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33
【教学内容】P25-28 3-12题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求商的方法。
2、能够熟练的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1、接合教材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熟练的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具准备】
挂图、卡片
学具准备:卡片
【教学过程 】
一、看算式说得数。
1、6÷3= 24÷6= 15÷3= 10÷5=
6÷2= 24÷4= 15÷5= 10÷2=
2、5×6= 2×6=
30÷6= 12÷6=
30÷5= 12÷2=
二、练习(练习五3—12)
3题:送信。
概括图意,请学生用卡片摆一摆。
4题:图上小朋友在干什么?概括图意,并列出乘、除法算式。
5题:出示图情景图,请学生说图意。
准算对了,就可以把玩具摘下来。
6题:填空。
学生独立完成。
7题:一句口诀,说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问:哪几句口诀只能说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
8题:跳绳图,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 )×( )=( )
( )÷( )=( )
( )÷( )=( )
10题:找朋友。
把用同一句口诀计算的算式作上相同的记号。
11题:比一比,看谁先到家。
12题:列式计算。
本课小结。
教学内容:教科书练习二第2-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运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提问: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这节课我们来做一些练习。
(二)练习:
完成练习二第2-5题。
1、第2题:
先让学生看图,说一说从图上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中交流想法。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
最后进行全班交流。重点说想法。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请其他同学帮忙解决。
2、第3题:
让学生独立看图,解决问题。完成后同位两人交流想法。
全班进行交流时,先请学生说一说题意,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列算式。
3、第4题:
先引导学生看统计表,让学生说一说从表中知道了什么,要计算什么内容。
然后让学生进行计算。完成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最后全班交流。
4、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进行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一共有几种算法。
92+7=25(个) 93-2=25(个)
教学内容:教材第18~19页练习四第5一11题和思考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选择灵活、合理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混合运算的三步式题。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主要练习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要进一步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按运算顺序计算已经学习的三步计算式题,使计算能力得到提高。
二、组织练习
1.口算练习四第5题。
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口算
2.做练习四第6题。
然后集体口算一遍。
小黑板出示,让学生观察,每一道题对不对,错在哪里。让学生改在练习本上。
提问:第1小题为什么不能从左往右先算165减657第2小题的小括号为什么不能去掉?
指出: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当小括号里又含有加(减)和乘(除)时,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小括号在题中能够改变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所以不能随意添加或去掉小括号。
3.做练习四第7题对比练习。
(1)做第7题第一组。
小黑板出示。
提问:这一组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它们的运算顺序一样吗?为什么?同学们分小组讨论。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把这三道题做在作业 本上。
集体订正。结合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的运算顺序,检查计算结果。
提问:这三道题的计算结果一样吗?为什么会不一样?
指出:我们在计算混合运算的式题时,一定要先看清题目,确定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然后按运算顺序一步一步正确计算出结果来。
(2)做第7题第二组。 ‘
小黑板出示。
提问:第二组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谁来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三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这三道题计算的结果相同吗?这说明我们在计算时除了看清数和运算符号之外,还要注意什么?
(3)小结:这里两组题,每一组题里虽然数和运算符号的排列次序相同,但因为有的有小括号,有的没有;有小括号的题括号的位置也不一样,所以运算顺序就不同,这样计算的结果就不一样。因此,计算四则混合运算,一定要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4.根据要求加小括号。
小黑板出示。
提问:如果不加括号,最后一步算什么?能根据后面的要求加小括号吗?
