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地理教案 > 高中地理教案 > 高二地理教案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导学案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导学案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2:3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不同区域资源的差异(结构、数量方面)和经济的差异是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2.掌握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简要说明东线、中线和西,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线工程的主要特点。
3.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作用及在此过程中须注意的诸如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影响。
【学习重点】:
1.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简要说明东线、中线和西线工程的主要特点。
2.南水北调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1).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     位。,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2).地域上,我国水资源分布却存在明显的       性,    多    少,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方面,东南沿海为丰水带,秦岭—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为多水带,华北、东北大部分为过渡带,西北及青藏的一部分为少水或缺水带。
3)。时间上,我国水资源分布也存在明显的       性,    多    少。
4).中国水能资源的空间分布以      流域和西南诸河为主。
2.为什么说长江在地理条件上有利于兴建引水到北方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1)

(2)

(3)
 
 
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
 1)西线工程:在最高一级的         上,地势高于西北和华北地区,可以    供水,但因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上中游的    和       部分地区供水。
2)中线工程:从           通过,从长江中游       水库和    库区引水,可自,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流供水给         大部分地区(北京和天津等)。
3)东线工程:位于         东部,在黄河以南因地势            ,需          ,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
 

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1、积极意义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以东线,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工程为例)
1)     长江径流量减少,特别是枯水季节,长江径流量减少以后,海水将会      ,引起河口地区盐度       ,影响长江下游水质。3页,当前第1页123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导学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第一节   人口再生产教案

    第一节 人口再生产【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人口再生产、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了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2....

  •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第二节 教材结构: 一、发展背景(条件)——初期阶段 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成长阶段 三、可持续发展策略——-转型与...

  • 教学片断:气压和风

    (武昌文华中学孙景沂)一、什么是气压1.举例“想一想”,有两个球胆,一个打足了气,一个没有充气,两个的重量是否相同?...

  •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导学设计

    通过实例,说明区域发展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² 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区域发展的...

  •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2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

  • 2. 3 旅游资源的评价(相关素材)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2.3旅游资源的评价(相关素材)旅游资源评价是对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的组合特点及由此而产生的质...

  • “工业地域的形成”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流程:一、教学设计思想1.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非执笔内容引入地理课堂教学非执笔活动能充分...

  • 初二.第四章.第五节《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课例分析

    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上节教材的继续和延伸.在上节讲述我国气候资源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本节教学内容集中讲授天气、气候灾害...

  • 第四节  气候特征2

    第四节气候特征【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2.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3....

  • 经度的划分

    (王树声)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掌握经线的基础上,了解经度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经度的划分方法。二、教学时间约10分钟...

  • 4.5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5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了解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了解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

  • 第二节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以及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及使用,掌握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并学会在...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