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32
第六课时 解决问题(两步计算)
教学内容:
课本P59~61页,例4,练习十三第1~5题
教学目标 :
1、学会运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相应的书写格式。
3、进一步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相应的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
运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学会分析思考的方法,思维更加富有条理性。
教学准备:主题图、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
一、 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投影出示主题图。
春光明媚的星期天,很多小朋友来到公园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在玩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公园游玩”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数学的问题与生活实际更加贴近。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 依次出示两幅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 观察第一幅图。得到他们在划船。每条船上有4人,一共有6条船。还有5条船空着。岸边有2个人。
(2) 观察第二幅图。得出碰碰车每辆可以坐3个人。问题是这么多人要坐几辆碰碰车?
2、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尝试解答。
(2) 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 小结算法,板书算法。
从刚才大家的讨论中我们知道要解决图上的问题必须要先算出“一共有多少人?”板书:6×4=24
然后用24÷3=8(板书)
(4) 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
你们能将这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算式吗?自己试一试。
(5)讲解综合算式的递等格式。讲清书写过程与完整的格式。
【设计意图】:1、明确问题和条件为正确地解答问题做好准备。2、通过交流解答,掌握该类题目的结构特征。
三、巩固练习
1、引导学生完成书本第60页率1、2、题。
(1)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
(2)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3)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纠正错误。
2、引导学生完成第3、4、5题。
【设计意图】:尽可能让学生独立解答,要引导学生说出其中的思考过程。
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P54~56页例2、3,练习十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
1、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2、通过分析、推理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求“一个数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该类问题。
教学准备:主题图、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旧知
1、出示题目,组织学生口答。
(1)苹果有5个,梨的个数是苹果的3倍,梨有多少个?板书:5×3=15
(2)喜欢跑步的有6人,喜欢跳绳的人数是跑步的2倍,喜欢跳绳的有多少人?
板书:6×2=12
2、组织学生说一说“倍”的含义。“梨的个数是苹果的3倍”就是说梨的个数有3个苹果的个数那么多。
3、小结:从上面的复习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甲数是乙数的倍,那就是说甲数有××个乙数那么多。反过来说,甲数有多少个乙数,就是乙数的多少倍。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有关“倍”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为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做好知识上的铺垫。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教学例2.
(1)在实物投影上展示用小棒摆的飞机。数一数用了几根小棒摆出一架飞机?
(2)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摆小棒。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并说说他们摆的小棒是教师根数的几倍?
(4)如果学生再摆一架飞机这时飞机的根数是老师的多少倍。
(5)总结,引导列式。
要求这些小棒的根数是老师的几倍,其实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5,15里面有3个5,就是说15是5的3倍。说明“倍”是一种关系,不是单位名称,所以3后面什么也不用写。
(6)引导学生完成第54页的做一做。
2、教学例3.
(1)引导学生思考。想一想怎样解决“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这个问题?
(2)引导学生独立解决该问题。
(3)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算式,并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
(4)引导学生完成第55页做一做。
【设计意图】: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参与,独立思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要把充分的学习时空交还给学生。在学习例2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例
三、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完成书本第56页1、2、3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必要时进行讲解。
【设计意图】:尽可能让学生独立解答
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克和千克》篇1黑河市嫩江县第四小学团队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2、通过实际操...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3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课堂实录篇1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3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认识时间》师:我把...
克和千克篇1学习内容:二年级下册第85—88页,克和千克的认识。学习目标:㈠知识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初步形成...
退位减篇1教学内容: 课本第18页教学目标:掌握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退位减竖式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个...
《认识线段》篇1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初步,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简单图形...
二年级上《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1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1页例3,“做一做”及练习二3~6题。教学目标:1....
二年数学上册《分香蕉》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篇1教学目标: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导学案苏教版篇1教学内容:观察物体,教材第90——9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
口诀求商篇1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课本第12页例题,课本想想做做1~5题[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和除法的关系,掌...
克和千克的认识篇1课题课时班级编写者一、教材内容分析课本p85~86页,及第88~89页的第3~6题。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9的乘法口诀》第二课时篇1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巩固9的乘法口诀,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的用9的口诀计算9的乘法算式。2、能...
排列组合篇1数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探索、交流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的过程。2.了解、探索排列组合问题的思想方...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