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47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记忆西晋、东晋的建立。熟记“五胡”及内迁的情况、淝水之战的结果及原因。复述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2、让学生了解淝水之战的经过,分析造成战争结果的原因。
3、通过学习江南经济发展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二、学习重点: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三、学习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四、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1、西晋的统一(三国灭亡顺序:蜀、魏、吴)280,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
2、内迁的各族(东汉末年开始;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3、西晋的灭亡:公元3XX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力量灭亡了西晋。
二、淝水之战
时间:383年 作战双方:前秦vs东晋
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影响: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三、江南经济的发展
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2、表现;3、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二)、构建知识网络:
西晋 1、建立:时间 都城 建立者
2、统一:时间
3、五胡内迁: 、 、 、 、
4、灭亡:时间 、被 族所灭
东晋: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淝水之战:背景:前秦政权建立
经过:
结果:
灭亡: 年,被 建立的 (政权)所灭。
江南经济发展:原因:1、
2、
3、
表现:
意义:
三)、合作探究:
1、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从它的短暂统一到快速灭亡可吸取什么教训?
2、为什么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
3、根据所学知识总结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名称、交战些战例,你得到哪
些启示?
四)、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西晋结束分裂,完成统一的标志是 ( )
a西晋灭蜀 b西晋灭吴 c西晋代魏 d少数民族的内迁
2、三国结束的先后顺序是 ( )
a魏蜀吴 b蜀魏吴 c吴蜀魏 d蜀吴魏
3、推翻西晋王朝的少数民族是 ( )
a匈奴 b鲜卑 c羯 d氐
4、西晋从统一到灭亡持续了多少年 ( )
a XX年 b36年 c50年 d37年
5、西晋时,一位商人想到都城做生意,他应该去 ( )
a洛阳 b长安 c建业 d成都
6、下列哪些内容能体现出西晋的历史状况 ( )
①篡权建立的封建王朝②短期统一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④被农民起义所推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西晋衰落的原因是 ( )
①统治集团迅速腐朽②匈奴族的内迁③皇族之间连年混战④少数民族反抗西晋的压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一个生活在318年的建康人应该受哪个政权的管辖 ( )
a东吴 b西晋 c东晋 d东汉
9、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 )
a司马懿和司马昭 b司马昭和司马炎
c司马炎和司马睿d司马炎和司马昭
10、在4世纪后期建立了政权,并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是 ( )
a匈奴 b鲜卑 c氐 d羌
11、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 )
a东晋和北魏 b东晋和前秦 c西晋和前秦 d西晋和北魏
12、淝水之战同下列历史上几次战役相似的有 ( )
①围魏救赵 ②巨鹿之战 ③官渡之战 ④赤壁之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根据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给第二组添一个适当的词:①破釜沉舟——巨鹿之战②草木皆兵—— ( )
a官渡之战 b长平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
14、下列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淝水之战发生于4世纪的后期 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
c淝水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d东晋军队大败前秦
15、下列对淝水之战后的局面表述错误的是 ( )
a前秦统治迅速瓦解 b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乱的局面
c立即形成了南北朝对峙的局面 d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
16、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朝统治者施行仁政
17、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提到了永嘉五年(3XX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 )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北方战乱频繁
c北方统治者残暴 d南方经济发达
18、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出现在 ( )
a东汉末年 b三国时期 c西晋末年 d东晋南朝
19、江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是 ( )
a春秋、战国b三国、南朝c三国、两晋、南朝d春秋、战国、魏晋
20、下列王朝中,其统治与西晋最相似的是 ( )
a夏朝b西周c秦朝d西汉
21、读右图,回答以下问题
(1)这是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形势图。请你列举出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2)在内迁的少数民族中,哪一支在什么时间灭亡了西晋政权?
(3)请你写出西晋建立与灭亡的时间,并分析西晋为 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
(4)在内迁的少数民族中,分析有哪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什么政权,实现了我国北方黄河流域的统一?