学生口答,老师添括号。
38X3+372÷6……最后一步算除法
38X3+372÷6.….·最后一步算乘法
说明:在算式里添上小括号,就能改变运算顺序。这就是说,如果在一个算式里,要改变顺序把某一部分先算,就可以把这一部分括在括号里。
三、解答思考题
1.解答第一组题。
观察左、右两个算式,思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它们的结果相等吗?为什么?同学们分小组讨论。
反馈:左边的算式表示把4个47和1个47合起来是5个47,右边的算式先算4加1得5,再算47X5也表示5个47,因此这一组题的得数相等。
2.解答第二组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关于四则混合运算的一些运算顺序,你们根据已有的这些知识,判断一下这第二组题的得数是否相等。
指名几个学生口答。
说明:200÷2X4含有乘、除运算,应按从左往右的顺序先算除法再算乘法,200÷(2X4)有了小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乘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两道题的运算/顷序不相同,因此第二组两道题的得数不相等。
四、布置作业 ·
课堂作业 :练习四第8题。
家庭作业 :练习四第9、10、ll题。
《火烧云》 习题精选(一)
1.辨字组词
秒( ) 心( ) 烧( ) 转( ) 等( ) 常( )
妙( ) 必( ) 晓( ) 传( ) 待( ) 靠( )
2.照样子写词语
红彤彤__、__、__、__、__
恍恍惚惚__、__、__、__、__
3.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 ) ( ) ( )
一模一样 似乎 模糊 跪着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镇定( )( ) 威武( )( ) 凶猛( )( )
5.注意加下划线的词体会它的用法,并用它们说一句话。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
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火烧云》 习题精选(二)
一、识别多音字。
似 模
二、照样子,写词语。
梨黄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半紫半黄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红红的脸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我发现这些词语都和__________有关。
《火烧云》 习题精选(三)
1.火眼金睛我会选。(用“∨”标出画线字的正确读音)
葡萄(táo tao) 模(mó mú)糊 金灿灿(shāncàn)
镇(zhèngzhèn)静 跪(guì kuì)着 笑盈盈(yíng yín)
2.火眼金睛我会组。
似( ) 跪( ) 绕( ) 必( ) 蹲( )
拟( ) 脆( ) 烧( ) 毕( ) 尊( )
3.课文知识我会填。
(1)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 ),大白狗变成( ),红公鸡变成( ),黑母鸡变成( )。
(2)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 )的,一会儿( )的,一会儿( ),一会儿( )。
XX届高考英语总复习名师全程导学案:unit5基础巩固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三)
ⅰ.单词拼写
1.the ________(距离)betweenthetwovillagesistwokilometers.
答案:distance
2.shegivesthe ________(印象)ofbeingolderthanshereallyis.
答案:impression
3.themanhas ________(宽阔的)shouldersandlookshandsome.
答案:broad
4.i’llgo________(市区)tomorrow.doyouwanttogowithme?
答案:downtown
5.theyarrivedinnewyorkat________(黎明)thenextday.
答案:dawn
ⅱ.选词填空
gothrough;ratherthan;alltheway;settledown;withinthereachof
1.tenyearsago,shewenttocanadaandhad________thereeversince.
答案:settleddown
2.it’sdangerousplacingthemedicine________thechildren.
答案:withinthereachof
3. ________taketheaeroplane,theydecidedtodrivetotoronto.
答案:ratherthan
4.shedidn’tspeakawordtome________backhome.
答案:alltheway
5.youwillneverknowwhatshe ____________toeducateherchildren.
答案:wentthrough
ⅲ.易错模块
1.hewas________ateacher. hedidwhathecouldtohelpanystudentintrouble.
a.morethan b.nomore
c.notmore d.more
解析:选a。morethan在此意为“不仅仅”。句意:他不仅仅是一个教师,他还尽其所能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mostpeoplewouldagreethatnuclearscienceshouldbedevelopedtobenefitthehumanbeings________harmthem.
a.morethan b.ratherthan
c.otherthan d.betterthan
解析:选b。句意:绝大多数人同意核科技发展应该造福人类而非危害人类。只有ratherthan表示“而不是,而非”之意。
3.infact,peterwouldratherhaveleftforshanghaithan______innewyork.
a.tostay b.stayed
c.staying d.stay
解析:选b。考查wouldratherdo...thando的结构。本题易错选d。本题实际结构为“wouldratherhavedonethan(have)done”,故应选(have)stayed。
4.i’m________willingtotakeyouandyourfriendstotherailwaystationinmycar.
