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教案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 口 诀 求 商(精选17篇)

口 诀 求 商(精选17篇)

更新时间:2025-08-12 11:34:32

口诀求商篇1

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及时反馈当堂巩固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单元

课题

课时

第一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               掌握用乘法的方法,比较熟练地运用2~6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除法。

2、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用乘法的方法,比较熟练地运用2~6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除法。

教学难点 

根据除法算式,很快地找到相应的乘法口决。

课前准备

投影仪、小圆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1、谈话

2、出示:10个小朋友打球,每2人一组,分成几组?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看题思考问题。

(1)   列算式。

提问:随能根据这个问题列出除法算式呢?(10÷2=)

(2)   想办法求商。

提问:这道除法算式的商是多少呢?你能用什么方法求出这个商?

方法1。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桌上的小圆片来分一分,看看能不能帮你想出商?

方法2。出示:10-2=8 8-2=6 6-2=4 4-2=2   2-2=0

从这些减法算式中怎么样看出分成了几组?

方法3。

引导:每2人一组,有几个2人就有    ,10人里面有    个2人,就有     。

提问:你怎么知道10里面有5个2的?

讲述:2和几相乘得10,10÷2就得几。用的是哪句口诀?所以,在计算10÷2时可直接用乘法。

(3)   优化算法

1组织学生讨论刚才的几种方法进行比较,哪种方法更好。

三、练习巩固

做“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第3题。

四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

做“想想做做”第7题。

列出算式。

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

动手操作并表术。

从这些减法算式中怎么样看出分成了几组?

指名回答。

组织讨论。

练习。

教后记

口诀求商篇2

执教:潘国平

教学内容:课本第42页例题,试一试,课本第43页“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和除法的关系,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正确地用乘法口诀求被除数小于12的表内除法算式的商,培养联想、推理的能力。

教学准备:例题插图(优质教育资源光盘)、10个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口算。   二( )得八  三( )十二   二( )十二

2×( )=8   ( )×3=12   2×( )=10

2、从10里面连续减2,减去(  )次,正好全部减完。

3、引入新课:通过刚刚的练习,我们可以看出利用乘法口诀,真的能帮我们解决不少问题。

二、            新授。

1、教学例题。

(1)出示插图。(优质教育资源光盘

提问:这里面有多少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

说明:10个小朋友打球,每2人一组,分成了几组?

(2)想一想:把10个小朋友,每2人一组,实际上怎样分?(平均分),根据题目的意思,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呢?(板书:10÷2=5)

提问:算式中的10表示什么?2呢?

(3)小组讨论:10÷2等于几呢?每位同学想想办法,小组讨论看哪一组办法多?

(4)指名汇报,老师逐条讲解。

提问:在这么多的方法中,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最简便?

小结:在计算10÷2时,可以先看除数是2,就想2几得十,这样利用乘法口诀可以很快的求出商。

(5)指名说说用口诀求商的思路。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8÷4、12÷3

请学生们读一读。

(2)想一想他们的商各是多少,你是怎样解答的?

(3)指名口述解题思路。

(4)学生们填写课本。

(5)3÷3=

思考:应该用那一句口诀?讨论汇报。

3、小结:这些除法算式在求商时,我们可以利用学过的乘法口诀,很快的解答出来。

三、            巩固练习。(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光盘)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请学生们一组一组的完成。

(2)观察一下,每一组中的乘法算式、除法算式、乘法口诀有什么联系?

(30小结:在求商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跟相应的乘法算式来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进行比赛,要求一组一组完成。

(2)提问:你们为什么能算得那么快?

(3)揭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数字图,请看要求。

(2)学生默算。

(3)学生开火车比赛。

1、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出示左边一副图,请学生说说这副图的图意。(有8只小兔子,如果每个笼里放4只,需要几个兔笼?)

提问:既然每个笼里放4只,说明什么?(每个笼里兔子只数同样多)可以用什么样的算式表示?

(2)学生填出算式。

(3)集体订正。

提问:算式中的8、4、2分别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求出8÷4的商的?

(4)出示右边一副图。

请学生动脑筋把它编成一道题目,说一说(桃树上有12个桃子,小猴2天就吃完了她们,平均每天吃几个?)

想一想:要求平均每天吃几个,可以用怎样的算式来表示?为什么?(板书:12÷2= )

学生填一填,算一算,并说说算式中答数的意思。

(5)小结:以上这两题,我们都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答的?小组讨论一下,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四、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掌握了什么本领?

