先行,发展高耗能工业梯级开发——发电(1949火电与核电)——高耗能工业(有色金属冶炼) 电力能源基地[问题]从长远看,田纳西河流域的工业类型是否该作适当调整?(第三产业和技术密集)(3)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a种植业:(坡地:果树、蔬菜;平原:玉米、棉花、大豆等;发电厂附近:利用电厂余热,发展温室蔬菜生产);b林业:(覆盖率>85%)具有生态效益(平衡生态、美化环境、保持水土、改善气候)及经济效益(解决劳动就业、稳定农业生产);c渔业;d畜牧业(4)提高环境质量、促进旅游发展综合利用一系列的设施和优势条件,发展旅游业。5、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经验的启示开发经验:1、设置专门的开发管理机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是专门的开发机构,行政上不受各州政府的管理,保证了流域治理与开发的长期稳定。2、因地制宜的开发:一定注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3、不断加大开发力度:一开始是基本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之后再不断促进其发展。4、提高流域的开放程度:加强对外联系。长江与田纳西河对比: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称为黄金水道,我国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分布于长江沿岸,洪涝灾害频繁;田纳西河经济落后,航运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是美国最贫困地区之一,因此后者的开发难度更大。启示:1、中国水电开发利用程度低2、流域开发要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总结: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 【案例研究】塔里木河流域的治理1、塔里木河流域开发存在的问题2、塔里木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及治理措施【板书设计】第二节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一、田纳西河流域概况二、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三、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对策及措施 四、流域开发及治理的经验措施 【教学反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第一节 人口再生产【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人口再生产、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了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2....
第二节 教材结构: 一、发展背景(条件)——初期阶段 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成长阶段 三、可持续发展策略——-转型与...
(武昌文华中学孙景沂)一、什么是气压1.举例“想一想”,有两个球胆,一个打足了气,一个没有充气,两个的重量是否相同?...
通过实例,说明区域发展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² 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区域发展的...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2.3旅游资源的评价(相关素材)旅游资源评价是对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的组合特点及由此而产生的质...
教学设计流程:一、教学设计思想1.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非执笔内容引入地理课堂教学非执笔活动能充分...
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上节教材的继续和延伸.在上节讲述我国气候资源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本节教学内容集中讲授天气、气候灾害...
第四节气候特征【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2.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3....
(王树声)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掌握经线的基础上,了解经度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经度的划分方法。二、教学时间约10分钟...
4.5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了解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了解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以及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及使用,掌握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并学会在...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