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历史教案 > 初中历史教案 > 七年级历史教案 >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学案(精选3篇)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学案(精选3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47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学案篇1

章节

第21~22课时

课题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学科

主备人

审核人

班级

学生姓名

使用日期

月  日

学习目标:1、记住祖冲之、圆周率;《齐民要术》、贾思勰;郦道元和《水经注》;记住书法上的王羲之、绘画上的顾恺之以及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2、通过学习这一时期的文化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龙门和云冈石窟。学习过程:(教师寄语:相信自己,永不言败)一、自主学习: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1、南朝的_______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在多方面取得成就,最突出的是在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的___________。他利用前人创造的“____________”,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的第______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_________年。2、北朝的_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他写的《      》一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________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3、北魏的_________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的《     》是一部综合性的__________专著,详细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著。4.___________,________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间,书法字体由____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___书和_____书也逐渐流行。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作为_____________,有天下第一_____的美誉。王羲之北后人称为“__________”.5.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有较大发展,著名画家很多,以_____________最为出色。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6.我国著名的两大石窟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这些石窟雕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吸收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点。二、合作探究你能试着说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艺术成就吗?三、拓展提升1、魏晋南北朝文化的特点是 a、辉煌灿烂      b、达到鼎盛     c、承上启下      d、无所成就2、在你计算圆面积时,必须使用的一个常数是 a、半径       b、直径          c、周长           d、圆周率3、《水经注》描写:“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文中提到的“巴东三峡”在 a、黄河      b、长江         c、黑龙江          d、淮河4、《齐民要术》的要术是指a、果树种植技术      b、农民要求的技术c、农业技术与方法   d、养殖家畜的技术5、我国历史上的"北朝"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哪个王朝 a、前秦      b、西魏      c、北齐       d、北魏6、书法字体有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是在 a、东汉末年    b、北魏     c、魏晋     d、西汉7、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a、“天下第一行书”     b、“天下第一隶书”c、“天下第一楷书”d、“天下第一草书”8、山西大同是煤都,在这里还有著名的石窟艺术,指的是 a、云冈石窟            b、龙门石窟c、敦煌莫高窟          d、乐山大佛9、首次将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  )a.刘歆     b.刘徽      c.祖冲之       d.阿尔•卡西10.南朝时期著名科学家祖冲之最重要的贡献是(  )a.编制《大明历》   b.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c.编制《太初历》   d.著作的《缀术》被列入算经十书11、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的作者是(  )a.郦道元    b.贾思勰    c.王叔和    d.葛洪12下列著作中,属于郦道元的著作的是:(  )                        a.《论衡》   b.《水经注》   c.《齐民要术》 d.《脉经》13、关于《齐民要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的作者是我国著名农学家贾思勰b.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农学著作c.它的内容涉及了农、林、牧、副、渔的各个方面d.是在南朝齐梁间出现的一部重要农书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学案篇2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学案

【课标要求】

1.知道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2.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等重要著作。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等。

能力目标: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综合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当代青年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学习重点】

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

【学习难点】

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是本课的难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人物 朝代 称谓 主要著作 主要科技成就

祖冲之    

贾思勰    

郦道元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通过阅读课文,你知道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家有哪些?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2.魏晋南北朝文化发展的背景?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1.才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

-------贾思勰

(1)上面16个字是贾思勰撰写《齐民要术》的指导思想。请你说出它的大致含义。

(2)这种指导思想体现了贾思勰的什么精神?

