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数学教案 > 初中数学教案 > 九年级数学教案 > 数学教案-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一)

数学教案-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一)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15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式,能运用它由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出另一个根与未知系数;

2.通过根与系数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观察、归纳的能力和推理论证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向学生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规律。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其推导。

2.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根与系数的关系。

3.教学疑点: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是指一元二次方程两根的和,两根的积与系数的关系。

4.解决办法;在实数范围内运用韦达定理,必须注意这个前提条件,而应用判别式的前提条件是方程必须是一元二次方程,即二次项系数,因此,解题时,要根据题目分析题中有没有隐含条件和。

三、教学步骤 

(一)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和求根公式。

(2)解方程①,②。

观察、思考两根和、两根积与系数的关系。

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由沉重得出结论,教师提问: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都有这样的规律吗?

2.推导一元二次方程两根和与两根积和系数的关系。

设是方程的两个根。

∴ 


  以上一名学生板书,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推导。

由此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两根和与两根积与系数的关系)

结论1.如果的两个根是,那么。

如果把方程变形为。

我们就可把它写成

的形式,其中。从而得出:

结论2.如果方程的两个根是,那么。

结论1具有一般形式,结论2有时给研究问题带来方便。

练习1.(口答)下列方程中,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各是多少?

(1);(2);(3);

(4);(5);(6)

此组练习的目的是更加熟练掌握根与系数的关系。
3.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应用。

(1)验根。(口答)判定下列各方程后面的两个数是不是它的两个根。

①;②;③;

④;⑤。

验根是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简单应用,应用时要注意三个问题:(1)要先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2)不要漏除二次项系数,(3)还要注意中的负号。

(2)已知方程一根,求另一根。

例:已知方程的根是2,求它的另一根及k的值。

解法1:设方程的另一根为,那么。

∴ 

又 ∵ 。

答:方程的另一根是,k的值是-7。

此题的解法是依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达到目的,还可以向学生展现下列方法,并且作比较。

方法(二) ∵ 2是方程的根,

∴ 

∴ 原方程可变为

解此方程。

方法(三)∵ 2是方程的根,

∴ 

答:方程的另一根是,k的值是-7。

学生进行比较,方法(二)不如方法(一)和(三)简单,从而认识到根与系数关系的应用价值。

练习:教材P32中2。

学习笔答、板书,评价,体会。

(二)总结、扩展

(12)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推导是在求根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它深化了两根的和与积和系数之间的关系,是我们今后继续研究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的主要工具,必须熟记,为进一步使用打下基础。

2.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探索与推导,向学生展示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提倡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精神,借此锻炼学生分析、观察、归纳的能力及推理论证的能力

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在中考中多以填空,选择,解答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的频率较高,也常与几何、二次函数等问题结合考查,是考试的热点,它是方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布置作业 

教材P32中1 P33中A1。

五、板书设计 

数学教案-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一).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22.2.3 公式法(通用15篇)

    22.2.3公式法篇1教学内容1.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2.公式法的概念;3.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目标理解一...

  • 22.2.5 因式分解法(精选2篇)

    22.2.5因式分解法篇1教学内容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目标掌握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通过复习用配方法、公...

  • 函数的图象(精选14篇)

    函数的图象篇1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函数值的意义.2.使学生会用描点法画出简单函数的图象.二...

  •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精选16篇)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篇1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数与数字之间关系的应用题。2.通过列...

  • 2.3 平行线特征(通用2篇)

    2.3平行线特征篇1§2.3平行线特征教学目标 1.平行线的性质;2.运用这些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或计算;3.经历观察﹑操作﹑推理...

  • 4.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精选14篇)

    4.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篇15.3 用方程解决问题(2)--打折销售 学习目标:1、进一步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 近似数(通用17篇)

    近似数篇1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和有效数字的意义 2.给一个,能说出它精确到哪一...

  • 12.1 一元二次方程(精选14篇)

    12.1一元二次方程篇1教学目的1.了解整式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2.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

  • 相似图形(精选2篇)

    相似图形篇1教学交流课教案: 第四章教学目标 :1、知道线段比的概念。2、会求两条线段的比。3、通过有关比例尺的计算,让...

  • 二元一次方程(精选16篇)

    二元一次方程篇1§11.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组及其解等有关概念,并会判断一组数是不是某个组的解。【能力目标...

  • 平均数教案(精选15篇)

    平均数教案篇1导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90~91页的例1、例2及相关内容。导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

  • 《中位线》教案(精选6篇)

    《中位线》教案篇1教学过程一、课堂引入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2.你能说说平行四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