口诀求商篇3

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课本第12页例题,课本想想做做1~5[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和除法的关系,掌握用乘法的方法,能正确地用乘法口诀求被除数小于12的表内除法算式的商,培养联想、推理的能力。[教学准备]例题插图、10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     得八(   )十二(   )一十   2x( )8   ( )x3=12   2x( )=10   2.从10里面连续减2,减去(   )次,正好全部减完。   3.引入新课:通过刚刚的练习,我们可以看出利用乘法口诀,真的能帮助我们决不少问题.二、新授   1.教学例题.   (1)出示插图。提问:这里有多少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说明:10个小朋友打球,每2人一组,分成了几组7.   (2)想一想:把10个小朋友,每2人一组分,实际上是怎样分?均分),根据题目的意思,可以用怎样的算式表示呢?   (板书:10÷25)提问;算式中的10表示什么,2?   (3)小组讨论:10÷2等于几呢?每位同学想想办法,小组讨论哪一组的办法多?   (4)指名汇报,老师逐条讲解。提问:在这么多的方法中,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最简便?小结:在计算10÷2时,可以先看除数是2,就想二几得个,这样乖用乘法口诀可以很快地求出商。   (5)指名说说用的思路.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8÷412÷3请学生们读一读。   (2)想一想。它们的商各是多少,你是怎样解答的?   (3)指名口述解题思路。   (4)学生们填写课本。   3.小结:这些除法算式在求商时,我们可以利用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很快地解答出来.三、巩固练习   -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请学生们一组一组地完成。   (2)观察一下,每一组中的乘法算式、除法算式、乘法口诀有什么关系?   (3)小结:在求商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更可以根据相应的乘法算式来计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们比赛,要求一组一组完成。   (2)提问,你们为什么能算得那么快?   (3)揭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数字图,请看要求. (2)学生默算. (3)学生开火车比赛.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出示左边一幅图。①请学生们说说这幅图的图意。 (8只小兔子,如果每个笼里放4只,需要几个兔笼?)②提问,既然每个笼里放4只,说明什么?(每个兔笼里兔子的只效同样多).可以用什么样的算式表示?学生填出算式.③集体订正:提问:算式中的84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你是怎样求出8÷4的商的? (2)出示右边一幅图。①请同学们动脑筋把它编成一道题目,说一说. (桃树上有12个桃子,小猴2天就吃完了它们,平均每天吃几个?)②想一想:要求平均每天吃几个,可以用什么样的算式来表示?为什么?   (板书:12÷2 )③学生们填一填,算一算,并说说算式中答数的意思。   (3)小结:以上这两题,我们都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答的?小组讨论一下,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师小结。四、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掌握了什么本领?五、练习想想做做第5题。随堂练习一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敷。(1)(   )得八(   )得四(   )二十   (   )四十二   (   )五二十(   )得九   (   )六三十(   )得一(   )十二 (2)6x(   )12   (   )x210   5x(   )lO  (   )x5=“   6x(   )6   (   )x28  3x(   )3   (   )x26   2x(   )4   2.(1)3x4(   )   (2)5x1(   )   12÷3(   )   5÷1(   )   12÷4(   )   5÷5(   )口诀;(   )   口诀:(   )   (3)2X6(   )   (4)5X2(   )   12÷2(   )   10÷2(   )   12÷6(   )   10÷5(   )   口诀:(   )   口诀;(   )   3.口算:   8÷4   12÷3   12÷4   4÷2   9÷3   10÷5   5÷1   6÷2   12÷2   3÷3   12÷6   5÷5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初步体会乘法和除法的关系,掌握用乘法的方法,能正确地用乘法口诀求被除数小于12的表内除法算式。但具体到每个同学时,就不能一一过关,出差最多的是:(1)不看清楚计算符号;(2)乘法口诀不过关。每个同学都要进行背诵乘法口诀,一定要人人过关,不过关的要留下来读、背,一直到过关为止。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在计算乘、除法时的准确率。

口诀求商篇4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熟练掌握所学表内乘、除法的知识。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

教学难点:

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法:

练习法。注重多样练习的设计。在练习中巩固新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旧知巩固,引入新知

1、谈话:我们学过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6题。

谈话:同学们都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了吗?出示情境图,试一试,算一算,你能得几个玩具?学生计算,教师巡视。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4题。

(1)谈话:6÷6等于几?5÷5等于几?