2.你能说一说本课中三位科学家分别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吗?你认为自己最应该学习的是哪一方面呢?请谈谈你的体会。

四、知识整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与本课的文化有内在的因果关系:

(北方民族大融合以及南方经济大发展导致了南北经济的发展,从而带来了科技文化的繁荣。)

五、巩固练习

1.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

a.《归园田居》 b.《水经注》 c.《农桑辑要》 d.《齐民要术》

2.祖冲之最突出的成就是(   )

a.发现了圆周率      b.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

c.找到圆周率的计算方法   d.推算出圆周率的准确数值

3.“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出自哪一名著?(   )

a.《水经注》  b.《九章算术》 c.《缀术》  d.《天工开物》

4.下列属于《齐民要术》主要内容的有( )

①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②记述了许多前人没有记载过的河流③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④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风土人情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试比较祖冲之、郦道元、贾思勰这三位科学家有何共同优点?

六、中考链接

1.(•潍坊)北魏时期,潍坊大地上一位农学家提出:“农业生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他是()

a.公冶长    b.郑板桥    c.贾思勰    d.陈介祺

2.(•眉山)三峡是我国著名的景点之一。古代有人曾对三峡两岸的猿声作这表的描写:“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a.罗贯中   b.郦道元   c.吴承恩   d.施耐庵

3.(•宜昌)“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是《水经注》中对三峡的描述,它的作者是(  )

a.郦道元b.张衡c.张仲景d.贾思勰

4.(•济宁)右图人物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科学家,他的著作是()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九章算术》   d.《伤寒杂病论》

5.(•贵港)下列关联错误的是()

a.华佗―医生          b.李冰一一都江堰

c.郦道元一一农学家d.小篆一一秦朝通用的标准字体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参考答案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见课本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

精神:注重实践刻苦钻研善于学习前人的研究成果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社会动荡,但北方和南方都有一定发展。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南方得到开发。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科技的发展。因此这一时期又取得了多项令人瞩目的成就。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1.(1)参考文献,搜集言语歌谣访问老农,通过实践来验证

(2)继承先人注重实践

2.精神:注重实践刻苦钻研善于学习前人的研究成果 言之有理即可

五、巩固练习

1.d  2.b 3.a  4.c

5精神:注重实践刻苦钻研善于学习前人的研究成果,而且不拘泥于前人的成就。

六、中考链接

1.c 2.b 3.a 4.a 5.c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学案篇3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学案

【课标要求】

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艺术与思想成就: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范缜与《神灭论》;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培养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能力,批判地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自己的艺术修养,树立爱护文物古迹的意识。

【学习重点】

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与《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学习难点】

“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又是本课的难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围绕本课,制作并完成以下表格,以便梳理知识。

类别 书法 绘画 石窟艺术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请列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成就。(包括作者、生活的年代、代表作、艺术特点。)

2.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后,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的代表,这些石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雕凿出来的。你知道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石窟吗?谈谈你对佛教影响的认识。

3.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①这是哪一书法的摹本?此书法在书法史上有何美誉?

②此书法创作者是谁?生活在哪个朝代?

③他的字有何特点?后人对他的尊称是什么?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一千六百多年前,有这样一位画家,他答应为一座新落成的寺庙捐款一百万铜钱。他的捐款方式很奇怪。寺庙要落成的时候,他把自己关在一个便殿里作画,画好后,对住持说,从明天起,你们打开这座殿门,第一天来看画的,每人要施钱十万,第二天来看画的,每人要施钱五万,第三天以后,随人施舍。结果连续几天,争着来看的人山人海;三天不到,寺庙就得到了好几百万钱。

壁上的金粟如来面带笑容,眼睛好像会说话,抬脚像要走出墙壁,全身的光彩,把整个便殿照得金亮金亮。

1.故事中的画家指的是谁?

