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数学教案 > 高中数学教案 > 高二数学教案 > 复数的有关概念

复数的有关概念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15

教学目标
   (1)把握复数的有关概念,如虚数、纯虚数、复数的实部与虚部、两复数相等、复平面、实轴、虚轴、共轭复数、共轭虚数的概念。
   (2)正确对复数进行分类,把握数集之间的从属关系;
   (3)理解复数的几何意义,初步把握复数集c和复平面内所有的点所成的集合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4)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练习学生条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本节首先介绍了复数的有关概念,然后指出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接着介绍了有关复数的几何表示,最后指出了有关共轭复数的概念.
   2、重点、难点分析
   (1)正确复数的实部与虚部
   对于复数,实部是,虚部是.注重在说复数时,一定有,否则,不能说实部是,虚部是,复数的实部和虚部都是实数。
   说明:对于复数的定义,非凡要抓住这一标准形式以及是实数这一概念,这对于解有关复数的问题将有很大的帮助。
   (2)正确地对复数进行分类,弄清数集之间的关系
   分类要求不重复、不遗漏,同一级分类标准要统一。根据上述原则,复数集的分类如下:
   注重分清复数分类中的界限:
   ①设,则为实数
   ②为虚数
   ③且。
   ④为纯虚数且
   (3)不能乱用复数相等的条件解题.用复数相等的条件要注重:
   ①化为复数的标准形式
   ②实部、虚部中的字母为实数,即
   (4)在讲复数集与复平面内所有点所成的集合一一对应时,要注重:
   ①任何一个复数都可以由一个有序实数对()唯一确定.这就是说,复数的实质是有序实数对.一些书上就是把实数对()叫做复数的.
   ②复数用复平面内的点z()表示.复平面内的点z的坐标是(),而不是(),也就是说,复平面内的纵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是1,而不是.由于=0+1·,所以用复平面内的点(0,1)表示时,这点与原点的距离是1,等于纵轴上的单位长度.这就是说,当我们把纵轴上的点(0,1)标上虚数时,不能以为这一点到原点的距离就是虚数单位,或者就是纵轴的单位长度.
   ③当时,对任何,是纯虚数,所以纵轴上的点()()都是表示纯虚数.但当时,是实数.所以,纵轴去掉原点后称为虚轴.
   由此可见,复平面(也叫高斯平面)与一般的坐标平面(也叫笛卡儿平面)的区别就是复平面的虚轴不包括原点,而一般坐标平面的原点是横、纵坐标轴的公共点.
   ④复数z=a+bi中的z,书写时小写,复平面内点z(a,b)中的z,书写时大写.要学生注重.
   (5)关于共轭复数的概念
   设,则,即与的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不能认为与或是共轭复数).
   教师可以提一下当时的非凡情况,即实轴上的点关于实轴本身对称,例如:5和-5也是互为共轭复数.当时,与互为共轭虚数.可见,共轭虚数是共轭复数的非凡情行.3页,当前第1页123

复数的有关概念.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字母能表示什么

    教材:北师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七年级一册(P89--93)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经历探索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过程...

  • 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与评析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2、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 《完全平方公式》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

    一、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理能力;在变式中,拓展提高;通过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

  •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 三 ) 》教学案例点评

    背景介绍本学期,我们二中八年级的数学老师在渤海大学范文贵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一些教学上的改革尝试。范老师现正在华东师...

  • 《函数性质的运用》案例分析

    一、相关背景介绍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学生在原有认知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这一建构过程实际上需要学...

  • “预设”与“生成”不是“你死我活”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生成”对应于“预设”。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只有预设而不见生成。教师期望...

  • 简单的线性规划(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并会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以及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2)了解线性规化的意...

  •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充要条件,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2)理解一条直线到另一条直线的角的概念...

  • 直线的方程

    教学目标 (1)掌握由一点和斜率导出直线方程的方法,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和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

  •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教学目标 (1)了解直线方程的概念.(2)正确理解直线倾斜角和斜率概念.理解每条直线的倾斜角是唯一的,但不是每条直线都...

  •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教学目标 (1)掌握绝对值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在学会一般不等式的证明的基础上,学会含有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 不等式的解法举例

    教学目标 (1)能熟练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不等式;(2)在巩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