学生计算,交流结果。

提问:观察第1列,并想一想,这些除法算式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发现?

促使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1。

你能写出几道像这样的算式吗?

(2)观察第2列。

2÷13÷16÷1

让学生体会一个数除以1,结果还是这个数。

你能写出几道像这样的算式吗?

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7题。

提问:计算时你用的是哪句口诀?

3、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8题。

(1)出示题卡,请学生列乘、除法算式,并说明计算方法。

(2)谈话:刚才我们在计算时用乘法口诀求商,一个乘法口诀可以求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但也有特别的,有的只能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这是什么原因呢?

明确:两个乘数一样的时候。

你还能找出哪些只能算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的口诀吗?

学生汇报:二二得四、三三得九等。

三、巩固迁移

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9题。

出示第9题的表格,你从表格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看清表格,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

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10题。

出示3个蘑菇房子的贴图。帮助小动物找家的游戏。教师谈话激趣。

3、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11题。

请学生把用同一句口诀计算估算式做上相同的记号,再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

4、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12题。

(1)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

(2)怎样列式呢?同桌交流想法。

(3)汇报,教师板书列式。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

口诀求商篇5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

(教科书第18页例1及练习四的第1~3题)备课

时间20xx-2-19

三维

目标⒈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⒉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

重点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

难点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法

学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

准备例1的主题图。

主要教学流程

复习

⒈口算。

3×4=1×9=2×5=4×2=

4×3=3×3=3×2=6×2=

⒉让学生按顺序背乘积不大于12的2~6手法3口诀,如让学生背出: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六十二、一三得三、三四十二。

⒊出示填乘法口诀中的未知数卡片,打乱顺序让学生练习。

⒋让学生读算式,说出每个算式的意思。

8÷4=212÷3=4

如果学生只说出算式的一种含义,还可以启发学生说出另一种含义。

二、新授

⒈出示教科书第18页的例题1:12个桃子,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分析题目里的数量关系,要求“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可以怎样列式?(12÷3)为什么这样列式?(因为这是把12个桃子按每份3个3个的来分)

提问:12÷3等于多少?请大家经四人学习小组讨论一下,然后汇报讨论的结果。

第一种分法:借助画图,把12个桃子3个3个的圈起来,一共圈了4个圈,所以12÷3=4。

第二种分法:借助学具,第一只分3个,12-3=9,第二只分3个,9-3=6,第三只分3个,6-3=3,第四只分3个,正好分完。所以12÷3=4。

第三种分法:1只小猴分3个,2只小猴分2个3,3只小猴分3个3……可以用乘法来计算。只要想:3和几相乘得12?三(四)十二,商是4。

比较:这三种分法你喜欢哪一种?

小结:计算除法时每次都借助画图或学具想怎么分的,这样计算比较麻烦,也比较慢,除法要算得又对又快,就要学会用口诀求商,今天我们就学习新知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2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

列出除法算式:12÷4,小组讨论,怎样用口诀求商?(想:4和3相乘等于12,口诀三四十二,商就是3)所以:12÷4=3。

练习:说一说,做一做。

10÷5=(),想(二)五一十,商是2。

10÷2=(),想二(五)一十,商是5。

9÷3=(),想(三)三得九,商是3。

⑷完成教科书第20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让他们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并小结:我们以后计算除法算式求商可以直接用乘法口诀去想,这样就能做到又对又快。

三、巩固练习

⒈完成教科书第20页第1题。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全班讲评,要个别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⒉完成教科书第20页第2题。首先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只鸽子,有多少个鸽房,然后提问:这一道题你想求什么?怎样列式?用哪句口诀来求商?