2.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四、知识整合

五、巩固练习

1.“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对谁作品的高度评价( )

a.王羲之     b.顾恺之    c.颜真卿    d.柳公权

2.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是在什么时候?(  )

a.战国       b.东汉末年    c.魏晋时期    d.南北朝

3.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反映的是我国什么时期的佛教艺术( )

a.秦汉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五代时期

4.书法家王羲之生活的时期是(  )

a.三国  b.西晋  c.东晋  d.南北朝

5.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中,最能体现中外文化交融的是(  )

a.绘画  b.书法  c.石窟  d.诗歌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XX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材料二 在战国时代,我国已普遍使用印章(用木、石等材料雕刻而成的图像章)。…如果把“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看做一个汉字“京”,它便是奥运会会徽史上第一次汉字字形书法的引进。…如果把“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当做一个“人”形画,它便是东方绘画表现手法上的一次杰出应用。…她将当之无愧地成为奥林匹克运动视觉形象史上的一座艺术丰碑。

----北京奥运会会徽说明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XX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融合了中国哪几种传统艺术形式。

(2)上述传统艺术形式在我国古代都有着辉煌的成就,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艺术家。请你选择两种艺术形式,根据所学历史教材,各说出两位我国古代艺术名家。

(3)请从展示和弘扬中国传统艺术的角度,为XX年奥运会期间的文艺表演或宣传设计两项活动。

六、中考链接

1.(•南京)有一书法作品,全篇324字,凡重复的字,写法各不相同,笔法之玄妙,似有神助,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该作品是()

a.《兰亭序》     b.《九成宫碑》

c.《颜氏家庙碑》    d.《玄秘塔碑》

2.(•连云港)右图书法作品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美称。这一作品的首书者是()

a.王羲之      b.顾恺之    

c.李白         d.苏轼

3.(河南中考题)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见证并记录了世界文明发展历程。观察下面中国汉字“马”的演变图,回答问题。

(1)甲骨文出现于什么朝代?要进一步考察研究甲骨文,应该访问河南的哪一座城市?

(2)图片中中国文字由古到今的演变历程,显示出中华文明的什么特征?

(3)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其它地区也产生了一些影响深远的古代文字,请举出一例。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参考答案

一、 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见课本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东晋王羲之《兰亭序》“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集前代书法之大成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绘画出色题材广泛

南北朝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吸收了绘画、雕塑、佛教等艺术形式,代表了当时最高的艺术成就。

2.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佛教传入后为历代统治者作为麻痹人民思想的工具,削弱了人们的反抗意志。同时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如小说、绘画、石窟艺术、建筑等。

3.(1)《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2)王羲之东晋

(3)端秀清新“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书圣

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

1.顾恺之

2.见材料

五、巩固练习

1.a  2.b 3.b 4.c  5.c

6.(1)书法印章(雕刻、雕塑)舞蹈绘画

(2)书法: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苏轼米芾

黄庭坚蔡襄董其昌等绘画:顾恺之吴道子阎立本张择端徐渭等。

(3)戏曲欣赏舞蹈诗词朗诵书画展等。

六、中考链接

1.a    2.a

3.(1)商朝 安阳

(2)一脉相承、源远流长、传承、悠久、不断创新等。

(3)略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学案(精选3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学案

    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班级: 姓名: 小组: 编号: &n...

  •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教案

    课题第13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个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宋代衣、食、住、行的变化情况及东京、临安等城市生活的...

  •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南昌起义,了解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2.掌...

  •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一范文本课课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西域;张骞;张骞通西域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

  •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和现象,培养分析历史问题(原因、背景与事件...

  • 第19课 “寻访“丝绸之路”

    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活动目标〗要求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识图的基本技能,知道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

  • 春秋争霸教案

    第6课 春秋争霸【课程标准】知道春秋争霸的史实。【教学目标】识记与理解:识记春秋的年代与特点、春秋五霸、晋文公与楚庄...

  •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

    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课程标准】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教学目标】识...

  • 第18课繁荣的宋元文化学案

    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 祖国近内的远古居民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元谋人的发现与距今的年代,北京人的发现、地点与距今年代,北京人使...

  •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来源为第二单元在思想领域的知识。本课的主题是“变革的时代,活跃的思想”;本课的重点是了解孔子和诸...

  • 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要求学生了解北京紫禁城、明长城;知道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光启《农政全书》...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