a.morethan b.moreandmore
c.moreorless d.nomorethan
解析:选a。句意:我非常愿意用我的车送你和你的朋友们去火车站。morethan在此相当于副词,意思是“非常,很”,可修饰形容词、副词、动词,充当状语。
5.itisthepreventionofdisease________thesuccessfultreatmentthathasledtotherapidincreaseoftheworld’spopulation.
a.lessthan b.ratherthan
c.morethan d.betterthan
解析:选b。句意:导致人口快速增长的是疾病的预防而不是成功的治疗。ratherthan在此表示“而不是”。
ⅳ.语法专练
本单元语法——同位语从句
1.tomorrowistom’sbirthday. haveyougotanyidea________thepartyistobeheld?
a.what b.which
c.that d.where
解析:选d。考查名词性从句。此处从句表示抽象名词idea的具体内容,是同位语从句,根据题干意思可知引导词作从句的地点状语,用连接副词where,选d。
2.(XX年江苏常州教学质量调研)thereisanewprobleminvolvedinthepopularityofprivatecars________roadconditionsneed________.
a.that;tobeimproved b.which;tobeimproved
c.where;improving d.when;improving
解析:选a。第一空处为that引导的同位语从句;need后面要接tobedone或doing表示被动。因此a项正确。
3.mr. frankaskedmeaquestion________icouldgowithhimto________hecalledthetreasurehousethenextweek.
a.that;which b.whether;that
c.whether;what d.that;where
解析:选c。第一空为同位语从句,第二空用what作call的宾语。
4.(XX年南京金陵中学月考)awarmthoughtsuddenlycametome________imightusethepocketmoneytobuysomeflowersformymother’sbirthday.
a.if b.when
c.that d.which
解析:选c。考查从句的连接词。awarmthought和后面的imightusethepocketmoneytobuysomeflowersformymother’sbirthday是同位语关系,且从句不缺成分,故用that。
5.aplanhasbeenputforward________moregraduatesshouldgotoworkinthecountrythisyear.
a.when b.that
c.whether d.how
解析:选b。考查同位语从句。句意:一个计划已经被提出,让更多的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从空格处到句末是同位语从句,用来解释说明aplan的具体内容。
混合运算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8~19页练习四第5一11题和思考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选择灵活、合理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混合运算的三步式题。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主要练习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要进一步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按运算顺序计算已经学习的三步计算式题,使计算能力得到提高。
二、组织练习
1.口算练习四第5题。
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口算
2.做练习四第6题。
然后集体口算一遍。
小黑板出示,让学生观察,每一道题对不对,错在哪里。让学生改在练习本上。
提问:第1小题为什么不能从左往右先算165减657第2小题的小括号为什么不能去掉?
指出: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当小括号里又含有加(减)和乘(除)时,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小括号在题中能够改变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所以不能随意添加或去掉小括号。
3.做练习四第7题对比练习。
(1)做第7题第一组。
小黑板出示。
提问:这一组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它们的运算顺序一样吗?为什么?同学们分小组讨论。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把这三道题做在作业 本上。
集体订正。结合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的运算顺序,检查计算结果。
提问:这三道题的计算结果一样吗?为什么会不一样?
指出:我们在计算混合运算的式题时,一定要先看清题目,确定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然后按运算顺序一步一步正确计算出结果来。
(2)做第7题第二组。 ‘
小黑板出示。
提问:第二组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谁来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三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这三道题计算的结果相同吗?这说明我们在计算时除了看清数和运算符号之外,还要注意什么?
(3)小结:这里两组题,每一组题里虽然数和运算符号的排列次序相同,但因为有的有小括号,有的没有;有小括号的题括号的位置也不一样,所以运算顺序就不同,这样计算的结果就不一样。因此,计算四则混合运算,一定要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4.根据要求加小括号。
小黑板出示。
提问:如果不加括号,最后一步算什么?能根据后面的要求加小括号吗?