22、识图题
请回答:
(1)此图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役?
(2)请写出这次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和结果。
(3)在这次战役中有很多著名的成语,你能说出此图是什么成语,你还能说出哪些?
(4)请再列举出与这次战役特点相同的我国历史上的另外三个战役的名称。
(5)这次战争的结局对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五)巩固总结;
你的收获:——————————
你的困惑:————————
课题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1、了解西晋、东晋、前秦、南朝的建立及更替,知道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明确淝水之战的时间、背景、经过和影响。2、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史实。
重点
难点教学重点: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表现教学难点:各族内迁与人口大迁徙、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
教 学 过 程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自学过程(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有疑问的地方作出标记并提出来。)1、西晋的短期统一① 掌握魏国大权,先灭掉了 。② 年 建立西晋,定都 。③ 年,西晋灭 ,统一南北。2、各族内迁:五胡指 、 、 、 、 。3、西晋灭亡: 年, 人的一支武装灭掉了西晋。合作探究:为什麽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 二、淝水之战自学过程1、东晋建立: 年, 建立东晋,都城 。2、前秦建立:4世纪后期, 人建立前秦,苻坚重用汉人 ,励精图治,前秦迅速强大,统一 。3、淝水之战①时间 ②地点 ③交战双方 ④特点 ⑤结果 ⑥影响 4、南朝①宋: 年, 建宋,结束东晋。②四朝: 、 、 、 。合作探究:1、淝水之战与以前学过的哪几次战争相似?共同点是?2、前秦兵多而败的原因?3、淝水之战中的三个成语或典故?三、江南地区的开发1、条件①江南地区 、 、 。②为了 ,北方人南迁,带去了 ③江南战争 , 。④劳动人民 。2、表现:①经济迅速发展②修建 ③荒地变为 ④种植 为主,稻田里使用 , 和 得到推广。⑤ 的种植推广到南方。3、意义: 达标学习:(我达标我快乐)1、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 )a东晋和北魏b东晋和前秦c西晋和前秦d西晋和北魏2、淝水之战同下列历史上几次战役相似的有 ( ) ①围魏救赵②巨鹿之战③官渡之战④赤壁之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根据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给第二组添一个适当的词:①破釜沉舟——巨鹿之战②草木皆兵—— ( ) a官渡之战b长平之战c淝水之战d赤壁之战4、下列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淝水之战发生于4世纪的后期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c淝水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d东晋军队大败前秦5、下列对淝水之战后的局面表述错误的是 ( ) a前秦统治迅速瓦解b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乱的局面c立即形成了南北朝对峙的局面d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6、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b南方自然条件好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d南朝统治者施行仁政7、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提到了永嘉五年(3XX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 )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b北方战乱频繁c北方统治者残暴d南方经济发达8、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出现在 ( ) a东汉末年b三国时期c西晋末年d东晋南朝9、江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是 ( ) a春秋、战国b三国、南朝c三国、两晋、南朝d春秋、战国、魏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班级: 姓名: 小组: 编号: &n...
课题第13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个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宋代衣、食、住、行的变化情况及东京、临安等城市生活的...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南昌起义,了解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2.掌...
第一范文本课课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西域;张骞;张骞通西域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和现象,培养分析历史问题(原因、背景与事件...
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活动目标〗要求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识图的基本技能,知道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
第6课 春秋争霸【课程标准】知道春秋争霸的史实。【教学目标】识记与理解:识记春秋的年代与特点、春秋五霸、晋文公与楚庄...
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课程标准】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教学目标】识...
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元谋人的发现与距今的年代,北京人的发现、地点与距今年代,北京人使...
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来源为第二单元在思想领域的知识。本课的主题是“变革的时代,活跃的思想”;本课的重点是了解孔子和诸...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要求学生了解北京紫禁城、明长城;知道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光启《农政全书》...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