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习 > 教案下载 > 教学反思 > 政治教学反思 > 新课程标准下的合作学习初探

新课程标准下的合作学习初探

更新时间:2025-08-12 11:27:37

  新课程标准下的合作学习初探

 

浙江上虞外国语学校 周岳鲤

 

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合作学习是以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和福茨在其新著《教育改革研究》一书中提出:“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他至少也是其中最大的之一。”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已渐入人心。但对于合作学习的理解,目前走入了形式主义的误区。最为常见的是在公开课的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前后桌的4人或5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与合作。于是教室立起一片嗡嗡声,气氛感觉挺热闹似乎每个人都在发言,几分钟后,教师示意“停”,请小组代表发言,而这个代表往往是小组里最优秀的一个,他(她)站起来发表意见时用的口气是“我认为……””我觉得……”小组中的每个成员是否真的在短短几分钟中发表了属于自己的见解、此“讨论结果”是否真的是整个小组成员讨论整合的结果、此小组讨论是否真的对自己的知识与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等小组讨论中的核心问题,则恐怕只有小组成员自己心知肚明了。因此要彻底告别形式主义,开展颇有实效的合作学习,教师应在教学手段上多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创设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教学氛围,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注重发展性、主体性教学,以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发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合作学习围绕的主旨就是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积极进行双向和多向的交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培训,优化结构,锤炼教师创新品质

人类社会进步的希望在教育,而教育进步的关键在教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对教师素质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的确,教学过程的发展方向、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大都由教师主导着。教师素质结构,包括崇高的教育信仰、全面的认知能力和独特的职业个性。教育者的教育信仰——对教育自身的崇拜与否和强弱,决定着教育境界的高低。教育信仰具有强大的凝聚作用。教师只有相信教育的巨大威力,并坚定地、强烈地、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客观价值,具有强大的责任感,才能感染和教育学生,赋予他们以不断攀登知识高峰和道德高峰的信心和勇气。因此,课题组积极组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以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增强自我意识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同时,又由于在教师的认知能力中,智力是首当其冲的,但当教师具有一定的IQ水平即教师能够掌握并已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之后,教师的其他认知能力则起着更大的决定作用。也就是说,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信息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预见能力、创造能力以及他们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都深刻影响着创新教法的研究。因为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学活动的规律,学习教学理论和经验,客观而准确地分析教学条件,创造性地设计和组织实施教学方案。只有在遵循科学规律基础上巧妙运用规律,在尊重客观条件前提下善于创造条件,才能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此外,教师的人格特征也对创新教法研究有显著的影响,比如是否富有激情和想象力,有没有热心和同情心,极大地影响着师生之间的关系和心理气氛。如果教师没有丰富的教学情感,不能动之以情,师生之间心理就难以亲切和谐,教与学就不能发生“共振”。

(2)创设情景,优化设计,构建教学创新方法

 第一、创设情景,提供自由发展空间。

后现代主义认为,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认知过程,更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过程,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而是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不是知识的接受者、复制者,而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一种主体性间的意义关系。师生之间的交往应具有民主、平等的特征,通过交流与合作达成共识。此外,学生之间也应展开充分的交流,通过各种观点的重组、碰撞,超越书本信息,拓展个体的视野。从这个意义上讲,把创新教育引入课堂教学就不仅要求科学地组织教师的教授活动,还要求科学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若单单理解为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是不够的、是片面的。教师更应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着重给学生提供生动、活泼、自由地发展空间:①提供看的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创设情境,启发想象,给学生看的条件。如让学生看幻灯、图片、电脑课件等。②提供想的时间。有了问题,不让学生思考或者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那问题也就失去了价值。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独立的自由思考时间。然后再给学生点拨,启发,培养学生爱思、能思、善思、慎思的好习惯。③提供说的机会。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合作学习等,多给学生表达意见、表达心声的机会。④提供练的空间。教师要给学生一些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机会,也就是说要给学生一些练习的机会,让学生通过练习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革除一切不平等地对待学生的现象,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权利,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能“敢想、敢疑、敢说、敢做”,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从而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2页,当前第1页12

新课程标准下的合作学习初探.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保存

推荐等级

相关阅读

相关内容

  • 《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同一教案不同教学效果

    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我的同一课题的公开课《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学校和海珠区先后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是...

  • 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教学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我校教师人...

  • 政治课教学中的“三不要”

    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要求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时间、给学生问题、给学生悬念、给学生难题、给...

  • 创造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美”

    建筑是造型美,舞蹈是形体美,音乐是旋律美,它们都属于艺术的美。思想品德课教学也需要艺术的再创造,那将是一种和谐的、...

  • 新课标 新问题

    从2004年9月,我们开始实行新课标的教学工作,到目前已有一年半的时间,完成政治课的四个必修模块的教学任务。既有平时的...

  • 新课标给政治课堂带来新气象

    自从去年秋季开学用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思想品德》以来,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

  • 矛盾分析法在初四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分析方法是中学政治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之一。初四年级思想 政治课的主要内容是讲...

  • 授后教学自我总结之我见

    所谓授后教学自我总结,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依据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大纲和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

  •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空白”艺术

    “空白”,即于教学过程中设定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或预习复习,或归纳演绎。“空白”作为教学中的艺术,在...

  • 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效果反思

    上思想政治课是教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政治课的教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 教学反思--教师前进的车轮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启示我们教师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中要不断思考与反思,并在反思中更好地学...

  • 同一教案不同教学效果的反思

    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我的同一课题的公开课《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学校和海珠区先后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是...

热门分类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隐私政策|帮助中心|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5 Duo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学习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