游戏:送信。(完成教科书第25页练习五第3题)

规则:6个小朋友当信箱,分别为1号、2号、3号、4号、5号、6号,其余的小朋友每人拿一张写有除法算式的小卡片,当老师叫“1号信箱”,凡是卡片上的得数是1的小朋友都到1号信箱的边上来,以此类推。

四、总结

⒈请同学们谈一谈这一节课的收获。

⒉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那句口诀求商。我们在送信游戏中还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这节课小朋友学会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计算,我相信小朋友会有更多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2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

12÷4=3

想:4和3相乘等于12,口诀三四十二,商就是3。文章来

口诀求商篇6

教学目标:

1、用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用乘法宽口径求商。

2、经历探索乘、除法算式之间的关系,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尝试不同的算法,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优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

教法:

实践探索法和演绎概括法。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注重从具体到抽象的提升,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说出口诀。

4×2=6×5=2×9=6×3=

5×5=3×4=2×4=5×4=

20÷4=35÷5=12÷3=10÷2=

学生口算,说出得数,并说说计算时用的是哪句口诀。

2、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会了用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中的新知识。

二、互动新授

1、谈话:同学们,王师傅包子铺今天开张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例2图)

(1)谈谈你从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观察并收集信息。)

师:每屉蒸笼装4个包子,有6屉,你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包子吗?(学生回答。)

教师追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怎样列式?(求一共有多少个包子,表示6个4相加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是:4×6=24)

师:我们在计算这道算式时用的是哪句口诀?(四六二十四)

(2)教师提问: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把这个算式转变成除法算式?

学生看图,改变题目,教师出示:一共有24个包子,每4个一屉,可以装多少屉?

怎样列式?(24÷4=6)

你是怎样想的?用的是哪句口诀?(四六二十四)

(3)师:还可以怎样问?(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出示题目:一共有24个包子,可以装6屉,每屉装多少个?

怎样列式?(24÷6=4)

你是怎样想的?用的是哪句口诀?(四六二十四)

2、探究乘、除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师:观察黑板上的3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发现的规律。(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评价。并且突出强调:乘、除法间的联系,要从算式的变化和算理上理解。)

教师小结:通过观察,同学们或多或少都发现了一些规律,都有4、6、24这三个数,这三个数表示的意思一样。虽然4、6、24在三道算式中的意思完全一样,但条件和问题不一样,算式也就不同,请大家想一想,4、6、24在乘法算式中分别叫什么?在除法算式中又分别叫什么?很多同学也都发现了刚才我们计算的这三道算式其中有一道乘法,两道除法,都用了哪个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同样我们也可以说,一道乘法口诀可以写出三道算式,如“四六二十四”:4×6=2424÷4=624÷6=4

3、出示一道口诀,让学生写出三道算式。

三六十八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重述: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转换成两个除法算式,相应的问题可以变成求其中的一个乘数。这三个数,其中两个数相乘等于一个数,反过来,两个数相除又等于另一个数。

三、巩固拓展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的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计算。计算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怎样想出商。

2、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的第2题。

让学生观察每组中的3道题,想一想:怎样很快求出各题的商,每到题的口诀各是什么。XKb1.Com

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5题。

让学生根据小朋友参加“二人三足”游戏的情境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练习时,注意让学生口述图意,提出问题,再写出算式。

交流方法。请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并说出,用哪句口诀想商。根据乘法口诀想商,加深对乘、除法关系的了解。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复习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同时,还发现了乘法和除法之间的联系,每一组算式里的三个数,其中两个数相乘等于一个数,反过来,两个数相除又等于另一个数,这就是我们过去学过的乘法算式里和除法算式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找到这样的关系,我们在计算除法时就可以想乘法算除法了。

板书设计:

口诀求商篇7

一、说教材

1、内容:二年级上册第57~58页。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7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除法,并使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考过程。对今后进一步学习用口诀求商有着重要的意义。

3、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理解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正确运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

4、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

这一部分教材编排了一道例题,先出示小朋友在玩雪花积木的现实场景,再出现了完整的文字表述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列式,探索除法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感受到这些算法都是想乘法口诀来求商的。在想想做做中,让学生按题组计算后说说计算除法的想法,展示思考过程,从题目联系中进一步体会到只要想乘法口诀来计算除法。想想做做中还出现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是掌握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学难点是运用口诀比较熟练地求商。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而设计本节课时,注重以下几方面组织教学: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全课以参加山羊老师带来的游戏活动串联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民主、和谐的气氛中探索新知,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2、探索交流,得出算法

数学教学的过程应留有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空间,以此实现课堂

教学目标。在学习除法的计算方法时,给学生留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明确自己思维的正误,并有机会分享他人的想法。

三、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这一环节,利用学生好奇,好玩的心理,由木偶山羊老师邀请学生玩雪花积木为情境引入新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学习新知作好了情感上的铺垫。