学生口答,老师添括号。
38X3+372÷6……最后一步算除法
38X3+372÷6.….·最后一步算乘法
说明:在算式里添上小括号,就能改变运算顺序。这就是说,如果在一个算式里,要改变顺序把某一部分先算,就可以把这一部分括在括号里。
三、解答思考题
1.解答第一组题。
观察左、右两个算式,思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它们的结果相等吗?为什么?同学们分小组讨论。
反馈:左边的算式表示把4个47和1个47合起来是5个47,右边的算式先算4加1得5,再算47X5也表示5个47,因此这一组题的得数相等。
2.解答第二组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关于四则混合运算的一些运算顺序,你们根据已有的这些知识,判断一下这第二组题的得数是否相等。
指名几个学生口答。
说明:200÷2X4含有乘、除运算,应按从左往右的顺序先算除法再算乘法,200÷(2X4)有了小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乘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两道题的运算/顷序不相同,因此第二组两道题的得数不相等。
四、布置作业 ·
课堂作业 :练习四第8题。
家庭作业 :练习四第9、10、ll题。
教学目标
1、 孰记5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计算乘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练习九第5、6题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1)背一背5的乘法口诀
(2)你能背出1-5的乘法口诀吗?(集体背、小组背、独立背)
2、口算卡片
1×3 2×4 3×4 5×2
2×5 5×3 5×1 3×3
4×4 1×5 4×5 5×5
3、游戏
老师说一句口诀,大家能很快说出两道乘法口诀算式。小组之间玩游戏。
二、 练习
1、 出示练习九第5题主题图
说说你能看到了什么?(三个小朋友买糖果)
同桌互相说一说。
教师把学生零散的语言进行整理:柜台上摆着饼干、小蛋糕、巧克力、薯片要6元,饼干4元一块蛋糕3元,一筒薯片要6元,小云想买3包饼干,小红想买2盒巧克力,小明想买5块蛋糕。他们3个各要用多少钱?
(1) 说说你是怎样相的?你能写出算式吗?
4×3=12 3×5=15 5×2=10
(2) 假如你去买,你想买什么?买多少?要花多少钱?(说给大家听)
2、 出示第6题主题图
(1)找一找:图中都有些什么?
(2)根据图上给的信息你能提出那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三、四人小组讨论。
四、课堂作业。
练习九第2、3、4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9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2~9题。
教学目标:
1、让生进一步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学会观察找出题目中数学信息并独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联系
1.听算
2.p1025题生独立解决指名订正师: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方法吗?
3.p1026题生独立解决指名订正师: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方法吗?
二、指导练习
1.p1038题
师:观察题目,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同桌说,指名说
师:你准备先算什么,怎么算,再算什么?又怎么算?
独立列式,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说,指名评价,鼓励。
2.p1012题
师:观察题目,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同桌说,指名说
师强调:一个圆桌可坐3人。
师:你准备先算什么,怎么算,再算什么?又怎么算?
独立列式,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师:通过这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三、集中练习
1.p1027题
让生自己独立独题、审题、分析,列式解答,
师巡视,辅导差生,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2.p1038题
让生自己独立独题、审题、分析,列式解答,
师巡视,辅导差生,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3.p1039题
让生自己独立独题、审题、分析,列式解答,
师巡视,辅导差生,指名板演。指名评价。
四、发展练习
让生自编一道两步计算的连乘应用题。
同桌说,全班说。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约分的方法,培养学生在计算和解题中将得到的分
数能约分的约分.养成自觉进行约分的习惯.
教学重点: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约分的方法和正确的书写格式.
教学课型:练习课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最简分数是的请化成最简分数.[课件1]
15/2016/97/1532/4011/12139/655/3
问答:请说一说什么是最简分数
判断.[课件2]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的最简分数,叫做约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的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下面各分数变化后,能说是约分吗[课件3]
12/163/44/82/42/36/915/125/4
二,指导练习
把下面各数约分.[课件3]
32/4034/57225/50045/150
强调:约分时通常要配合数的整除特征进行,一般要约到最简分数为止.