2、探索交流,得出算法

1)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自主探索提供了机会,通过学生想一想、摆一摆、议一议、说一说的自主学习的过程来探求新知。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通过多种思考方法的引导,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

2)通过自学课本的例题,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地巩固,有利于知识的内化。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利用乘法口诀求商会比较方便。

3、巩固深化,掌握方法

这一环节通过多种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小组活动中熟练运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同时注重与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应用能力。

4、全课总结,揭示课题

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谈收获,使学生对本课的内容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同时运用山羊老师的话在生活中存在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勤动脑。我们就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小朋友要努力做一个爱观察、爱思考的孩子。使学生又一次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唤起爱数学,学数学的学习欲望。

口诀求商篇8

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及时反馈当堂巩固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单元

课题

口诀求商

课时

第一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比较熟练地运用2~6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除法。

2、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比较熟练地运用2~6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除法。

教学难点 

根据除法算式,很快地找到相应的乘法口决。

课前准备

投影仪、小圆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1、谈话

2、出示:10个小朋友打球,每2人一组,分成几组?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看题思考问题。

(1)   列算式。

提问:随能根据这个问题列出除法算式呢?(10÷2=)

(2)   想办法求商。

提问:这道除法算式的商是多少呢?你能用什么方法求出这个商?

方法1。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桌上的小圆片来分一分,看看能不能帮你想出商?

方法2。出示:10-2=8 8-2=6 6-2=4 4-2=2   2-2=0

从这些减法算式中怎么样看出分成了几组?

方法3。

引导:每2人一组,有几个2人就有    ,10人里面有    个2人,就有     。

提问:你怎么知道10里面有5个2的?

讲述:2和几相乘得10,10÷2就得几。用的是哪句口诀?所以,在计算10÷2时可直接用乘法口诀求商。

(3)   优化算法

1组织学生讨论刚才的几种方法进行比较,哪种方法更好。

三、练习巩固

做“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第3题。

四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

做“想想做做”第7题。

列出算式。

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

动手操作并表术。

从这些减法算式中怎么样看出分成了几组?

指名回答。

组织讨论。

练习。

教后记

口诀求商篇9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基础上来教学的,因此,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

1、创设真体情景,学生提出问题。

上课开始,以儿歌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耳熟能详的儿歌,让孩子们加强对7。8。9乘法口诀的掌握。又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的情境资源,通过一幅学生熟悉的“欢乐的节日”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图中情景,引出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体会:求商的计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用乘法口诀求商是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创设富有童趣的生活情景,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单调的练习使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降低学习效率。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形式多样化,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使学生将计算和游戏活动联系在一起,将枯燥的计算变得活泼有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人练习。

3、解决实际问题,应用于生活。

本节课以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碰到的计算问题,使学生经历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形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数学问题的能力。

口诀求商篇10

教学目标:

1、用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用乘法宽口径求商。

2、经历探索乘、除法算式之间的关系,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尝试不同的算法,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优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

教法:

实践探索法和演绎概括法。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注重从具体到抽象的提升,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说出口诀。

4×2=6×5=2×9=6×3=

5×5=3×4=2×4=5×4=

20÷4=35÷5=12÷3=10÷2=

学生口算,说出得数,并说说计算时用的是哪句口诀。

2、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会了用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中的新知识。

二、互动新授

1、谈话:同学们,王师傅包子铺今天开张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例2图)

(1)谈谈你从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观察并收集信息。)

师:每屉蒸笼装4个包子,有6屉,你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包子吗?(学生回答。)

教师追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怎样列式?(求一共有多少个包子,表示6个4相加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是:4×6=24)

师:我们在计算这道算式时用的是哪句口诀?(四六二十四)

(2)教师提问: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把这个算式转变成除法算式?

学生看图,改变题目,教师出示:一共有24个包子,每4个一屉,可以装多少屉?

怎样列式?(24÷4=6)

你是怎样想的?用的是哪句口诀?(四六二十四)

(3)师:还可以怎样问?(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出示题目:一共有24个包子,可以装6屉,每屉装多少个?

怎样列式?(24÷6=4)

你是怎样想的?用的是哪句口诀?(四六二十四)

2、探究乘、除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师:观察黑板上的3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发现的规律。(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评价。并且突出强调:乘、除法间的联系,要从算式的变化和算理上理解。)

教师小结:通过观察,同学们或多或少都发现了一些规律,都有4、6、24这三个数,这三个数表示的意思一样。虽然4、6、24在三道算式中的意思完全一样,但条件和问题不一样,算式也就不同,请大家想一想,4、6、24在乘法算式中分别叫什么?在除法算式中又分别叫什么?很多同学也都发现了刚才我们计算的这三道算式其中有一道乘法,两道除法,都用了哪个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同样我们也可以说,一道乘法口诀可以写出三道算式,如“四六二十四”:4×6=2424÷4=624÷6=4

3、出示一道口诀,让学生写出三道算式。

三六十八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重述: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转换成两个除法算式,相应的问题可以变成求其中的一个乘数。这三个数,其中两个数相乘等于一个数,反过来,两个数相除又等于另一个数。

三、巩固拓展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的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计算。计算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怎样想出商。

2、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的第2题。

让学生观察每组中的3道题,想一想:怎样很快求出各题的商,每到题的口诀各是什么。

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5题。

让学生根据小朋友参加“二人三足”游戏的情境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练习时,注意让学生口述图意,提出问题,再写出算式。

交流方法。请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并说出,用哪句口诀想商。根据乘法口诀想商,加深对乘、除法关系的了解。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复习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同时,还发现了乘法和除法之间的联系,每一组算式里的三个数,其中两个数相乘等于一个数,反过来,两个数相除又等于另一个数,这就是我们过去学过的乘法算式里和除法算式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找到这样的关系,我们在计算除法时就可以想乘法算除法了。

口诀求商篇11

练习课――――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二单元,课本p27、28页,练习五。

教学目标:

1、 复习巩固所学表内乘除法知识。

2、 通过练习提高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养综合、沟通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

教学过程:

一、除法口算练习5分钟。

二、展开学习

1、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8题。

(3)、这3个算式分别该如何计算呢? 学生汇报计算方法。

2、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7题。

(1)、出示题卡,请学生列乘法、除法算式,并说明计算方法。

(2)、同桌合作学习,请一个当老师,一个列式,然后交换。

3、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2题。

(1)、说图意

(2)、怎样列式呢,为什么这样列式?

(3)、汇报,教师板书列式。

4、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1题。

(1)、出示3个蘑菇房子的贴图。帮助小动物找家的游戏。教师谈话激趣。

(2)、学生看图,独立完成。

(3)、小组竞赛,然后在书上连线。

三、拓展应用

1、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9题。

(1)、出示第9题的表格,你从表格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看清表格,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

(2)、独立计算,交流汇报。

2、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0题。

请学生把用同一句口诀计算的算式作上相同的记号,再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

口诀求商篇12

本周我校进行了“数学两周e课”教研活动,今天我有幸执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的除法计算,重点是用口诀求商的方法,难点是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通过动手分一分,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经历求商的探索过程,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感受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以及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灵活性。在教学时,我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了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低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上课初,我则创设情境“孙悟空大闹天宫后回到花果山”后分果子的故事情境,将学生自然的引入了新课的学习。同学们在根据故事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

二、在教学例题1时,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先让学生借助小棒,设计了“分、写、说”这三点具体的活动要求,鼓励学生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分的过程:再让学生展示算法,用连减、连加,乘法口诀三种方式解决猴子分桃的问题;最后让学生比较用哪种方法最好,学生选择了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优化算法,点出课题,进行小结。

三、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课堂中通过“开小火车”等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巩固练习时,设置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多动手、勤动嘴,在练习中不断总结、进而达到熟练使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目标。

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也是今后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1、关注学情。明确讲解新知识之前,学生的知识生长点和具备知识,了解本班学生特点,感兴趣话题等;还要明确课中,本节课要求学生学会什么,对于学生不具备的知识,如何弥补,怎样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对学情的把握至关要!

姚校长生动形象的“汽车如何从弯道驶进高速路口”的比喻,更让我深深的明白:依据课标制定出教学重点后,只有明确学情,方能突破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数学老师,教两个班,每个班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学情也各不相同,对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帮助,方能帮助学生学有所获。

2、“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教学更要关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细节性指导。教师要做到“眼中时时刻刻有学生”,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多蹲下来理解、认识自己的孩子,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特别是对于学困生,我们大多数人认为很简单的知识对于他们来说可能仍然是难点,课堂中要更多的关注他们,教会他们最基本的思考做题方法。如:在教学12÷3=?用乘法口诀计算时,如何引导学生从乘法口诀表中快速的提炼出“三四十二”这句口诀,就需要做更加细致的方法性指导。学生在掌握方法之后,通过反复的练习,自我总结、提升,最后达到能熟练计算。