2,p113.6
§审题,弄清在直线上用同一个点表示的分数,应该是同样大的分数.若把题中的五个分数都化成最简分数,则可直接看出哪些分数一样大了.
3,p114.7
4,p114.12
§这是一道逆思考题.要求原来的分数,就是把5/6的分子,分母同乘以223
即:5/6=5223/6223=60/72
5,p114.`13
订正∵4/14=2/718/24=3/410/25=2/513/39=1/330/50=3/5
2/7<1/3<2/5<3/5<3/4
∴4/14<13/39<10/25<30/50<18/24
三,家作
p114.8,9,10,11
板书设计:约分及巩固练习
约分时通常要配合数的整除特征进行,一般要约到最简分数为止.
p114.`13
订正∵4/14=2/718/24=3/410/25=2/513/39=1/330/50=3/5
2/7<1/3<2/5<3/5<3/4
∴4/14<13/39<10/25<30/50<18/24
角的画法和角的巩固练习教学目的:1、使学生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并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推理的能力。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难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具:课件
学具:量角器、活动角、尺或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说出下面的角各是哪一种角。2、我们已经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会进行角的分类,怎样画角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画角。(板书:画角)二、新课1、教学角的画法问:量角的工具是什么?说明要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也要用量角器来画。出示例题:画一个65°的角(1)请同学自学角的画法,书p42(2)试一试让学生拿出量角器、铅笔、练习本,按书上的步骤一步一步地画一画。(1)说一说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学生一边说,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最后教师讲解说明。2、做一做(p42、2)分别画出75°、105°的角让一名较好的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画。教师巡视,注意画的步骤,画完后,指名说说画角的步骤。三、巩固练习1、p43、2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下列各角,并说说它们分别是哪一种角。10° 45° 60° 90° 105° 120°2、p44、6用一副三角尺,分别画出15°、75°、150°165°的角。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五、课后作业:p44、7六、板书设计:画角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8、7、6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计算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提出目标
1.念凑十法的儿歌。
2.提出练习目标:
(1)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培养计算能力。
(2)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二.指导练习,展示成果。
(一)、小组协作,组内展示。
1、不计算,你能比出谁的得数大吗?(在大的后面“√”)
9+2 8+6 6+5
9+3 7+8 6+6
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填一填。
8+()=11=()+4 7+()=12=()+6
()+8=11=()+7 3+()=11=()+4
先独立做,做完后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送我回家,在○里填上“+”或“-”。
9○4=13 11 <8○5 8○7<9 16<10○7
8○4=12 15 <9○8 13>9○6 2=7○5
让学生小组讨论,再总结准备汇报。
4、猜猜我是谁,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6+□=14 4+□=13 10-□=2 3+□=15
9+□=9 □-8=4 13-□=5 7+□=16
让学生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再讨论解决方法。
(二)、全班展示,解决冲突。
1、全班交流,探讨途径。
2、小结方法,取得共识。
三、巧用数学,灵活练习。
1.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
让学生完成,再集体订正。
提问:这两组算式有什么特点?让学生懂得:一个加数不变,和随着另一个加数的变化而变化。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2题。
(1)让学生看图,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内容。
(2)根据画面条件,你可以提什么问题?
(3)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3、完成练习十九的第3题。 让学生完成,再集体订正。
4、完成练习十九的第4、8题。 先说图意再列式。
5、比赛,看谁算得快。(完成练习十九的第5、7题。)
6、游戏:找朋友。(完成练习十九的第6题。)
四、总结反思,内化提高。
师: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更大的收获?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6—67页练习十三的第13—17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会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具准备:把下面复习运算定律用的复习题写在黑板上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所学过的运算定律
1.教师出示复习题: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出适当的数。
1.26×305=305×
2.(246×8)×125=246×(8× )
3.214+678=678+
4.225+(75+437)=(225+75)+
先让学生看清题目,再提问:
“第一小题,横线上应该填什么数?根据什么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说,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什么不变?”
“第二小题呢?”
“乘法结合律说,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还可以怎样乘,它们的积不变?”
“第三小题,横线上应该填什么数?根据什么运算定律?”
“第四小题呢?”
“乘法和加法都有交换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讨论以后,教师指出:乘法交换律和加法交换律都是交换了要计算的两个数的位置,交换前和交换后计算的结果都不变。只是加法交换律交换的是两个加数,交换前与交换后两个数的和相等;乘法交换律交换的是两个因数,交换前与交换后两个数的积相等。
“如果用a、b代表两个数,怎样表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学生加答后教师板书:
加法交换律:a+b=b+a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和加法都有结合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办?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出:乘法结合律和加法结合律都是说的三个数的运算规律;乘法结合律是先把第一个数、第二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第二个数、第三个数相乘,再同策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加法结合律是先把第一个数、第二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第二个数、第三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如果用a、b、c代表三个数,怎样表示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学生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结合律:(a×b)×c=a×(b×c)
二、做练习十三的第13-16题。
1.第13题,是要求学生按照运算定律来判断哪些算式是正确的。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一下,然后再集体讨论哪些是正确的,还要说一说为什么。其中第2、3小题符合加法交换律,第4小题符合乘法交换律都是正确的;第6小题因为交换的是两个因数是正确的。第1小题和第5小题,虽然等号两边算出的结果相等,但不符合运算定律。
2.第14题,先让学生自己看题,独立思考,再集体讨论。这一道题中的第1、3、4小题都是正确的,第1和策4小题都符合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第3小题符合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第2小题是不对的,这一题先计算的是1×6和4×9然后才能把两个乘积加起来,如果把6和4交换,它既不符合加法交换律,也不符合乘法交换律,所以这个算式是不正确的。
3.第15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集体核对,核对时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比较一下怎样做更简便。
4.第16题,先让一名学生读题,提问:
“这道题有什么要求?”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明确指出:这造题在填表时,都要把每组的数和第一组的数比较一下,再着一看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然后让学生做在自己的书上。
四、作业 。
练习十三的第17题。
一、单词辩音1.driver knife( ) 2.treetrousers( ) 3.good look( )4.dress tree( ) 5.their hair( ) 6.sixty by( )二、翻译1、两位农民 2、几岁 3、大约四十岁 4、五位警察 5、老人 6、他们的职业 7、她的名字 8、想要成为 三、be动词填空1.who you? i newhere.2.what yourjob? i anurse.3.howold yourmother?she forty.4.theoldman helen’sgrandfather.5.we lateforschool.6.how you? finethankyou.7.what theirjobs?they waitresses.8.who theoldwomen? sorry.idon’tknow.9. sheteacher?no,she .she anurse.10.thegirlinorange helen.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克和千克》篇1黑河市嫩江县第四小学团队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2、通过实际操...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3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课堂实录篇1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3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认识时间》师:我把...
克和千克篇1学习内容:二年级下册第85—88页,克和千克的认识。学习目标:㈠知识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初步形成...
退位减篇1教学内容: 课本第18页教学目标:掌握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退位减竖式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个...
《认识线段》篇1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初步,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简单图形...
二年级上《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1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1页例3,“做一做”及练习二3~6题。教学目标:1....
二年数学上册《分香蕉》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篇1教学目标: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导学案苏教版篇1教学内容:观察物体,教材第90——9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
口诀求商篇1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课本第12页例题,课本想想做做1~5题[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和除法的关系,掌...
克和千克的认识篇1课题课时班级编写者一、教材内容分析课本p85~86页,及第88~89页的第3~6题。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9的乘法口诀》第二课时篇1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巩固9的乘法口诀,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的用9的口诀计算9的乘法算式。2、能...
排列组合篇1数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探索、交流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的过程。2.了解、探索排列组合问题的思想方...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