3、教学语言不但要简练,也要有激情,富有感染力。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差,这就要求教师“修炼自己”,用必要的表情、动作语言来吸引学生,增加学生课堂的活跃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重视对学生做题习惯的培养。低年级正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要在日常教学中帮助形成规则意识。做完题之后养成检查,同桌互对,会的教不会的,优秀生帮助后进生,并鼓励优等生,不断挑战自我,探索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总之,本节课需要改进的还有很多地方,也发自内心的感谢各位数学老师百忙中抽空来听课,以及课后认真、细致的指导,使我明确了教学中需要努力的方向。今后我会不断的学习、反思、总结,争取使自己尽快的成长,力争使每一节课更加的扎实、有效!

成长,在路上!愿自己在英语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幸福的成长!

口诀求商篇1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1,练习五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用丰富、生动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算法多样,促使学生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前准备】:教具、学具准备:

例1情境图的放大图,按练习三的第3题制作“信箱”和“信”(算式卡片);每个学生准备12个○卡片。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上学期学习了乘法口诀,过了一个春节不知大家忘了没有?老师来考考大家,有没有胆应战?

1.说出得数,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6×2=       4×3=       2×5=       3×3=

2.填空。

2×( )=4       3×( )=6       4×( )=8

( )×3=12      ( )×4=20      5×( )=15

说一说( )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

3.把12个○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和写出的除法算式。

二、合作探究

1.引出除法算式12÷3。

呈现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事。

提出第(1)个问题: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请学生列出除法算式:12÷3。

2.探讨计算方法。

(1)引导:我们会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解决“可以分给几只小猴”的问题。如果不动手操作学具,怎样算出结果呢?请各小组探讨计算方法。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探讨出的计算方法。

(3)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评价。并且,突出强调:可以用乘法口诀想商。

3.尝试用乘法口诀求商。

(1)出示例1的第(2)个问题,并让学生列出算式。

(2)请学生用乘法口诀想:商几?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想商的过程和使用了哪句口诀。

(4)显化想商的过程。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重述:求12÷4的商,想4和几相乘得1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3。

三、练习

1.练习五的第1题。

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计算。

计算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怎样想出商。

2.练习五的第2题。

(1)让学生根据画面信息,完成填空。

(2)让学生独立填写除法算式。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并说出,用哪句口诀想商。

3.练习五的第3题。

按题意组织送信游戏,说明要求:认真计算,商是几,就投进几号信箱。

请每个学生当选邮递员,并把“信”交给学生,让学生完成送信任务。

完成后,看一看每个信箱中的信,检查是否都送对啦。

最后,特别请学生观察哪几封信送进了1号信箱。并想一想,这些除法算式有什么特点。促使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1。

四、总结

1.请学生谈收获。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那句口诀求商。我们在送信游戏中还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这节课小朋友学会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计算,我相信小朋友会有更多的收获。

【板书设计 】

12÷4=3

想:4和()相乘得12。

三(四)十二,所以商是3。

口诀求商篇14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迅速地运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能根据一道乘法算式列出相应的两道除法算式,初步知道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归纳、迁移类推的能力.

3.向学生渗透“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迅速地运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初步知道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把口诀填完整.

()七二十一四()二十八

()七四十九二()十四

五()三十五()七四十二

2.先填出计算结果,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7=357×()=49()×7=7

7×()=14()×3=215×()=35

()×7=42()×7=28()×3=21

二、新授.

1.整体演示课件“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

(1)问:图上画的是什么?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大家说说这幅图的意思?(编出一道“求几个几是多少的”用乘法计算的应用题)

问:根据这个同学的叙述,该怎样列式?用哪句乘法口诀来计算?

提示:这幅图既可以横着观察,也可以竖着观察.因此,根据同一幅实物图可以编出两道不同的乘法应用题.

横着观察:

编题:每组有7架飞机,3组一共有多少架飞机?

列式:7×3=21(架)

竖着观察:

编题:每组有3架飞机,7组一共有多少架飞机?

列式:3×7=21(架))

(2)教师参与编题:有21架飞机,平均分成7组,每组是几架飞机?这道题该怎样列式?如何用乘法口诀去想商?

(3)问:根据这道题,还能再编一道题吗?(有21架飞机,每组是3架,可以分成几组?)

谁能列式解答这道题?

(4)问:观察以上四道题,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5)正确迅速地进行乘法除法口算的关键是什么?

三、巩固练习.

1.7×4=7×2=6×7=

28÷4=14÷2=42÷7=

28÷7=14÷7=42÷6=

提出要求:

(1)每竖着的三道题为一个小题组,分组完成下面的题目.

(2)每做完一组题,就说说这组题用的是哪句口诀?

2.

被除数

7

211428

42

35

49

除数

1

32

7

7

57

3.训练提高.

(1)背2~7的乘法口诀.

(2)教师出示2~7的乘法口诀表.

①观察乘法口诀表,横、竖、斜找规律.

②横着、斜着、拐弯背口诀.

③倒着背口诀.

(3)21÷321÷735÷77÷7

49÷742÷628÷435÷5

14÷228÷742÷714÷7

(4)下面各数除以几,商是7?在□里填出来.

14÷□28÷□35÷□42÷□

四、质疑问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教师小结: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解答四道题,两道乘法题,两道除法题.

五、布置作业 (略)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拍“7”游戏

游戏目的

1.使学生熟练掌握7的乘法口诀.

2.锻炼学生们的快速反应、判断能力.

游戏过程

1.学生们围坐成一圈.任选一个学生,从1开始数,其他学生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往下数数.

2.数数的范围是1~50这50个数.

3.每当数到个位是7的数,或者数到7的乘法口诀中的任意一个乘积都不许出声音数数,只能拍一下手,下面一个人再接着数下去.

4.如果哪个同学不慎出声音地数了个位是7的数,或者数到7的乘法口诀中的任意一个乘积,就算犯规.一同游戏的小伙伴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来“处罚”犯规的伙伴.

(1)要求犯规的伙伴唱一首歌;

(2)要求犯规的伙伴背诵7的乘法口诀.

(3)还可以想其它的方法来“处罚”犯规的伙伴,但要采用合适的方法.

口诀求商篇15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迅速地运,能根据一道乘法算式列出相应的两道除法算式,初步知道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归纳、迁移类推的能力.

3.向学生渗透“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迅速地运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初步知道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把口诀填完整.

()七二十一四()二十八

()七四十九二()十四

五()三十五()七四十二

2.先填出计算结果,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7=357×()=49()×7=7

7×()=14()×3=215×()=35

()×7=42()×7=28()×3=21

二、新授.

1.整体演示课件

(1)问:图上画的是什么?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大家说说这幅图的意思?(编出一道“求几个几是多少的”用乘法计算的应用题)

问:根据这个同学的叙述,该怎样列式?用哪句乘法口诀来计算?

提示:这幅图既可以横着观察,也可以竖着观察.因此,根据同一幅实物图可以编出两道不同的乘法应用题.

横着观察:

编题:每组有7架飞机,3组一共有多少架飞机?

列式:7×3=21(架)

竖着观察:

编题:每组有3架飞机,7组一共有多少架飞机?

列式:3×7=21(架))

(2)教师参与编题:有21架飞机,平均分成7组,每组是几架飞机?这道题该怎样列式?如何用乘法口诀去想商?

(3)问:根据这道题,还能再编一道题吗?(有21架飞机,每组是3架,可以分成几组?)

谁能列式解答这道题?

(4)问:观察以上四道题,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5)正确迅速地进行乘法除法口算的关键是什么?

三、巩固练习.

1.7×4=7×2=6×7=

28÷4=14÷2=42÷7=

28÷7=14÷7=42÷6=

提出要求:

(1)每竖着的三道题为一个小题组,分组完成下面的题目.

(2)每做完一组题,就说说这组题用的是哪句口诀?

2.

被除数

7

211428

42

35

49

除数

1

32

7

7

57

3.训练提高.

(1)背2~7的乘法口诀.

(2)教师出示2~7的乘法口诀表.

①观察乘法口诀表,横、竖、斜找规律.

②横着、斜着、拐弯背口诀.

③倒着背口诀.

(3)21÷321÷735÷77÷7

49÷742÷628÷435÷5

14÷228÷742÷714÷7

(4)下面各数除以几,商是7?在□里填出来.

14÷□28÷□35÷□42÷□

四、质疑问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教师

口 诀 求 商(精选17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